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士爲知己者死”說的是誰?豫讓是一個怎樣的人?

“士爲知己者死”說的是誰?豫讓是一個怎樣的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豫讓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豫讓是春秋時期晉國人士,他在晉國效忠於智伯瑤。但在晉陽之戰中,魏、韓、趙聯手擊敗智氏,智伯瑤也戰死沙場,作爲家臣豫讓立志要爲主公報仇,打算刺殺趙襄子。只不過豫讓的計劃並沒有成功,豫讓臨死前說出:“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這12個字也成爲了一段著名典故。豫讓的精神值得後人敬佩,也表明了當時人們心中還存有忠義二字,越往後繼承這份精神的人也是越來越少。

“士爲知己者死”說的是誰?豫讓是一個怎樣的人?

春秋晚期晉國的內政掌握在六卿手中,這六卿爲了爭權奪利,時生內訌。

公元前 458 年,趙襄子與韓、魏、知氏四家共滅範、中行氏,盡分範、中行氏的土地。晉國六卿自範氏、中行氏滅後,只存知、趙、韓、魏四卿。四家之中以知氏最強,知伯瑤也因此最爲專斷跋扈,曾強索韓及魏的萬家之縣各一。

等到公元前 455 年時,知伯又強索趙氏的土地,趙襄子不答應,知氏乃聯合韓、魏攻趙,“圍晉陽而水之,城之不沉者三板”。

三國之軍圍晉陽三年,“城中巢居而處,懸釜而炊,財食將盡,士卒病羸”。

知伯之爲人,貪利而性兇猛反覆,善作表面工夫而心懷陰險,不易與人親近。終至韓、魏陣前倒戈,與趙氏聯手滅了知伯之後,趙襄子還將知伯的頭顱製成飲酒器,以羞辱知伯的亡靈。

縱然知伯爲人驕橫、對趙氏又無理在先,然他禮豫讓爲國士,對豫讓有知遇之恩。所以,基於個人的情感,豫讓非替知伯報仇不可。

“士爲知己者死”說的是誰?豫讓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2張

《詩經》有言:“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楚辭亦言:“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而伯牙因鍾子期死,終其一生不復彈琴,這些都是說明士人重視“知”這種情感。

而“知”當中的“知己”和“知遇”是有別的。

“知己”是相互瞭解而友誼深厚的人,可以是對等地位,也可以是上對下的關係;“知遇”是受人賞識而被優待或重用,那是一種下對上的關係。

知伯並非單純寵愛豫讓,而是將之視爲國士,並且尊敬他。正是這份知遇之恩,讓豫讓義無反顧。

豫讓有兩次行刺。第一次“變姓名爲刑人,入宮塗廁”,此乃常人之復仇;第二次豫讓採取了有違常情的復仇方式——“漆身爲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又吞炭爲啞,變其音”。

易名容易,易容難,再至吞炭聲啞,一層難過一層。然而,他兩次行刺失敗皆非行跡敗露,一次因趙襄子如廁時“心動”,一次因“馬驚”。

豫讓毀身苦行已足夠讓人驚奇,其復仇之心,強烈到能使人和動物都有所感應,更令人咋舌。人們在驚奇之餘,不免升起“天意”之嘆,對其悲劇興發感慨。

“士爲知己者死”說的是誰?豫讓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3張

衆所周知,在希臘悲劇中,多有表現人無力抗拒命運之神的捉弄,而豫讓的悲劇,亦有這樣的意味存在。

豫讓反映出小人物不甘受命運所制約,努力掙脫命運束縛的奮鬥精神。這種歷經千辛萬苦而終至失敗的悲劇,便形成了藝術的崇高。

另外,豫讓的一生之所以感人,還在於他與趙襄子之間的矛盾衝突。他們各自代表一種倫理力量,各自爲自己所代表的一方正義而堅持,因而導致悲劇的結局。

趙襄子的心理矛盾在“惜士”這一層次。他肯定豫讓是一個義士,在第一次抓住豫讓時,他說:“彼義士也,吾謹避之耳”,他捨不得殺忠臣義士之心甚明,所以願意自己小心謹慎,躲避着豫讓。

第二次抓住豫讓時,他喟然嘆泣:“嗟乎豫子!寡人不捨子”,同樣表現出惜士而不欲其死的心理,然而此士的存在又危害自身的性命,遂在“己命”與“惜士”的命題中產生巨大的衝突,最後,趙襄子仍不忍親手結束豫讓的性命,而是讓豫讓自己考慮該怎麼辦。

“士爲知己者死”說的是誰?豫讓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4張

然而,豫讓的心理矛盾在“知己”這一層次。

知伯是他的第一個知己,爲報知伯之恩,他要刺殺趙襄子。在第一次刺殺未成時,趙襄子不僅釋放了他,並且中肯地評價了知伯與豫讓之間的關係,讚揚他是“義士”、是“天下之賢人”,於是趙襄子成了豫讓的第二個知己。

正因如此,豫讓不願接受朋友的建議——以侍奉趙襄子的機會接近他,取得其信任再伺機刺殺他。

豫讓在舊知與新知間產生了對立衝突,而新知趙襄子還是個明主賢君,這點更勝舊知一籌,故而豫讓請求擊刺趙襄子的衣服,再自殺而亡,是報二位知己之恩的兩全方式。

後世議論豫讓之行爲有褒有貶,魏文侯曾感嘆自己無如豫讓般的臣子,而韓非曾批評豫讓說:“雖有殘刑殺身以爲人主之名,而實無益於智伯若秋毫之末”。然而,在筆者看來,豫讓所作所爲堅韌而又悲壯——知伯死後,門人盡散去,唯豫讓一人“自刑變容、吞炭變音”爲其復仇,實在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