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蒙恬和扶蘇手裏擁有三十萬精銳 兩人爲什麼不選擇造反

蒙恬和扶蘇手裏擁有三十萬精銳 兩人爲什麼不選擇造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蒙恬和扶蘇自殺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史記 蒙恬列傳》記載:

高雅得幸於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爲己也。因有賊心,乃與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陰謀,立胡亥爲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賜公子扶蘇、蒙恬死。扶蘇已死,蒙恬疑而復請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病逝於東巡途中;臨終之前留下遺詔,命扶蘇將兵權交給蒙恬,趕回咸陽主持喪事並繼承帝位。對於趙高來說,並不是好消息,當年趙高獲罪,蒙恬的弟弟蒙毅剛正不阿,按律判處其死刑,秦始皇念及趙高的兢兢業業,赦免了死罪;若是扶蘇繼位,蒙恬兩兄弟一文一武,那還有趙高站的地方?

於是,趙高說服了胡亥,又抓住李斯患得患失的心理,將李斯拉入“謀逆小隊”,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內容,立胡亥爲太子,並派出使者前往,賜死扶蘇以及蒙恬。

蒙恬和扶蘇手裏擁有三十萬精銳 兩人爲什麼不選擇造反

“扶蘇”出自《詩經》中的《山有扶蘇》,用來形容樹木枝葉茂盛,還有兵車藩盾的意思,表明了秦始皇對於這個長子,寄託了殷切的希望。孩子越小,希望越大;孩子越大,希望越小。由於扶蘇信奉儒家,而秦始皇信奉的是法家,父子倆因此產生了巨大的政見分歧,導致了扶蘇被父親,派往北境擔任監軍。

儘管如此,扶蘇對於嬴政還是有很深的感情,以至於聽到父親死訊,萬念俱灰,不顧蒙恬的勸說,遵照父親的臨終遺言,自盡身亡;而認爲事有蹊蹺的蒙恬,但又束手無策,被囚禁在陽周,並最終命喪於此。擁有30萬精銳的扶蘇、蒙恬,爲何不選擇起兵造反呢?

蒙恬和扶蘇手裏擁有三十萬精銳 兩人爲什麼不選擇造反 第2張

扶蘇

首先,扶蘇是與嬴政處理政務的方式截然不同,更趨向於用溫和的方式處理,而非暴力手段。秦國統一六國後,秦始皇開始追求長生不老,遭遇假“保健品”後,遷怒於儒生,史稱“坑儒”。

扶蘇認爲秦始皇僅僅因爲上當受騙,株連所有儒生,會令到剛剛統一的天下,陷入動盪,此舉使得秦始皇非常惱火。根據《史記 李斯列傳》記載:長子扶蘇以數直諫上。說明了扶蘇也不是第一次頂撞了,量變到質變,早已煩透扶蘇的嬴政,便將長子打發到邊疆。

可見,扶蘇是個堅定的儒家信徒,也是個理想主義者。儒家所強調的是一種社會秩序,其實就是一種尊和卑之間的差序。當年孔子回答,齊景公提出的如何治理好國家時,給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答案,意思是國君要有國君的樣子;大臣要有大臣的樣子…….扶蘇跨不過父子之間的人倫關係。

蒙恬和扶蘇手裏擁有三十萬精銳 兩人爲什麼不選擇造反 第3張

其次,蒙氏三代深受秦國器重。蒙恬的祖父蒙驁,原是齊國人,入秦後受到重用,歷經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四朝。期間,奉命討伐三晉之地,分別奪取了:韓國13座城池、趙國37座城池、魏國20座城池。蒙恬的父親蒙武,作爲王翦的副將,參與滅楚的軍事行動。

因此之故,秦始皇格外關照蒙氏家族。上述王翦滅楚之前,秦始皇先是派出李信前往,因爲其“性價比”高,只要20萬軍隊,此次還捎上了蒙恬。要知道按照《史記索隱》記載:“謂恬嘗學獄法,遂作獄官,典文學。”說的是蒙恬出身法吏,明習獄律法令,並沒有豐富的從軍經驗,而秦始皇很明顯是在着力培養蒙恬。

李信,蒙恬這次徵楚是失敗的,但秦始皇並沒有灰心。四年之後,公元前221年,蒙恬跟隨將軍王賁率軍攻打齊國,結果俘虜了齊王建,滅掉了齊國,完成了統一大業的同時,也爲自己積累了行軍打仗的經驗。

所以,蒙恬臨終前所說的“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表明了蒙恬無論從自身還是祖上,都沒有起兵的理由。

蒙恬和扶蘇手裏擁有三十萬精銳 兩人爲什麼不選擇造反 第4張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根據秦律記載,秦國從中央到地方都設有糧倉。各縣以一萬石爲一積,櫟陽以二萬石爲一積,咸陽以十萬石爲一積,其中秦國最出名的糧倉,是位於滎陽與成皋之間的敖倉,劉邦謀士酈食其將其看作是“天所以資漢也”。

那麼,扶蘇、蒙恬起兵是否又備足了糧草呢?蒙恬抗擊匈奴,守衛邊疆,同時主持修築了萬里長城後,爲了促進北方的發展,蒙恬“因河爲塞,築四十四縣城臨河,徙謫戍以充之”,建立了44個縣,又從內地遷徙3萬戶,帶動當地的農業發展。

蒙恬和扶蘇手裏擁有三十萬精銳 兩人爲什麼不選擇造反 第5張

抗擊匈奴

作爲農業的“後起之秀”,在蒙恬所轄的區域,百姓能自給自足就不錯了,還要供給30萬軍隊,恐怕不現實,由此不得不依靠秦國中央的糧食調度,客觀上也制約了扶蘇、蒙恬(如果起兵的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