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來護兒跟秦瓊是什麼關係?三個兒子被處斬,兩個兒子棄武從文當上了宰相

來護兒跟秦瓊是什麼關係?三個兒子被處斬,兩個兒子棄武從文當上了宰相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來護兒。

據《新舊兩唐書.秦瓊傳》記載,隋朝末年,秦瓊在來護兒麾下當大頭兵。當時的秦瓊,還不是我們敬愛的門神爺,只是一個一文不名的小卒。秦瓊的媽媽去世了,來護兒派人去弔唁,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來護兒給秦瓊的妣大人送了一個花圈。手下的人問來護兒:“你是大將軍,幹嘛給一個小兵的妣大人送花圈啊?”

來護兒說道:“秦叔寶武藝超羣,他日一定可以殺出一條金光大道,哪裏可能久處卑賤啊?”

歷史的發展證明了來護兒的眼光,只可惜,帶頭大哥來護兒沒看到跟班小弟秦瓊顯貴。原因很簡單,來護兒在江都兵變的時候,大罵奸臣宇文化及,被宇文化及給斬首了。來護兒有十二個兒子,帶在身邊的四個兒子,其中三個被宇文化及斬首了。他身邊還有一個兒子來濟,因爲年紀太小,沒有被宇文化及斬首。來濟逃過一死之後,沒有子承父業,而是棄武從文。來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參加了科舉考試,金榜題名高中進士。(來濟,揚州江都人。父護兒,隋左翊衛大將軍。宇文化及難,闔門死之,濟幼得免。轉側流離,而篤志爲文章,善議論,曉暢時務,擢進士。)

來護兒跟秦瓊是什麼關係?三個兒子被處斬,兩個兒子棄武從文當上了宰相

關於科舉考試,有兩個著名的典故。一個典故說是科舉放榜之日,李世民在城樓上看到考中的進士們魚貫而入,得意洋洋地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那些考中的進士們,大多數是苦讀了一輩子的詩書,到了白髮蒼蒼之際,才金榜題名。所以又有了“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的段子。

這個段子,充分體現了古代科舉考試競爭的殘酷性。唐朝初年的科舉考試,一萬多名考生參加,錄取的進士不過區區數十人而已。大部分的人一次考不中,只能接着考好多次。等到金榜題名之時,就已經是皓首窮經之輩了。古代的人,五十歲中進士,都算是年輕的,這纔有了“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李世民的進士,大部分是皓首窮經之輩,但是來濟是個例外。來濟在武德元年的時候,還因爲年紀太小而逃過一死,貞觀初年就金榜題名了。來濟中進士的時候,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大家可以腦補一下,一頭黑髮的來濟,跟着一羣白髮老進士們一起去參拜皇帝,那是多麼的辣眼睛啊。沒辦法,誰叫人家來濟是學霸啊,人家成績好,就是這麼牛啊!

來濟高中進士以後,獲得了李世民的重用。李承乾謀反案爆發的時候,李世民問羣臣該如何處置李承乾,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敢吭聲,只有來濟對李世民說道:“陛下可以當一個好爸爸,讓太子得享天年,不是很好嗎?(陛下不失爲慈父,太子得盡天年,則善矣)”

來護兒跟秦瓊是什麼關係?三個兒子被處斬,兩個兒子棄武從文當上了宰相 第2張

李世民聽了來濟的話,免了李承乾的死罪,將他貶爲庶人。從此以後,來濟便獲得了李世民的聖眷,仕途進入了快車道。李世民讓來濟去太子府,出任太子司議郎兼崇賢館直學士,讓他負責教太子讀書。古代的時候,教太子讀書是一份非常有前途的職業,太子登基稱帝之後,帝師就是宰相的主要人選。李世民這麼安排,這是在栽培來濟啊。

李世民駕崩之後,李治登基稱帝,來濟果然當了宰相。來濟的脾氣像來護兒,也是寧死不屈的人。他因爲反對立武媚娘爲皇后,被罷免了宰相職位。來濟寧折不彎,在貶所與胡馬交戰,歿於陣前。來濟死後,李治覺得有愧於他,就提拔重用來濟的哥哥來恆。來恆也以文章見長,最後也官拜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唐朝的時候宰相多,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是宰相了。

來護兒赳赳武夫,生出來的兩個兒子居然以錦繡文章見長,還都當上了宰相,這已經是佳話。這樣的佳話,正史必須記載啊。《新唐書》記載這件事的原文是“濟異母兄恆,上元中,爲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父本驍將,而恆、濟俱以學行稱,相次知政事。時虞世南子昶無才術,歷將作少匠、工部侍郎,主工作。”

《新唐書》誇來家兄弟,爲什麼要把虞世南的兒子虞昶擡出來做對比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爲虞世南的兒子沒才學啊。虞世南是凌煙閣功臣,他入選凌煙閣功臣的行列,不是因爲功勞大,而是作爲“學綜經籍”的代表人物。李世民欽定凌煙閣功臣的時候,除了考慮展示文治武功的代表人物之外,還考慮展示貞觀朝精神文明建設的代表人物,虞世南就是以貞觀朝文化界代表人物的身份入選凌煙閣功臣行列。

來護兒跟秦瓊是什麼關係?三個兒子被處斬,兩個兒子棄武從文當上了宰相 第3張

虞世南文化水平高,他是初唐四大家之一,文化水平秒殺來護兒,但是他的兒子虞昶卻全無乃父遺風。虞昶沒有什麼文化,只能出任少匠和工部的官職,所以纔會被許敬宗稱爲“匠”。把來護兒的兩個兒子和虞世南的兒子一對比,就非常好玩。老爸是耍大刀的,兒子筆桿子耍得那麼好。老爸筆桿子耍得出神入化,兒子卻因爲沒文化成了工作男。父子兩代人的反差如此之大,纔有了許敬宗那句“文武豈有種邪”的感嘆。

許敬宗發出這句感嘆的時候,正是科舉制度飛速發展的時期。科舉制度動了關隴貴族集團和山東貴族集團的蛋糕,勳舊貴族們紛紛抨擊科舉制度。他們認爲自己出身高貴,天生就應該當官。許敬宗拿來護兒的兒子和虞世南的兒子做對比,就是爲了反駁出身論。由於科舉制度的發展,讓寒門子弟有了進身之階,也讓尸位素餐的勳舊子弟讓出位置,可以算得上是歷史的一大進步啊。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