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桓溫:手刃仇人的三子從此揚名天下,揭祕其傳奇的一生

桓溫:手刃仇人的三子從此揚名天下,揭祕其傳奇的一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桓溫,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故事。

“大丈夫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復遺臭萬年!”(一個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應該遺臭萬年)。這句名言出自於東晉權臣、丞相桓溫。桓溫在最後一次北伐中原失敗後覺得自己日薄西山,今後將不再有機會完成恢復神州青史留名夢想的時候,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在《世說新語》裏收錄了這位權臣不少的名言:“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既爲忠臣,不得爲孝子,如何?”。在這位梟雄六十二年的人生中,他三次北伐中原,驅逐胡虜,戰功累累,後獨攬朝政十餘年,操縱廢立。在晉廷的詔書中,將其比作周公、伊尹、霍光。在後世《晉書》和王夫之的《讀通鑑論》中,他又是一個陰謀篡逆的亂臣賊子。

桓溫,字元子,其父桓彝歷任安東將軍、中書侍郎、拜散騎常侍,後死於蘇峻之亂。十八歲時桓溫枕戈泣血,混入仇人喪禮之中,手刃其三子,以此而揚名天下。桓溫爲人豪爽,姿貌偉岸,風度不凡,後娶晉明帝司馬紹嫡長女南康長公主爲妻,加拜駙馬都尉,成爲了晉明帝的女婿。做了皇帝的女婿後,桓溫開始一路官運亨通,之後更升任安西將軍、荊州刺史,持節都督六州諸軍事,並領護南蠻校尉,掌握了長江上游的兵權。桓溫出鎮荊州後,於永和三年(347年)二月揮師西進,攻滅成漢,收復丟失四十餘年的益州,威名大振。晉廷以滅蜀之功加封桓溫爲徵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臨賀郡公。但高官厚賞的背後,晉廷也對手握重兵的桓溫忌憚不已,擔心他日後難以控制。此時的桓溫治下有八州之地,兵精糧足,也漸露不臣之心。

桓溫:手刃仇人的三子從此揚名天下,揭祕其傳奇的一生

永和十年(354年),四十二歲的桓溫終於將朝廷內外大權盡握掌中。二月,桓溫率軍北伐前秦。永和十二年(356年)八月,桓溫北伐河洛地區,大破羌族首領姚襄並收復洛陽。這兩次北伐都收復了部分失地,雖然最終都因後援糧草不繼而撤回,但桓溫的個人威望卻被推上了巔峯。自衣冠南渡以來,東晉一直是偏安一隅只求自保,恆溫的北伐將驅逐胡虜,恢復故土的理想付諸實施,使得人心振奮。朝廷加授桓溫爲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之後又獲加殊禮,位在諸侯王之上。太和四年(369年)四月,桓溫親率步騎五萬北伐前燕,但在之後的枋頭之戰中,燕國大將慕容垂大敗桓溫,晉軍死傷三萬餘人,桓溫也在這一戰中威名掃地!

桓溫:手刃仇人的三子從此揚名天下,揭祕其傳奇的一生 第2張

桓溫自負才能過人,久懷異志,因此發動北伐希望先建立功勳,然後回朝接受九錫,從而奪取政權。但因第三次北伐失敗,聲望大減,圖謀不成。因此決定效仿伊尹、霍光,廢立皇帝,以重立威權。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溫帶兵入朝,威逼太后廢除了晉帝司馬奕,並迎會稽王司馬昱入朝,擁立爲帝,是爲晉簡文帝,改元鹹安。東晉朝開國百餘年,從未發生廢立之事,桓溫擅行廢立,令百官震慄不已。桓溫廢立後,對朝中的異己力量大加廢徙,而簡文帝雖被立爲皇帝,卻形同傀儡,朝政皆由丞相桓溫決定。鹹安二年(372年)秋,即位僅八個月的簡文帝因憂憤而崩逝, 桓溫原以爲簡文帝臨死前會禪位給自己,或讓自己攝政,可結果遺詔卻是讓其“輔政”,太子司馬曜在部分朝臣的支持下得以繼位,是爲晉孝武帝。

寧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溫帶兵入朝,拜謁皇陵,朝中大臣皆以爲桓溫此舉是要代晉自立顛覆晉朝,但桓溫只在京城待了半個月就因患病返回了封地姑孰。病漸沉重的桓溫仍不忘逼朝廷加其九錫之禮,並多次派人催促。謝安等朝臣見桓溫病重,以袁宏所撰錫文不好爲由藉此拖延。同年七月,桓溫姑孰病逝,終年六十二歲,至此錫文仍未完成。朝廷追贈桓溫爲丞相,諡號宣武,喪禮依照安平獻王司馬孚、霍光舊例。元興二年(403年)十一月,桓玄代晉稱帝,建立桓楚,追尊桓溫爲宣武皇帝,廟號太祖。桓溫生活簡樸,富有軍政之才,被稱爲一代梟雄,但又是一個內心矛盾之人。他雖有篡權之心,卻不敢走完那最後一步,他對自己的必勝沒有把握,又想成一世的霸業,又恐懼身後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