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綜述 > 古代戰役 > 土木堡之變明朝軍隊全軍覆沒 也先爲何沒有趁機消滅明朝

土木堡之變明朝軍隊全軍覆沒 也先爲何沒有趁機消滅明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明代土木堡之變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土木堡之變”明代20萬精銳全軍覆沒,也先爲何沒能趁機滅掉明代?

“土木堡之變”之中,明代京營主力幾乎全軍覆沒、皇帝朱祁鎮陷入敵手,這可以說是明代立國以來遭遇的最爲嚴重危機,應對不好便有亡國之危。同時,瓦剌太師也先的野心極大,在被俘太監喜寧的唆使下,的確產生了以送還明英宗爲名,趁機南下、奪取京師的想法。而也先之所以最終失敗,其實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土木堡之變明朝軍隊全軍覆沒 也先爲何沒有趁機消滅明朝

原因之一:明代應對及時,局勢迅速穩固

當“土木堡之變”的消息傳入京城後,迅速引發了明廷的震動,爲穩固局勢,皇天后於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任命明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監國,召集朝臣商議戰守大計,徐有貞等人甚至主張還都南京。

經過兵部侍郎于謙等人的據理力爭,經過皇太后的首肯,明廷最終決定固守北京。于謙等人結合當時現狀,迅速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1、擁立新君,穩定局勢。八月二十九日,在文武百官的奏請和皇太后的首肯之下,朱祁鈺被擁立爲帝,史稱明代宗,遙尊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鎮爲太上皇,並將導致“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被抄家滅族。如此一來,深陷敵營的明英宗,很大程度上喪失了利用價值,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瓦剌利用明英宗瓦解北部邊防的可能性,同時也使得朝廷內部得以迅速穩定。

2、調兵遣將,固守邊防。由於當時明代北部守將多有私通外敵的情況,例如大同指揮李讓,因此明廷改以名將擔任京城、大同、宣府、居庸關、紫荊關等重要地區守將,並對玩忽職守、貪生怕死者予以了嚴懲。而且,這次調整首重能力,例如原大同副將石亨因在“土木堡之變”中戰敗,本已被貶官下獄,但于謙還是將其重新起用,並被任命爲京師總兵官。

土木堡之變明朝軍隊全軍覆沒 也先爲何沒有趁機消滅明朝 第2張

3、徵調援軍,籌備物資。由於“土木堡之變”導致京營遭遇重大損失,于謙緊急抽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立即奔赴順天府,令其分守九城,使得京城兵力迅速由數萬人增加到22萬多人。並派監察御史白圭等15名重要官員,前往京畿、山東、山西、河南等地招募兵員,進行應急訓練,以備補充。同時,命令工部加緊趕製武器裝備,並將南京庫存兵器共126萬件調入北京,還派出人員到土木堡收集明軍潰敗時丟棄的頭盔9000餘項、甲5000餘件、火槍1.1萬餘杆、火銃2萬多隻、火箭44萬枚、火炮800餘門。

4、整軍備戰,鞏固京防。京城百姓也被充分發動了起來,木土、瓦匠、石匠等被一統編成工程隊進行訓練,先後加固北京周邊45裏的城牆,並增修了京城的崇文、正陽、宣武、東直、朝陽、西直、阜成、德勝、安定9門,不斷加強城防。同時,傳檄京城周圍的州縣和山西、河北等地民衆,拿起武器,視情況打擊瓦剌大軍,切斷其後路。

經過一個多月的充分準備,明廷迅速從“土木堡之變”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不僅朝野局勢穩定,而且大軍士氣大振,這爲之後北京保衛戰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原因之二:瓦剌統治區域廣闊,但也先實力極爲有限

瓦剌主要生活於蒙古草原西部,在蒙元時期瓦剌貴族與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長期保持着通婚關係,男尚公主,女適皇胃,可謂“世聯戚碗”,因而權勢極爲顯貴。元代敗退草原之後,由於北元殘餘勢力在捕魚兒海一戰徹底被摧毀,瓦剌這才逐漸脫離黃金家族的控制。

蒙古分裂之後,瓦剌和韃靼常年爭戰不休,直到朱棣五次北伐,由於其中四次主要針對韃靼,導致韃靼元氣大傷,這給了瓦剌崛起的機會。朱棣去世之後,由於仁宣年間明代戰略收縮,瓦剌趁機奉奉孛兒只斤·脫脫不花爲汗,開始向韃靼不斷用兵,最終一統蒙古草原。

不過,瓦剌雖然征服了蒙古草原,但卻沒有號令蒙古各部的聲望和血統,更多是通過武力征服。爲了解決血統問題,瓦剌又攻打併擊敗了黃金家族後裔察合臺汗國,強娶了衛思汗的妹妹哈尼木公主。

土木堡之變明朝軍隊全軍覆沒 也先爲何沒有趁機消滅明朝 第3張

因此,“土木堡之變”前後的瓦剌雖然極度強大,但內部卻存在着各種各樣的矛盾。

1、瓦剌與蒙古各部的矛盾。瓦剌雖然通過武力征服和強行聯姻的方式,一定程度解決了統治蒙古各部的問題,但由於瓦剌崛起時間太短,再加上蒙古草原部落聯盟式的統治方式,蒙古各部真心臣服瓦剌者,其實極爲有限。這便導致瓦剌雖然統治範圍極廣,但其實真正能夠調用的力量極爲有限。事實上,就在也先被殺之後,瓦剌便喪失了對蒙古各部的統治。

2、瓦剌內部同樣存在矛盾。在瓦剌內部,脫脫不花雖然被奉爲了可汗,但大權卻全部操持於太師也先手中,這使得兩人之間的矛盾極深。而在北京保衛戰之後,隨着也先的戰敗,脫脫不花更是單獨嚮明代遣使進貢,與明廷議和,而此後雙方矛盾不斷加深,更是發生了一場火併,也先之後則是殺死脫脫不花自立爲汗,然而也先也在隨後的政變中被殺。

土木堡之變明朝軍隊全軍覆沒 也先爲何沒有趁機消滅明朝 第4張

如上所述,此時的瓦剌雖然極爲強大,但其實也先本人所能調用的力量其實極爲有限,北京保衛戰時他所率領的主力也不過三萬人而已,面對明代迅速集結的二十餘萬大軍,也先就算想有所作爲,也是極爲困難。

原因之三:明代統治較爲穩定,也先難有可趁之機

明代雖然在“土木堡之變”中損失慘重,但此時距離明代立國才短短八十餘年,距離朱棣五徵蒙古更是僅僅過去了二十五年,此時的明代不僅統治穩定,且人才儲備、朝政運轉、大軍戰力等方面仍然極有保證,具有極強的糾錯能力。

此時的明代,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國力極爲強大,雖然明英宗朱祁鎮繼位時年僅八歲,但彼時由於內有太皇太后張氏管教,外有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輔佐,初期仍然延續了“仁宣之治”的繁榮,直到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先後去世或隱退,宦官王振纔開始崛起。

然而,從宦官王振的崛起,到“土木堡之變”的爆發,不過短短几年時間,還不足以動搖大明的統治根基。尤其是在朝政仍然較爲清明的情況下,普通百姓的生活此時仍有保證,大明的統治仍然相對穩固。

土木堡之變明朝軍隊全軍覆沒 也先爲何沒有趁機消滅明朝 第5張

綜上所述,在瓦剌和大明實力本就不對等的情況下,大明統治又較爲穩固,應對又較爲及時,瓦剌想要憑藉一己之力徹底瓦解、擊潰大明,可以說根本沒有一絲機會。事實上,北京保衛戰後不久,瓦剌便由於自身內亂而迅速衰敗,再也沒能對明代形成威脅。

不過,“土木堡之變”雖然沒有對大明造成毀滅性打擊,但由於開國功績集團和靖難功績集團損失殆盡,導致文官崛起速度加快,而皇帝只能通過內廷宦官來對抗文官集團,一定程度影響了明代中後期的朝政格局。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