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爲何沒有被殺 瓦刺爲何不趁機拿下北京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爲何沒有被殺 瓦刺爲何不趁機拿下北京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明英宗朱祁鎮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土木堡之變,瓦剌首領也先爲什麼不殺掉朱祁鎮,並一舉拿下北京?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明境,王振攛掇朱祁鎮親征。由於大太監王振的胡亂指揮,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擊敗,二十萬明軍精銳毀於一旦。

英宗朱祁鎮在此戰中被瓦剌俘獲,土木堡已經離着京城很近了,太師也先爲何沒有殺掉朱祁鎮,然後直接進攻京城?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爲何沒有被殺 瓦刺爲何不趁機拿下北京

一、也先也需要時間

史料記載:

“辛酉,次土木,被圍。壬戌,師潰,死者數十萬。英國公張輔,奉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並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修武伯沈榮,都督樑成、王貴,尚書王佐、鄺野,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等,皆死,帝北狩。”

正統十四年八月,也先擊潰明軍,英國公張輔、尚書王佐等大批高級官員被殺,二十萬大軍毀於一旦。對於大明,這是一次接近於滅國的災難,對於瓦剌,這是一次難得的大勝,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數十萬大軍被擊潰,丟失的物資裝備無以計數,這筆巨大的財富成了瓦剌的囊中之物,要消化這些物資裝備,需要一些時間。另外,瓦剌此次進攻的目的和往常類似,主要是爲了“打草谷”,也就是搶錢、搶東西。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爲何沒有被殺 瓦刺爲何不趁機拿下北京 第2張

其次,由於朱祁鎮的鎮定自若,讓瓦剌人不敢小瞧,最後驚動了高層,朱祁鎮才被俘獲。如果朱祁鎮慌忙跑路,很容易死於亂軍之中,那就談不到什麼俘虜問題了。明廷的那些高層官員就是死在亂軍之中,幾乎沒有生還,可見朱祁鎮的運氣還是很不錯。

勝利之後,也先作爲首領,也需要時間籌劃一下,下一步的計劃該怎麼走,本想摟草打兔子,卻撈着個大象。不僅大勝,還把明朝的皇帝抓住了,對於朱祁鎮的處置問題,他們也需要時間商議。

史料記載:

“十月一日,也先挾持英宗到大同。五日,下詔要諸王勤王。八日,于謙提督各營兵,石亨及諸將分守九門。九日,也先攻陷紫荊關,孫祥戰死。京師戒嚴。”

到了十月,也許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八月到十月近兩個月,給了明廷寶貴的時間,而在如此大規模戰爭中,兩個月的時間也不算長。對於瓦剌來說,他們並沒有延誤太長時間,假若當時明廷已經黔驢技窮,兩個月的時間也無法反敗爲勝。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爲何沒有被殺 瓦刺爲何不趁機拿下北京 第3張

二、留着朱祁鎮利大於弊

也先抓住朱祁鎮之後,對其處理意見也分爲兩種,有的人說直接殺掉朱祁鎮,有些人則要求留着,就算一個普通人來考慮,也清楚留着比殺了要好。

瓦剌可以利用朱祁鎮要挾明朝給錢給東西,可以用朱祁鎮做擋箭牌,逼明朝守將打開城門。所謂擒賊先擒王就是如此,無論如何,只要朱祁鎮還活着,能發揮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史料記載:

“是日,皇太后遣使齎重寶文綺,載以八騎,皇后錢氏盡括宮中物佐之,詣也先營請還車駕。不報。”

暫且不說當時明廷的反應,錢皇后得知皇帝被俘,可是心急如焚,爲了救回朱祁鎮,錢皇后幾乎把能找到的所有財物都送給了也先。不說多寡,單此一項,瓦剌就只賺不賠,好在當時明廷及時讓朱祁鈺坐上了皇位,才保證了政權的穩固。

如果由於皇帝被俘,明廷出現內訌,那結果可不堪設想。在進攻大同的時候,也先曾用朱祁鎮威脅守將開門,明朝的守將當然不敢隨意開城門。

換個角度看,如果也先殺掉了朱祁鎮,那麼大明和瓦剌將結下不死不休的仇恨,俗話說“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萬一瓦剌大軍在北京城下無法擊敗對手,想再次求和就比較困難了,想來也先也明白這個道理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爲何沒有被殺 瓦刺爲何不趁機拿下北京 第4張

三、明朝實力尚存

朱祁鎮被俘後,滿朝震驚,面對危機明廷並沒有束手待斃,核心指揮系統高速運轉,馬上進行相應部署。朱祁鎮被俘後,太后馬上要求郕王朱祁鈺監國。八月十九日,運通州的糧食到京城,兩畿、山東、河南備倭軍,帶糧入京守衛。八月二十一日,于謙任職兵部尚書。八月二十二日,朱見深立爲太子。八月二十三日,抄沒王振家。

八月二十五日,都督石亨被任命總領京師部隊。八月二十八日,告誡邊境守將,瓦剌拿皇帝來威脅,不得隨意出兵。九月六日,朱祁鈺即皇帝位,朱祁鎮成爲了太上皇。這一些措施及時且高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朱祁鈺就接替了皇位,穩定了大局。

強盛王朝之所以強大,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政令暢通,當時的明廷就是以這種高效率在運轉,可以證明,大明帝國仍然強悍異常。

史料記載:

“前後徵調,皆謙獨運。當軍馬倥傯,變在俄頃,謙目視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機宜。僚吏受成,相顧駭服。”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爲何沒有被殺 瓦刺爲何不趁機拿下北京 第5張

國家危難之際,于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朱祁鈺即刻授予于謙統領全國兵馬的大權。當時幾乎所有的命令都出自於謙一人,命令發出,下屬立刻執行,所有人都被于謙的果決、魄力所折服。

一方于謙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僅有能力,還對國家忠貞不二。另一方面,說明明帝國的實力尚存,仁宣之治堪比漢朝的文景之治,大明國力不會僅因爲一次失敗就一蹶不振。

如果當時的大明沒有相應的實力,于謙不可能在短短兩個月內,調集了二十萬大軍勤王,並且物資裝備一應俱全,這明顯不是瓦剌可以應付的。

雖說在土木堡明軍輸得慘不忍睹,而在短時間內,明軍仍能集結強大的戰力。從北京保衛戰的結果就可以看出,幾乎是一邊倒的局面,從接戰鬥到最後結束,瓦剌也沒有佔到一點便宜。單單從軍隊戰鬥力看,明軍仍佔據優勢。

所以太師也先對此也有清醒的認識,如果留下朱祁鎮,萬一哪天需要講和,還能留個餘地,只要把朱祁鎮送回去,還能增加個印象分。在強大的明朝面前,瓦剌也不敢太過囂張,留下朱祁鎮纔是最佳選擇。

事實上,也先的決定是正確的,後來形勢發生了變化,明軍接連打敗瓦剌,無奈之下,也先決定把朱祁鎮還給大明,以求和:

“於時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見中國無釁,滋欲乞和,使者頻至,請歸上皇。”

朱祁鎮當然願意回來,但朱祁鈺不願意啊,本打算派人去探查虛實,結果楊善這個人也是倒黴催的,竟然把朱祁鎮迎了回來。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爲何沒有被殺 瓦刺爲何不趁機拿下北京 第6張

當然,這已經是後話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