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包拯一生清廉爲人公正,爲什麼60歲才得了個兒子

包拯一生清廉爲人公正,爲什麼60歲才得了個兒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包拯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多人瞭解到的包拯基本就是上述所說的包拯,歷史上的包拯確實是北宋名臣,不過他可不是專門斷案的官員,公元1027年,二十九歲的包拯登進士第,被授爲大理評事,其實在這段任職期間,他做的是確實是法官的事情。公元1043年,一直在各地任官的包拯善於體察民情,興利除弊,因而頗有政績,後入京任殿中丞,後又被推薦做了監察御史,這樣的官職很適合直言不諱、英明決斷的包拯,他敢於彈劾犯了過錯的官吏,即便是高官貴族,也絲毫不畏懼,這給當時的官員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公元1055年,包拯因爲擔保推薦官員失誤而獲罪,被貶到了地方上。

包拯一生清廉爲人公正,爲什麼60歲才得了個兒子

公元1056年,包拯復職刑部郎中、知江寧府,後又被權知開封府,遷升右司郎中。,兩年後,包拯被升爲右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此時的包拯已經六十歲了,在官場沉浮了大半輩子,最終被複職升任,也終於迎來了他的兒子,這是他當時唯一的一個兒子。包拯並非是大半輩子無子,他的原配李氏沒有爲他生下兒子,後來的繼室董氏爲他生下長子包繶,不過也就這一個名正言順的兒子了,當然,包拯是這麼認爲的。

十九歲的包繶娶了淮陽崔氏爲妻,這崔氏是曾經當過三朝宰相的呂蒙正外孫女,如此包家和崔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了。包繶和崔氏兩人的婚姻是強強聯合,包繶因爲父親包拯的原因,他自幼受到特殊的蔭補,年紀很小的時候就獲得宋仁宗趙禎賜封爲太常寺太祝,只等他日後上任爲官,可惜包繶上任的第二年就病故,只留下了妻子崔氏和兩人唯一的兒子。可兒子包文輔年僅五歲便早夭了,這不僅讓崔氏悲痛欲絕,身爲孩子爺爺的包拯也無法接受,唯一的長子病逝,唯一的長孫也夭折了,想必包家這是要絕後了。

經歷了大悲大痛的包氏夫婦冷靜下來後,看着還年輕的兒媳崔氏,實在不忍心她在包家守寡,於是便勸她改嫁,但崔氏也是個貞潔烈婦,她不想背叛自己的丈夫,同樣也不忍心讓二老孤苦地相依爲伴,於是她決定留下來,還說:“公公您是天下都仰慕的人,我會代替夫君孝敬您的,這也是我的心願。”

此後崔氏就留在了包家,一直待了二十年,這份情誼讓宋哲宗都爲之動容,下旨加封她爲永嘉郡君,就連這嘉獎詔書也是當時的大文豪爲她書寫的,包家不止出了包公這樣受人敬仰的清官,還出了一個孝順的兒媳,在當時被傳爲一段佳話。

包拯一生清廉爲人公正,爲什麼60歲才得了個兒子 第2張

那麼包家真的沒有後人了嗎?顯然沒有,因爲六十歲的包拯迎來了一個他毫不知情的兒子,包綬,幼名包誕,出生在媵妾家中,媵妾是指陪嫁的女子,或指姬妾或陪嫁丫頭,包拯雖然只有一位正室夫人,但並不意味着他身邊沒有侍妾,這個孩子的生母孫氏正是董夫人的丫鬟,當初她懷孕後,不知情的包大人將她打發回了孃家。後來崔氏知道了孫氏懷孕的事情,於是等着孫氏生下孩子後,便將孩子偷偷養在自己的房裏,等到包拯過六十大壽的時候,孩子也長大了,便將這孩子送到了包拯面前,讓父子倆相認。

這對於包拯來說,確實是個大驚喜,畢竟是以爲自己沒有子孫了,結果沒想到又冒出來一個兒子,後來包綬也受到了朝廷的蔭補,官至朝奉郎、通判潭州。不得不說,包家還真是人丁稀薄,或許這與包拯的品性作風是有密切的聯繫,包拯不愛財,也不愛色,只是一股腦地要報效朝廷,他的長子包繶也受其影響,他和崔氏兩人相敬如賓,夫妻和睦,只可惜二十一歲的包繶英年早逝。

公元1062年,包拯在樞密院視事時,突然得病,久治不愈,最終病逝,享年六十四歲,宋仁宗感念朝中的大清官就這樣去世,特爲他輟朝一日。後世在發現包拯墓後,發現包家子孫的墓中只有一方普通硯臺,沒有多餘的金銀珠寶,這也說明包拯確實是個清正廉明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