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首輔楊榮有什麼過人之處?竟歷仕了明朝五位皇帝

明朝首輔楊榮有什麼過人之處?竟歷仕了明朝五位皇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楊榮爲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有“三楊”之東楊的稱呼,“三楊”另二位是楊士奇和楊溥。生於公元1371年,去世於公元1440年,最初叫楊道應,後祖父改名子榮,又經永樂帝賜名楊榮,字勉仁,建安人士。其爲人老成持重,警敏通達,是帝王的重要輔政之臣。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三楊在明朝政治上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三人共同把持內閣多年。又因爲三人都是臺閣重臣,地位極高,所以三人的影響甚至滲透進文學層面。三人的詩風,直接影響到從永樂年間到萬曆年間的詩歌創作,形成所謂的“臺閣體”。而楊榮個人在文學成就上也不低,據《明史·藝文志》載,其著作有《訓子編》一卷、《北征記》一卷、《兩京類稿》三十卷、《玉堂遺稿》十二卷。

明朝首輔楊榮有什麼過人之處?竟歷仕了明朝五位皇帝

楊榮是明朝首輔、太師,五朝大臣,歷仕建文帝朱允炆、永樂帝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非常重要的大臣。特別是在明朝永樂年間,也就是朱棣當政期間,楊榮受到朱棣的寵信和重用。

楊榮之所以受到朱棣的寵信,此後再朱棣一朝屢屢高升,最終成爲內閣首輔,在明朝政治上佔據重要地位,不是無中生有,肯定是有原因的。最開始的原因是,楊榮給朱棣留下的感官非常的好。楊榮不是朱棣燕地舊臣,而是建文帝的舊臣。朱棣獲得三年“靖難之役”的勝利後,進入南京,楊榮並不像許多大臣那樣跟隨建文帝而去,或者是對朱棣極盡諂媚。他在朱棣進入都城之時,不卑不亢說:“殿下是先拜謁太祖陵呢,還是先即位?”這是提醒朱棣先去拜謁朱元璋陵寢,昭示正統呢!畢竟燕王出兵打的是清君側的名義,如今建文帝失蹤,雖然大家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兒,但是也要做個樣子。

明朝首輔楊榮有什麼過人之處?竟歷仕了明朝五位皇帝 第2張

楊榮的及時建議,給朱棣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在登基不久之後,就將楊榮放在了文淵閣中,還賜名楊榮。

第二個原因,自然是楊榮是真的有才,而不是隻有一點小聰明,光憑耍嘴皮子成事兒的。楊榮在文淵閣當值七人中,是年齡最小的那一個,但是卻十分機敏。有一次朱元璋受到“寧夏被圍”的奏報,正好是楊榮當值。於是朱棣就問楊榮,此事該如何是好。楊榮思考了一番,回答到,奏報發到京城,用了十多天的時間。按照時間算來,此時寧夏之圍應該已經解了。果然沒有多久,就傳來寧夏之圍已解的消息,此後朱棣越發重視起楊榮來。

歷史評價,楊榮是一個性警敏通達,善於察言觀色之人。在明成祖之時,他的這個性格特點更是十分突出,對於朱棣的所思所想,楊榮基本上都能知道一二。所以常常能提出符合朱棣心意的建議。

楊榮任右諭德之時,評議各部門事宜,都符合朱棣的意旨。朱元璋畢竟是能征善戰,態度強橫的帝王。所以在與大臣議事之時,如果大臣們不能及時拿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朱棣就會大怒。大臣們戰戰兢兢,大氣都不敢喘一聲。但是這個時候,只要楊榮在場,朱棣的臉色都會變好。而楊榮也往往能順利解決事情,拿出最好的解決方案來。

有這麼些優點,又善於察言觀色,揣測上意,受到朱棣重視和寵信,也是應當的。

王世貞評價楊榮:“榮爲相,以才敏見知,上當大系未決者,取片言信。又周習地理兵將、險阨強弱,然於禮樂儒雅,則無稱焉。賓守大不及才,亦一時之捷臣也。”

楊士奇:“榮曉暢邊務,臣等不及,不宜以小眚介意。”,“桓桓文敏,通才博識。遭際聖明,光奮於績。承明廷閣,著作之庭。以翱以翔,舒葉振英。北裔西垂,從狩萬里。職典署文,亦兼知武。外蕃胸臆,帥垣弱強。重瞳屢顧,數奏惟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