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安祿山、李林甫和楊國忠爲什麼不喜歡太子李亨?原因是什麼

安祿山、李林甫和楊國忠爲什麼不喜歡太子李亨?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展,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太子李亨的故事。

提起唐玄宗,大家最爲熟悉的就是他奪得帝位之後,開創了“開元盛世”,爲大唐帝國的延續建立了不朽功勳。

但到了唐玄宗晚年,他也和許多年老帝王一樣,有了一個最大的心病,那就是害怕自己的兒子會搶班奪權。

由於太子李亨最終政變成功,從他老子唐玄宗手裏奪得皇位,所以傳統史書在寫唐玄宗的時候,總會把他描繪成一個老糊塗。

誰都知道楊國忠是大奸臣,就唐玄宗不知道;誰都知道信任安祿山肯定會弄出亂子,就唐玄宗不知道;誰都知道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是帝國的柱石之臣,就唐玄宗不知道。

正因爲唐玄宗一再胡折騰,所以帝國很快被他的“迷之微操”帶到了生死邊緣,在這個危急關頭,唐肅宗力挽狂瀾,把唐玄宗變成太上皇,開始了中興大唐的使命。

其實,如果拋開這些雲遮霧罩的細節,只看最基本的歷史事實,我們自然會發現唐玄宗晚年的行爲,都是按牌理出牌的。

安祿山、李林甫和楊國忠爲什麼不喜歡太子李亨?原因是什麼

我們都不用說前面幾個朝代的事,單說唐朝就可以。

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是亂世中拼殺出來的梟雄,但他的三個兒子分成兩派,殺得血流成河。李淵最終也沒能逃脫厄運,他被兒子搶班奪權了。

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同謀害己,率兵誅之。詔立秦王爲皇太子,繼統萬機,大赦天下。八月癸亥,詔傳位於皇太子。尊帝爲太上皇,徙居弘義宮,改名太安宮。

唐太宗李世民被稱爲“天可汗”,文治武功樣樣了得,但他的太子李承乾磨刀霍霍,一直想着武力奪權,最終被李世民打敗。

廢承乾爲庶人,徙黔州;元昌賜令自盡,侯君集等鹹伏誅。

唐中宗李顯雖然掣肘頗多,但他復辟唐朝同樣有功,而他的太子李重俊率軍殺入皇宮,差點武力奪權成功。只不過在最後時刻,李顯指揮軍隊把李重俊給滅了。

帝據檻呼多祚等所將千騎,謂曰:"汝並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歸順,斬多祚等,與汝富貴。"於是千騎王歡喜等倒戈,斬多祚及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等於樓下,餘黨遂潰散。

李旦登基之後,雖然與皇太子李隆基(就是後來的唐玄宗)之間表現得父慈子孝,但有一個無可爭議的客觀事實是:李旦最終還是提前退休,將皇位交給了實力強大的李隆基。

八月庚子,帝傳位於皇太子,自稱太上皇帝,五日一度受朝於太極殿,自稱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獄,並自決之,其處分事稱誥、令。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唐玄宗之前一共只有五位皇帝,卻有四位大唐皇帝受到了強勢太子的挑戰和威脅。

安祿山、李林甫和楊國忠爲什麼不喜歡太子李亨?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在這其中,唐太宗和唐中宗打敗了搶班奪權的太子;唐高祖和唐睿宗都被太子搶班奪權了。

在皇帝和太子矛盾如此尖銳的背景下,已經年邁的唐玄宗自然會牢記教訓,否則他也擔心自己會被太子搶班奪權。

出於這個原因,唐玄宗一直猜忌太子,從未有一日安寧。

唐玄宗立的第一個太子是李瑛,但李瑛最終被他親手幹掉了。

使中官宣詔於宮中,並廢爲庶人,鏽配流,俄賜死於城東驛。

李瑛倒臺之後,李亨成爲第二任太子,但唐玄宗依然像防賊一樣防着他。

唐玄宗重用安祿山,只是爲了防止太子搶班奪權,因爲安祿山存在,太子就不敢隨便搶班奪權。

而如果安祿山的力量用於造反,自然也是不足的,但在關鍵時刻,安祿山作爲守護大唐皇帝的一股力量,顯然是足夠的,這一點我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分析過,不再贅述。

作爲唐玄宗佈局中最重要的一顆棋子,安祿山顯然知道自己的使命,否則他也坐不到那個位置上。

唐玄宗與太子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他與太子存在競爭關係;另一方面,太子又是他最親近、最希望培養成合格接班人的親人。

如果是單純的競爭關係,唐玄宗直接打壓、甚至殺了太子都可以;如果單純的親近關係,唐玄宗全力培養他可以了。

問題是,當這兩種關係夾雜在一起時,那就是最難處理的局面。

安祿山、李林甫和楊國忠爲什麼不喜歡太子李亨?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太子勢弱皇帝會擔心,太子勢強皇帝會害怕,想讓太子勢力處於不強不弱的微妙狀態,說起來不算難,但操作起來實在是太難了。

歷史上皇帝與太子之間的關係難以處理,主要原因就在這裏。

也正是因爲類似的原因,唐玄宗希望太子與關中三大軍區保持親密的關係,所以太子一直在關中三大軍區身兼高級職務。

但另一方面,唐玄宗又害怕太子與關中三大軍區走得太近。所以每當太子與關中三大軍區的高級將領關係不清不白時,軍區將領就會深陷死局。

黃甫惟明因此而死,王忠嗣也是因此不得善終。

安祿山一直明白自己在這盤棋局中的地位,所以他一再公然拒絕對太子表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