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真實的孫策,是如何創造三足鼎立局面的?

歷史上真實的孫策,是如何創造三足鼎立局面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孫策究竟有多“恐怖”呢?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此前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還從來沒有出現任何一個以長江立國,與中原鼎足而立的政權。

戰國時,江東在楚國之手。

但是,秦滅楚時,勝負在淮河流域就已經決出。長江流域楚人、越人,只進行了零星的抵抗。

楚漢相爭時,江東在項羽之手。

同樣,垓下之戰,楚漢在淮河流域決出勝負後,項羽“無顏過江東”,楚漢戰爭就結束了。

劉秀統一天下的戰爭中,在關東、川蜀、隴西大戰,唯江東,沒有出現過激烈的抵抗。

長江雖險,但當時長江流域開發程度實在太低,難以支撐一個與中原抗衡的政權。

因此,漢末亂世,打了好幾年,似乎沒有哪個英雄雄心勃勃地覬覦江東。(呂布被滅後,陳登曾提出要攻略江東,但曹操未投入,且當時孫策已經搶先動手)

當時,袁術自稱揚州牧,控制了長江以西,但江東地區,仍然由朝廷(曹操)任命的官吏在統轄。

袁術又是攻略豫州,又是覬覦徐州,唯對近在咫尺的江東,沒有進行過強有力的征伐。

如果歷史繼續這麼演化下去,江東大概率會在曹操平定袁術後,被曹操納入囊中。

果真如此,後來就真的不會有什麼三國了!

歷史上真實的孫策,是如何創造三足鼎立局面的?

眼光獨到(走投無路)的孫策,看中了江東。

儘管老孫家幾代人都是吳地官吏,但孫堅時期,他仍然活躍於豫州等地,沒有認真考慮過江東這塊土地。

孫策年紀小,等到他想要參與英雄遊戲時,已經沒什麼選擇了。

就他那點實力,在長江以北,他誰也幹不過。

於是,孫策把眼光投向了江東。

在重新投奔袁術前,孫策就對張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1、投奔袁術,要回父親的兵馬;2、到丹陽去找舅舅吳景,招募丹陽兵;3、“東據吳會”,割據江東。4、攻劉表,報仇雪恥。

後來,孫策沿着這個思路平定了江東。

整個作戰,風馳電掣,但也不必過於詳說。

因爲:這是一次降唯打擊。

孫堅的兵馬,是漢末最精銳的兵馬之一。討伐董卓時,他們是唯一能與強悍的涼州軍扳手腕,並攻入洛陽的強兵。

至於丹陽,則是“天下精兵所出”。曹操、劉備,都曾遠道而來招募丹陽兵。

這些兵將,本是完全可以馳騁中原,與曹操、呂布扳手腕的精兵強將。

歷史上真實的孫策,是如何創造三足鼎立局面的? 第2張

而當時的江東地區,劉繇有州兵數萬,許貢、王朗等人所擁的是郡兵,嚴白虎、祖朗等人所率的是宗族武裝,力量分散,且戰鬥力與孫堅舊部、丹陽兵不在一個檔次上。

而且,無論是劉繇、王朗這樣的名士,還是嚴白虎這樣的強宗,軍事素質都明顯不足。

所以,孫策兵馬雖不多,但攻略江東,是典型的降維打擊,自然一路平趟,所向無敵。

孫策的降維打擊的效果是極爲明顯的。

自195年12月渡江到199年12月佔領豫章,4年時間,即佔據江東六郡。開國速度,遠超曹操、劉備。

同時,孫策利用曹操與袁術的矛盾,與曹操聯絡,通朝廷貢獻,獲得了朝廷任命,成爲會稽太守、討逆將軍,擁有了合法身份。

隨後,孫策拉攏張昭、張紘等淮泗名士,又一次進行降維打擊。

當時,江東的大豪強,雖然有權有勢,但是名望與張昭等淮泗名士相去甚遠。

在引入張昭、張紘等淮泗名士後,孫策藉此搞定了顧、陸等江東大族,建立了相對穩定的統治。

這是自春秋末年的越王勾踐以來,第一次出現統一江東的割據勢力。

不同的是,此時,江東的開發程度、造船技術與春秋時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由此,東吳有了鼎足而立的基本力量。

歷史上真實的孫策,是如何創造三足鼎立局面的? 第3張

可以說,如果不是孫策出色的征戰、整合,漢末的江東未必會整合在一次,歷史將截然不同。

孫策原本的規劃,是“荊揚可一”、“爲朝廷外藩”,做一個鼎足而立的政權。

不過,孫策從來沒有放棄過北進的企圖

然而···陳登成了他難以逾越的障礙。

199年11月,孫策剛攻破皖城,即分兵趁勢攻打陳登的匡琦城。

結果,儘管孫策軍“十倍於郡兵”,仍被陳登大敗。大將被斬、將士被淹死者不計其數。

不久,孫策又再攻匡琦。

結果,中了陳登疑兵之計,再次敗退。

兩次廣陵之戰,規模不大,算是孫策北進的試探性進攻。

不過,從試探的結果看,在江東所向無敵的孫策軍,在陳登面前顯然是“卡殼”了。

官渡之戰開始後,孫策決心趁機襲擊許昌,劫持漢帝。

可惜,出兵前,孫策遇刺,事罷。

但是,孫策原本的謀劃,襲取許昌,應當只是一次“快閃”。

從江東六郡到許昌,沿途州郡很多,是曹操、劉表的地盤。

歷史上真實的孫策,是如何創造三足鼎立局面的? 第4張

從孫策軍在廣陵的表現看,如果孫策逐城攻擊,他是達不到襲擊效果的,更不可能劫持漢帝。

所以,孫策襲擊許昌,目的並非圖取中原,而是千里奔襲,劫持漢帝。

即使成功,孫策也是以江東爲基地,與中原(曹操或袁紹)對峙,只是手中多了漢帝這張牌而已。

無論是否能劫持漢帝,孫策軍步騎戰能力不如北方軍閥的問題都很難解決。

總的來說,孫策創造性的降維打擊,攻略江東,使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以長江立國的鼎足政權。

所以,“無孫策,無三國”的說法是成立的。

但是,孫策在江東所向無敵是降維打擊的結果,他實際的步騎兵戰力與北方羣雄仍有差距。

所以,孫策並不具備結束亂世的條件。後人也就不必存有“孫策不死,便無三國”的感慨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