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郭孝恪:唐朝初年名將,徵殺四方結局悲慘

郭孝恪:唐朝初年名將,徵殺四方結局悲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郭孝恪的故事大家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中國歷史上最讓人懷戀的兩個時代:漢唐。我們一直都說漢唐盛世,漢唐之所以威武,其實是對外很強悍,讓周邊國家無不臣服。

當年漢朝大規模出擊匈奴,以至於讓我們看到了衛青、霍去病、陳湯、班超的風采。後來大唐再度爭霸西域,出了不少名將,比如侯君集、李靖、蘇定方、郭孝恪、高仙芝、張議潮等等。

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是郭孝恪。

郭孝恪:唐朝初年名將,徵殺四方結局悲慘

郭孝恪跟徐世績一樣,都是瓦崗寨出身的兄弟。郭孝恪年輕的時候,也不怎麼喜歡生產,生產他覺得沒出息,好男兒就要征戰四方,志在遠方。

隋末大亂的時候,他趁勢而起,在鄉里拉起了一支數百人的隊伍,後來投奔到了當時聲勢正盛的李密瓦崗寨。

李密的瓦崗寨破產後,他跟徐世績一樣投靠了大唐,被分在了李世民麾下。隨後郭孝恪跟着李世民一起徵殺四方,開啓了蕩平天下的人生。

虎牢關獻計

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出征洛陽王世充。王世充自知不是對手,向河北竇建德求助。

竇建德爲人仗義,馬上帶領大軍前來解救被李世民圍困在洛陽的王世充。

此時的唐軍久即將面臨兩面作戰的危境,郭孝恪向李世民進言:

“世充日踧月迫,力盡計窮,懸首面縛,翹足可待。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汜水,隨機應變,則易爲克殄。”

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王世充不足爲懼,只要繼續圍困,肯定投降。而竇建德長途遠道而來,必定疲憊不堪,我們只要牢牢守住虎牢關,以逸待勞,迎戰竇建德即可。

郭孝恪:唐朝初年名將,徵殺四方結局悲慘 第2張

之後李世民帶着李世勣、程咬金、秦瓊、郭孝恪等大將,然後又挑選了一些精兵,出發對戰竇建德。

結果竇建德十萬大軍都打不贏李世民,竇建德大敗被俘。王世充知道大勢已去,也只好開門投降了。

虎牢關一戰,李世民一戰擒雙亡。在慶功宴上,李世民對衆將士說:“郭孝恪謀擒建德之策,皆出諸人之右也。”

郭孝恪的計策,居功至偉。從此之後,李世民對郭孝恪十分賞識。後來李世民當皇帝后,郭孝恪受到重用。

建功西域

公元640年,大唐貞觀十四年,大唐西域名將侯君集平定高昌,取得交河道行軍的勝利之後,唐帝國在高昌設置西州。緊接着,又創立了安西都護府,以喬師望爲首任都護兼西州刺史,總領西、伊二州,治所設在交河城。

安西都護府是大唐帝國在西域設置的第一個軍府,意義重大,必須要派遣一個能力出衆的人去。

派誰去合適呢?

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郭孝恪。郭孝恪不僅是開國功臣,有勇有謀,而且具備豐富的地方管理經驗,可以獨當一面,是鎮守西域的不二人選。

很快備受唐太宗李世民信任的郭孝恪便出任了涼州都督、安西都護、西州刺史。

而郭孝恪來到西域後,又立奇功。郭孝恪上任不久,就遇到了西突厥聯合龜茲、焉耆等前來入侵,於是焉耆(yan qi)之戰爆發。

貞觀十八年,郭孝恪挑選精壯三千騎兵,殺向了焉耆,他採用夜襲戰術俘虜了焉耆王龍突騎支。此次戰役自發師到勝利僅用了21天,唐軍大獲全勝。經此一戰,郭孝恪把大唐之威,遠播西域,唐太宗大爲高興,專門下璽書褒獎其功勞,全文如下:

“卿破焉耆,虜其僞王,功立威行,深副所委。但焉耆絕域,地阻天山,恃遠憑深,敢懷叛逆。卿望崇位重,報效情深,遠涉沙場,躬行罰罪。取其堅壁,曾不崇朝,再廓遊魂,遂無遺寇。緬思竭力,必大艱辛,超險成功,深足嘉尚。”

然而,隨着戰功越來越多,郭孝恪人性的缺點開始顯現,開始驕傲了起來,內心的慾望也越來越多。他認爲自己無所不能,儼然成爲地方諸侯,越來越放縱自己。

結果因爲自己的狂妄自大而血灑龜茲。

血灑龜茲

在討伐焉耆之後,貞觀二十一年,爲了徹底消滅西突厥的反叛活動,唐朝發動了名爲“昆丘道行軍”的軍事行動。

李世民任命阿史那杜爾爲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郭孝恪爲副總管討伐橫掃西域,主要是龜茲和于闐。

唐軍很快就攻破了龜茲都城,龜茲王向西逃竄,阿史那杜爾追擊龜茲王,郭孝恪負責留守龜茲城。

此時的郭孝恪已經變得驕傲自大,他堅決認爲自己的能力突出,無人可以與自己匹敵,於是不願入城防守,而是率領部下駐守在城外,並且不怎麼防守。結果受到了龜茲殘餘勢力的內外夾擊。

首先,逃走的龜茲國相帶着殘餘部隊聯合西突厥突然偷襲了郭孝恪的大營。郭孝恪損失慘重,不得不入城避難。

而城內的龜茲降兵紛紛倒戈,郭孝恪面臨龜茲人的內外夾擊,最後死於亂箭之中,他的兒子郭待詔也一同戰死。

《資治通鑑》記載:

城中降胡與之相應,共擊孝恪,矢刃如雨。孝恪不能敵,將復出,死於西門。

大唐一代西域名將就這樣血灑了戰場,不過還是有點可惜的,與其說血灑,倒不如說死於自己的驕傲自滿。而唐太宗李世民在得到郭孝恪的死訊後,說:“二將優劣之不同也。郭孝恪今爲寇虜所屠,可謂自貽伊咎耳。”

意思是,郭孝恪咎由自取。

可憐郭孝恪一生,一生戰功無數,戰無不勝,最後因爲晚年一時糊塗,斷送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名聲盡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