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尉遲迥之亂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他又有着什麼樣的結局

尉遲迥之亂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他又有着什麼樣的結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這部劇中,尉遲迥是北周能征善戰的大將,多次與北齊的戰神高長恭交手,是一個有勇有謀之人。

尉遲迥之亂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他又有着什麼樣的結局

當時的北周,雖然有宇文邕這個皇帝,但是真正執掌大權的卻是權臣宇文護。宇文邕偷偷向突厥借兵,並率大軍攻打洛陽。而尉遲迥則奉宇文邕之命,征戰沙場。眼看勝利在望的時候,尉遲迥卻受到了宇文護的命令,全軍必須撤退。原來,當時的宇文邕羽翼尚未豐滿,他想要調動一兵一卒都需要獲得宇文護的同意。

尉遲迥在收到這個命令的時候,其實他是極其不願意聽從的,他知道宇文邕是一個有着雄才大略的聖明之君,他想要跟隨宇文邕大破齊軍,拿下北齊。但是,他的妻兒都在宇文護的手中,宇文護牢牢地牽制着尉遲迥的命脈,哪怕他再不甘,也只能聽令行事。就這樣,他置宇文邕於不顧,命令大軍撤軍。

後來,宇文護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密謀篡位。宇文邕安插在宇文護府中的眼線將這個消息告訴宇文邕之後,宇文邕就祕密會見了尉遲迥。尉遲迥本就心向宇文邕,再聽到宇文邕施以君恩,就下定決心與宇文邕一起除掉宇文護。

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宇文護的眼皮底下。就在宇文護的壽宴之上,宇文護就當着宇文邕的面降罪於尉遲迥。在情勢所逼之下,尉遲迥就含冤死在了宇文邕的手上。

尉遲迥是北周的名將,他素來驍勇善戰,文武雙全。他會發動叛亂,也是因爲不滿楊堅篡權。那麼尉遲迥之亂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尉遲迥又有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

尉遲迥之亂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他又有着什麼樣的結局 第2張

公元580年,北周宇文贇去世,楊堅以輔政爲由,把持了朝政。而當時尉遲迥德高望重,很得民心,楊堅擔心尉遲迥有不臣之心,就派韋孝寬去取代他的職位。

尉遲迥早就對楊堅的奪權行爲十分不滿,於是就謀劃起兵。當時,尉遲迥能夠動用的資源是十分驚人的,而且他在地方的氏族中,擁有着一大批的追隨者。所以等到尉遲迥登高一呼後,各地紛紛響應,在短時間內就聚集了數十萬的兵力。就這樣尉遲迥擁戴宇文昭的小兒子,以他的名義號令天下。

於是,楊堅派韋孝寬討伐尉遲迥。尉遲迥的兒子尉遲惇率兵十萬與韋孝寬隔水相持,結果韋孝寬趁尉遲惇後退之際,全力進攻,尉遲惇因此大敗。而尉遲迥雖年老,卻奮勇殺敵,他的部下大受鼓舞,使韋孝寬的軍隊接連失利。就在這樣的勝利與失敗之間,尉遲迥的這場動亂在持續了三個多月後,終於以戰敗而告終。

尉遲迥登上城樓,在接連射殺幾人後,自殺而亡。其餘部衆,也被全部殺死。

到了唐朝的時候,尉遲迥的從孫請求將其改葬。朝廷認爲尉遲迥始終忠於北周,而准許了這個請求。

尉遲迥是北周的名將,一向以驍勇著稱,他一心擁護北周王室,對北周忠心耿耿。尉遲迥晚年時期,權臣楊堅謀權篡位,尉遲迥因不滿楊堅奪權,而發動叛亂,最終自殺而亡。

尉遲迥之亂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他又有着什麼樣的結局 第3張

北周宣帝死後,楊堅以輔政之名,行奪權之實。尉遲迥等北周老臣不滿楊堅奪權而謀劃起事。尉遲迥登上高樓說:“楊堅憑藉皇后之父的身份,挾制幼主,以此來作威作福,這已經是超出了作爲一個臣子的本分,他的野心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我和文帝是舅甥的關係,就應與國家甘苦與共。我承擔着鎮守相州的重責,本來就肩負着國家安危的大任。現在出現了這樣的一個亂臣賊子,我要號召義士,一起來拯救國家和百姓,你們怎麼看這件事呢?”於是,衆人都爲他的話感到振奮,紛紛表示願意聽從他的號令行事,尉遲迥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傭兵數十萬。

楊堅就以平定叛亂的名義,任命韋孝寬爲帥,開始討伐尉遲迥。尉遲迥之子尉遲惇首先與韋孝寬相峙於兩岸。後來,尉遲惇不敵,被韋孝寬所敗。於是,尉遲迥發動全部兵力,擺兵佈陣。尉遲迥雖然已年老,依然親自上陣,使得軍心大振,各將士都奮勇殺敵,韋孝寬接連失利。哪知,韋孝寬利用百姓圍觀造成的混亂,趁勢進攻,大敗了尉遲迥,使得尉遲迥不得不退守北城,然後再縱兵包圍。尉遲迥就這樣被逼入了絕境,他的兒子們向東逃跑但是都被抓住了,而尉遲迥自己則登上城樓射殺數人,最終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一生。

尉遲迥起義失敗,最終只能以自殺來作爲自己最後的歸宿。

尉遲迥是北周有名的將領,南征北戰,戰功卓絕。雖然,他起義失敗,自殺身亡,昔日門庭若市的尉遲府也早已凋零,但是他對北周忠心耿耿,其心可表,尚有尉遲迥廟碑留存於世。

尉遲迥之亂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他又有着什麼樣的結局 第4張

尉遲迥廟碑局部圖片

尉遲迥徵善戰,德高望重,是西魏和北周的名將。在宣帝死後,因不滿楊堅奪權,而與北周老臣謀劃起義。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激戰之後,兵敗身亡。在唐朝的時候,他的從孫向朝廷請求將其改葬,朝廷念其對北周皇室一片忠心的份上,就應允了這個請求。

唐開元26年,由閻伯璵撰序,顏真卿撰銘,蔡有鄰隸書的尉遲迥廟碑正式建立了。如今,尉遲迥廟碑就位於河南省安陽市。

閻伯璵、顏真卿和蔡有鄰都是當時的名家,而尉遲迥廟碑也就成爲了他們的代表作品。蔡有鄰是唐代的書法家,尤其擅長隸書,其隸書以嚴勁並且情致而著稱。竇蒙曾經評價他的說法道:“有鄰的書法一開始稍顯拙弱。等到天寶年間,才漸漸到了精妙的地步。”歐陽修評價他:“唐代的名家只有四人,那就是韓擇木、蔡有鄰、李潮和史惟則。而韓擇木和史惟則的很多作品都得以流傳於世,李潮的作品雖然少,但是也有兩部作品留存了下來。只有有鄰的書法,很難再得到,尤其是他的小字更難得。”

尉遲迥廟碑的廟碑就是由蔡有鄰負責隸書的,是蔡有鄰的代表作品,所以尉遲迥廟碑除了其本身的歷史價值外,它還富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