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九子奪嫡”的九位皇子分別是誰?“九子奪嫡”爲何如此出名?

“九子奪嫡”的九位皇子分別是誰?“九子奪嫡”爲何如此出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九子奪嫡”的九位皇子分別是誰?“九子奪嫡”爲何如此出名?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縱觀中國古代史,可以說封建王朝最大的特色在於家天下,而皇帝就是當時時代的唯一主角。史書的敘事也在於以帝王爲主,因此兩千多年以後的今天,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的記載被人無數次翻閱着,這些古代皇帝就如同被放在顯微鏡下一般,當真是生前身後都是萬衆矚目。

而在家天下模式之中,皇位的傳遞則又是另外一大亮點。這些皇帝的子嗣們,爲了皇位,爲了成爲下一個時代的主角,經常性出現自相殘殺的情況,甚至波及到老皇帝,乃至出現弒父行爲。

可以說歷史上的奪嫡之爭是屢見不鮮,哪怕是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度,只以嫡長子爲皇位繼承人。但縱觀歷朝歷代,除了嚴格實施嫡長子繼承製度的明朝以外,一般情況下不是說你是嫡長子就一定可以成爲下一代皇帝,這中間你不只是要面對父親的考驗,更要面對不服你的兄弟在背後暗箭傷人,所以嫡長子能成功繼位的其實很少,更多是失敗在各種各樣的奪嫡鬥爭之中。

而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奪嫡之爭,莫過於清朝的九子奪嫡和唐朝的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不用多說,是秦王李世民的絕地反擊,殺死了哥哥太子李建成還有弟弟齊王李元吉,更是逼宮父親唐高宗李淵。才得以在三個月以後繼承皇位,成爲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

“九子奪嫡”的九位皇子分別是誰?“九子奪嫡”爲何如此出名?

可以說玄武門之變爲什麼如此有名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太過殘酷和血腥,因爲李世民弒兄殺弟,並且逼迫父親了。

清朝的九子奪嫡並沒有出現這種嚴重的自相殘殺情況,甚至都沒有達到其他朝代爲了奪嫡殺個你死我活的那種程度,可以說是相當獨特的了,那麼爲什麼卻如此出名呢,使人想起奪嫡之爭就下意識想起九子奪嫡呢,宋安之今天就來具體說說。

其實認真來說,中國歷史上的奪嫡之爭可以視爲殘酷政治鬥爭的另一面,也就是說奪嫡之爭並沒有脫離政治鬥爭的範圍。

所以奪嫡到了最後,也就是兩個結果,一是殺人見血,諸如唐朝的玄武門之變那般殘酷,可以說是一種武鬥行爲。二是殺人不見血,以清朝的九子奪嫡爲代表,雖然奪嫡過程中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但不至於兵戎相見,可以說是文鬥行爲。當然沒有兵戎相見不代表不殘酷,九子奪嫡的背後其實是相當慘烈的,在這方面來看,九子奪嫡可謂是慘烈至極,其血腥程度比之玄武門之變是毫不遜色。

爲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來看看九子奪嫡中的九位皇子的下場。

“九子奪嫡”的九位皇子分別是誰?“九子奪嫡”爲何如此出名? 第2張

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因爲鎮魘太子胤礽,還有建議康熙殺死胤礽,在康熙時期被康熙幽禁,死於雍正十二年。

二阿哥(太子)胤礽,被康熙兩立兩廢以後禁錮於鹹安宮,死於雍正二年。

這兩位在康熙年間就出局的皇子都是落得一個被圈禁至死的下場。

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因爲有着奪嫡之心,所以雍正上位以後一直對其打擊。先是被髮配到景陵爲康熙守陵,後來因爲對老十三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以此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死於禁所之中。

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爲九子奪嫡的最終勝出者,是爲雍正帝。

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因爲參與過奪嫡,是老四的最大政敵。雍正在坐穩皇位以後,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將其圈禁,並且將其改爲侮辱性名字“阿其那”。

老八死於雍正四年,雖然正史記載是病死。但根據末代皇帝溥儀的回憶來看,溥儀小時候曾在紫禁城中看到過一份資料,上面是有關老八是被毒死的記載,不過後來歷經戰亂,晚年的溥儀並沒有再找到這份記載,所以這件事並沒有蓋棺定論。

“九子奪嫡”的九位皇子分別是誰?“九子奪嫡”爲何如此出名? 第3張

但結合歷史來看,老八在圈禁以後不久便死去,很可能真的是被雍正下令毒死的。

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身爲老八的鐵桿支持者,因爲九子奪嫡期間多次頂撞老四。所以在雍正繼位以後下場最慘,雍正四年,老九被革去黃帶子,並且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老九被送往保定,暫交直隸總督李紱監禁,被雍正下令改名爲塞思黑,在雍正授意下,老九在獄中被折磨至死。

十阿哥愛新覺羅·胤,因爲是老八一黨,所以雍正二年被雍正圈禁革爵。終雍正之世都沒有被放出,直到乾隆二年才被釋放,死於乾隆六年。

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身爲老四的鐵桿支持者,雖然得以善終,並且享受了多項殊榮。但因爲是雍正信任的兄弟,所以很受重用,工作量太大,可以說是活活累死的。

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是以老八爲首的八爺黨重要成員,康熙末年擔任大將軍,是老四最大的皇位競爭對手。

雍正登基後將胤禵派守景陵幽禁,雍正四年被改爲圈禁,終雍正之世沒有被放出。直到乾隆帝弘曆繼位以後才恢復了自由,死於乾隆二十年。

“九子奪嫡”的九位皇子分別是誰?“九子奪嫡”爲何如此出名? 第4張

總結來說,九子奪嫡到了雍正年間,隨着老四的勝利,拉開了慘烈的序幕,除了支持老四的老十三倖免於難以外。其他七位皇子,或被禁錮至死,或被折磨之死,或被削爵,可以說是慘烈至極。雖說這場奪嫡,並沒有兵戎相見,但是以九人的結局來看,其慘烈程度比之玄武門之變都毫不遜色。

而且九子奪嫡某種程度上也刻畫出古代中國政治的另一面,除了赤裸裸的兵戎相見以外,還有一套殘酷的叢林法則。是在封建禮儀之下進行着,看似沒有兵戎相見,看似兄弟之間沒有自相殘殺,但是結果比之血腥的戰爭都毫不遜色的。

正因爲如此,所以九子奪嫡成爲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奪嫡之爭。

當然九子奪嫡能如此有名,還有兩點原因:

一是因爲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加之九子奪嫡的暗地鬥爭很早就發生了,所以說這場奪嫡可以說是歷史上時間最長的奪嫡。

二是九子奪嫡並沒有隨着雍正繼位而結束,不只是因爲雍正登基以後對其他皇子進行政治清算。更是因爲九子奪嫡的最後,留下了一個謎題。

“九子奪嫡”的九位皇子分別是誰?“九子奪嫡”爲何如此出名? 第5張

至於這個謎題自然是雍正是否篡位之謎!

說到這裏,可能很多人會說康熙遺詔分漢、滿、蒙三種文字,並且是一式四份,怎麼可能有篡改的可能呢?

如果單純按照小說或者電視劇中的說法來看,遺詔中“十”被改爲“於”,老四才篡位成功這個說法肯定站不住腳的,且不說滿文詔書沒法改,就是過去繁體字中,這兩個字也是沒法改的。

但問題是真實歷史上,康熙遺詔並非康熙親筆所寫。因爲康熙駕崩的有些突然,所以當時只有隆科多在場,因此康熙駕崩之日,是先由隆科多口頭宣佈遺詔,後載入《上諭內閣》和《世宗實錄》。等到康熙死後的第三日遺詔才正式出來。遺詔的確不能改,但是三天時間,可以按照雍正的意思寫出無數份康熙遺詔了。

所以正因爲這個主要原因,還有康熙晚年對於繼承人的態度不明確,甚至些許曖昧,重用老十四爲大將軍王,又讓老四代他祭天,使人搞不明白康熙到底想讓哪位皇子繼位,所以很多史學家認爲雍正屬於是篡位。

“九子奪嫡”的九位皇子分別是誰?“九子奪嫡”爲何如此出名? 第6張

當然雍正是否篡位,只是具有爭議!不能因爲康熙遺詔並非是康熙親筆所寫,就斷定雍正屬於是篡位,只能說這個有爭議,屬於是並沒有蓋棺定論的一個謎題,宋安之只是就此客觀的敘述一番。

所以最後綜合來說,歷史上奪嫡之爭不計其數,甚至兵戎相見都屢見不鮮,但九子奪嫡爲何最爲出名呢?

因爲九子奪嫡持續時間很長,而且雖然沒有兵戎相見,沒有發生流血的戰爭,但其結局之慘烈,比之殘酷的玄武門之變都毫不遜色。屬於是中國歷史上奪嫡中偏向於陰暗的一種極致代表,加之留下雍正是否篡位之謎,所以九子奪嫡在歷史上的奪嫡之爭最爲出名,因此到了現在也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