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清太宗皇太極經歷了哪些事件?他在位期間對清朝有什麼政績?

清太宗皇太極經歷了哪些事件?他在位期間對清朝有什麼政績?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皇太極生平有哪些經歷?皇太極在位期間有哪些政績?皇太極最後是怎麼死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皇太極簡介:

清太宗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時-1643年9月21日亥時),滿族,又譯黃臺吉、洪太主、紅歹是,乾隆年間改用現譯,沿用至今。他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極被漠南蒙古部落奉爲“博格達·徹辰汗”,又稱天聰汗,同年改女真族名爲滿洲,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

清太宗皇太極經歷了哪些事件?他在位期間對清朝有什麼政績?

皇太極前後在位17年。在位期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爲下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號太宗,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皇太極生平經歷介紹:

皇太極出生於1592年11月28日(明萬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申時,努爾哈赤第八子,母爲赫納拉氏,名孟古哲哲,是葉赫貝勒布齋和納林布祿的妹妹。1603年(明萬曆三十一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見她孃家母親一面,努爾哈赤派人去通知這事情,納林布祿沒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極時年12歲。孟古生前的時候,做大福晉時間較短,皇太極當了大汗後,尊奉孟古哲哲爲孝慈高皇后。

皇太極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騎射嫺熟。1612年(萬曆四十年),從父出征海西女真烏拉部,克六城。1616年(後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史稱後金),稱大汗,任命次子代善爲大貝勒、侄子阿敏爲二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爲三貝勒、四貝勒皇太極爲四大貝勒。1618年(天命三年),隨父攻明,獻計襲取撫順(今屬遼寧)。次年,在薩爾滸之戰中,與諸貝勒率兵大破明軍西路杜鬆部、北路馬林部,與代善破東路劉綎部。不久隨父攻取明開原、鐵嶺,滅葉赫部。

1625年(天命十年),與兄阿巴泰率精騎5000馳援科爾沁,迫使察哈爾蒙古首領林丹汗遠遁。1626年(天命十一年)農曆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因病去逝。大妃烏拉那拉氏和兩個庶妃殉葬。代善與其子嶽託及薩哈廉,擁皇太極嗣汗位。代善的長子貝勒嶽託和三子貝勒薩哈廉,對諸貝勒大臣說出了擁戴皇太極的原因:“才德冠世,當速繼大位”。由於身爲長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衆貝勒乃合詞請上嗣位”,皇太極“辭再三,久之乃許”,被擁舉爲大汗。農曆九月一日,皇太極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佈次年爲天聰元年。

清太宗皇太極經歷了哪些事件?他在位期間對清朝有什麼政績? 第2張

皇太極繼位後,皇太極順應歷史發展趨勢,促進了後金政權的封建化進程。他派人丈量土地,將“各處餘地”歸公,發給民戶耕種,不許旗主、貴族再立莊田。又把原來每13名壯丁編爲一莊改爲每8名壯丁編爲一莊,“其餘漢人,分屯別居,編爲民戶。”並下令編審壯丁,解放部分奴婢爲編民。這些措施,使滿族貴族的特權受到一定製約,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他極力學習漢族文化,命儒臣翻譯漢字書籍。

1632年(天聰六年)農曆正月,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改爲自己“南面獨坐”,突出汗位獨尊地位。繼而尋機削除異已,剷除了威脅汗位的三大貝勒勢力,使汗權得到鞏固。仿明制,設內三院,六部,“停王貝勒領部院事”,獨主政務。又設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較爲完備的國家機構。集中了汗權,加強了專制統治。

爲了擴大兵源,創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命人在老滿文的基礎上增加圈點,將老滿文改造成新滿文。爲了聯絡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揚喇嘛教。他決意承襲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統治。在即位後“邦家未固”時,一方面對明廷採取議和策略,同時又屢次入關,擄掠漢地大批人畜、財物。

爲解除後顧之憂,兩次出兵朝鮮,統一蒙古和黑龍江流域。在鞏固了內部統治,並基本上消除了來自朝鮮和內蒙的威脅後,於1636年(天聰十年)農曆五月,稱帝,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爲滿洲。其後將主要兵力用於對明戰爭。1640年(崇德五年)七月,帶病急援鬆錦之戰,指揮清軍取得鬆錦大捷,生擒洪承疇,殲滅明軍五萬餘人。在降服松山、錦州後,清軍佔領了除寧遠外的明朝關外全部城鎮。1642年(崇德七年),再次遣軍入關,連破遠至山東的八十餘城。

皇太極有哪些政績?

繼位之初,加強集權

皇太極繼位之初,後金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由於多次對外掠奪,處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鮮的包圍。內部由於貴族分權勢力的矛盾,衝突日益嚴重。他雖繼承了汗位,但實際上是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按月分值”政務。權力分散,事事掣肘,徒有“一汗虛名”。爲了加強中央集權,推進封建化的改革,皇太極採取各個擊破的手段,打擊、削弱分權勢力,提高汗權。

清太宗皇太極經歷了哪些事件?他在位期間對清朝有什麼政績? 第3張

發展經濟,國內改革

在經濟上,由於努爾哈赤晚年在遼東實行“抗拒者被戮,俘取者爲奴”的奴隸制政策,漢人紛紛逃亡和暴動,生產凋敝,後金社會動盪不安。爲了緩和社會矛盾,皇太極執政伊始,便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針,把原先努爾哈赤所推行的漢人每十三壯丁編爲一莊,按滿官品級分給爲奴的政策改爲每備禦止給壯丁八人、牛二頭、以備使令,其餘漢人分屯別居,用漢官管理,使大量漢族奴隸取得了”“民戶”地位,成爲後金政權下的個體農民。

天聰五年,皇太極頒佈《離主條例》,其中規定“凡奴隸主犯有私行拓獵、擅殺人命、隱匿戰利品、姦污屬下婦女、冒功濫薦、壓制申訴等罪,許奴僕告發,準其離主”。這一條例,限制了滿洲貴族的某些特權,有利於奴僕爭取改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爲了促進農業生產,皇太極注意體恤民力,凡有妨農務的工程,一律不復興築,使百姓能“專勤南畝,以重本務”。經過幾年的努力,農業有了較大發展,糧食基本上能夠自給,社會矛盾得到緩和。

屢敗朝鮮,四面結盟

皇太極在國內大力實行改革時,並沒有放棄努爾哈赤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政策。他認爲要戰勝明朝,首先要征服蒙古和朝鮮,這既可以解除後顧之懮,又可以利用他們的力量,共同對付明朝。天聰元年一月,皇太極不宣而戰,命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率三萬大軍入侵朝鮮,迫使朝鮮簽訂《江都和約》。

統一漠南

爲了彌補女真,滿洲人數太少的根本弱點,清除北方、東北方向來的威脅,斬斷明朝右臂,皇太極加緊進行統一漠南蒙古各部的徵撫工作。一方面屢派使者,招誘巴林等部歸附,另一方面,集中兵力對付察哈爾部林丹汗。

皇太極是怎麼死的?

1643年(崇德八年)農曆八月初九日,猝死於盛京後宮,年52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