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徽宗趙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第八位皇帝

宋徽宗趙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第八位皇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後被封爲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皇后於同月立他爲帝。第二年改年號爲“建中靖國”。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都城紹興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東南35裏處)。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爲“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爲“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爲君耳!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採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並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宋徽宗趙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第八位皇帝

在位期間,重用蔡京、童貫、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財,窮奢極侈,荒淫無度。建立專供皇室享用的物品造作局。又四處搜刮奇花異石,用船運至開封,稱爲「花石綱」,以營造延福宮和艮嶽。他信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宮觀,並設道官二十六階,發給道士俸祿。在位期間,爆發方臘、宋江等領導的民變。宣和二年(1120年),遣使與金朝訂立盟約,夾攻遼國。宣和七年,金軍南下攻宋。他傳位趙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與欽宗一同被金兵俘擄。後被押往北邊囚禁,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在位二十六年。其治國無能,但藝術才能頗高。書法稱「瘦金體」,傳世畫作有《芙蓉錦雞》、《池塘晚秋》等,並能詩詞。

宋徽宗的諡號是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真不知道這樣一堆充滿讚美的詞彙,是南宋的禮官們如何想出來的。乍一看這堆諡號,不知歷史的人,也許出色的皇帝,但他雖然在做皇帝上沒有什麼成就,去在藝術方面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宋徽宗還尊信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並經常請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認爲不吉利,他就改稱10月10日;他的生肖爲狗,爲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內屠狗。

公元1125年10月,金軍大舉南侵,金軍統帥宗望統領的東路軍在北宋叛將郭藥師引導下,直取汴京。宋徽宗接報,連忙下令取消花石綱,下《罪己詔》,承認了自己的一些過錯,想以此挽回民心。金兵長驅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個大臣的手說:“沒想到金國人這樣對待我。”話沒說完,一口氣塞住了喉嚨,昏倒在牀前。被救醒後,他伸手要紙和筆,寫了“傳位於皇太子”幾個字。12月,他宣佈退位,自稱“太上皇”,讓位於子趙桓(欽宗),帶着蔡京、童貫等賊臣,藉口燒香倉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第二年4月,圍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綱擊退北返,宋徽宗纔回到汴京。

公元1126年閏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廢宋徽宗與子趙桓爲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將徽、欽二帝,連同后妃、宗室,百官數千人,以及教坊樂工、技藝工匠、法駕、儀仗、冠服、禮器、天文儀器、珍寶玩物、皇家藏書、天下州府地圖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積蓄被擄掠一空,北宋滅亡。因此事發生在靖康年間,史稱“靖康之恥”。

宋徽宗趙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第八位皇帝 第2張

據說,宋徽宗聽到財寶等被擄掠毫不在乎,等聽到皇家藏書也被搶去,才仰天長嘆幾聲。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盡了凌辱。先是愛妃王婉容等被金將強行索去。接着,到金國都城後,被命令與趙桓一起穿着喪服,去謁見金太祖阿骨打的廟宇,意爲金帝向祖先獻俘。爾後,宋徽宗被金帝辱封爲昏德侯,關押於韓州(今遼寧省昌圖縣),後又被遷到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囚禁。

囚禁期間,宋徽宗受盡精神折磨,寫下了許多晦恨、哀怨,淒涼的詩句,如: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

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於“社稷山河都爲大臣所誤”,並沒有認識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導致了亡國和自己成爲階下囚的結局。公元1127年7月,宋徽宗要派臣子曹勳從金偷偷逃到南宋,並交給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寫着“你(宋高宗)快來援救父母。”宋徽宗將這幾個字出示給周圍的臣子看,羣臣都悲泣不已。宋徽宗哭着叮嚀曹勳,切記要轉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說着取出白紗手帕拭淚,爾後將手帕也交給曹勳說:“讓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國而哀痛淚下的情景。”

宋徽宗被囚禁了9年。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終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於五國城,金熙宗將他葬於河南廣寧(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據協議,將宋徽宗遺骸運回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於永佑陵,立廟號爲徽宗。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