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崔浩:北魏著名政治家,立下汗馬功勞卻慘死

崔浩:北魏著名政治家,立下汗馬功勞卻慘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崔浩的故事大家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崔浩出身於北魏清河大族,父祖累世官宦,爲北方士族之冠。崔浩歷仕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及太武帝拓跋燾三朝,爲國家之元老,拜司徒,參與軍國重事,每政事籌劃、軍事征討都參與謀議,料事多準確,爲北魏能統一北方立下汗馬功勞,自比於張子房。

崔浩:北魏著名政治家,立下汗馬功勞卻慘死

崔浩不僅是軍事謀略家,還貫通六經,才藝辯博,明天文曆法,究天人之際,在位時薦拔人才,多爲門第中人物,與天師道首領寇謙之友善,又以儒學助道抑佛。太武帝時的滅佛與崔浩有很大關係。他參與國史修纂,由此得罪當權者。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他以修史暴露“國惡”的罪名被族誅。他本人被囚檻車遊街,被衛士撒尿澆頭,當朝宰輔被誅死如崔浩之慘酷,歷史上是罕見的。同時與他有姻親關係的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也一概被牽連受到誅戮。

《魏書》卷三十五《崔浩傳》雲:“初,郄標等立石銘刊《國記》,浩盡述國事,備而不典。而石銘顯在衢路,往來行者鹹以爲言,事遂聞發。有司按驗浩,取祕書郎吏及長曆生數百人意狀。浩伏受賕,其祕書郎吏已下盡死。”今案:《魏書》卷四十八《高允傳》載:高允與崔浩同修《國史》,浩“綜務處多,總裁而已。至於註疏,臣(允)多於浩。”崔浩族誅,而同修《國史》的高允卻得到無罪釋放(太子保護),崔浩自己也只承認受賄罪,然則,崔浩之死,恐另有他故。

崔浩:北魏著名政治家,立下汗馬功勞卻慘死 第2張

另崔浩若以直書國史、公開刊石置於衢路定罪,又何至於被滅族,且其案件牽連很廣?這豈不是個很大的疑問?

檢《宋書》卷七十七《柳元景傳》:“元景從祖弟光世,先留鄉里,索虜(指魏)以爲折衝將軍、河北太守,封西陵男。光世姊夫僞司徒崔浩,虜之相也。元嘉二十七年,虜主拓跋燾南寇汝、潁,浩密有異圖,光世要河北義士爲浩應。浩謀泄被誅,河東大姓坐連謀夷滅者甚衆,光世南奔得免。”據此則知崔浩受禍之酷,主要因素並不是他著史之罪,而是他乘拓跋燾南征之機,暗中欲邀約中原士大夫“有異圖”,這就威脅到了魏的國家最高利益,故他是因謀反而被族誅。至於所謂“史禍”,則不過是藉此事以定罪,告示於朝廷衆人而已。

又史載太武帝拓跋燾長子拓跋晃被立爲太子,拓跋燾南征時監國。崔浩被誅次年六月(正平元年六月),太子突然暴死於東宮,年僅二十四歲,後諡爲“恭宗”。疑崔浩被誅與此有牽連,史臣稱其拓跋晃“明德令聞,夙世殂夭,其戾園之悼歟?”戾園爲漢武帝廢太子劉據葬後墓地,事指漢武帝晚年太子(死後諡戾太子)劉據遭“巫蠹之禍”,他與母后合謀,調動軍隊誅殺江充,漢武帝命宰相劉屈麾討之,太子兵敗自殺。據此則太子拓跋晃有子弄父兵,反對其父世祖拓跋燾之嫌。

《北史·魏本紀》世祖拓跋燾傳後雲:“(燾)雅長聽察,瞬息之間,下無以措其奸隱,然果於誅戮,後多悔之。司徒崔浩死後,帝北伐,時宣城公李孝伯疾篤,使者以爲卒,帝聞而悼之,謂左右曰‘李宣城可惜’,又曰:‘朕向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據此,則拓跋燾族誅崔浩一門之後,是很後悔的,此事是否與拓跋晃之“子弄父兵”有關呢?也有研究者認爲崔浩之死是以崔浩爲代表的北方世族和當權的鮮卑貴族矛盾不可調和造成的。

總之,崔浩之死,史稱死於史禍,看來是一種就事論事的說法,其背後另有隱情在,史禍之說,不足爲據。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