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吳三桂的成名之戰:18歲就擊退上萬清兵?

揭祕吳三桂的成名之戰:18歲就擊退上萬清兵?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少時觀看98版的《鹿鼎記》,有一集講的是吳三桂以王府下等老兵身份,喬裝打扮隨同兒子吳應熊進京,企圖摸清朝廷虛實。

年輕的康熙懷疑這些侍衛中就有吳三桂,於是便派韋小寶前去吳應熊的府邸調查。

韋小寶答應的挺痛快,但轉眼間就搖起了頭。

他告訴康熙自己壓根就沒見過吳三桂,所以不知道如何找出吳三桂。

康熙想了一會兒告訴他:認清吳三桂很容易,找個由頭讓吳應熊召集這批侍衛,然後再出個難題,看看這些侍衛誰會下意識的摸鼻子就行了。

果然,依靠康熙的提點,韋小寶稍用計謀便找出了吳三桂。

揭祕吳三桂的成名之戰:18歲就擊退上萬清兵?

《鹿鼎記》劇照

那麼,吳三桂摸鼻子是不是真有其事呢?

據《庭聞錄》記載,吳三桂摸鼻子還真是個改不了的習慣,尤其是他和別人談話不投機時,便會下意識的用手“自捫其鼻”。

其實,吳三桂摸鼻子並不是因爲他癖好古怪,而是他的鼻子上有一道傷疤。

這道傷疤,雖然破壞了吳三桂“美丰姿”的容貌,但卻讓吳三桂從此發跡,從一員默默無聞的小校一躍成爲了邊塞知名的猛將。

揭祕吳三桂的成名之戰:18歲就擊退上萬清兵? 第2張

吳三桂劇照

那是在崇禎三年,即1630年2月一天,18歲的吳三桂隨同父親吳襄以及舅舅祖大壽出長城執行軍務。

我們知道,彼時的後金鑑於寧錦防線的森嚴守備,曾於1629年10月調集主力悄然繞道內蒙突入了京師近畿。

也就是這一次,崇禎誤中皇太極的反間之計,處死了名將袁崇煥。

祖大壽是袁崇煥的心腹愛將,他聽聞袁崇煥被捕入獄,惶恐無措之下遂率1.5萬遼兵倉皇撤向寧遠。

祖大壽是遼東大族,崇禎還要倚重祖家抗衡後金,故不敢發詔怪罪,只好派使者疾馳安撫。

使者晝夜兼程,一直追到山海關才攆上祖大壽。

聽聞朝廷聲明只逮捕袁崇煥一人,並不罪及諸將,祖大壽所部的軍心才安定下來。

這時,朝廷啓用了老將孫承宗,打算集齊優勢兵力聚殲後金軍留在關內的駐軍。

祖大壽部近水樓臺且戰力強悍,當仁不讓地擔任了奔赴建昌(今凌源)打援兼警戒的任務。

後金軍第一次迂道入塞奔襲京師

有一次,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率斥候出城偵察,突然遭遇了數萬後金兵的合圍。

這幫後金兵沒將吳襄等人放在眼裏,便施行了圍而不攻的戰術,打算將其逼降。

吳襄率兵急馳,後金軍就急圍;吳襄率兵緩奔,後金軍便緩圍。

兩軍一直僵持到建昌城下,吳襄仍未突破後金軍包圍。

祖大壽見力不能敵,擔心貿然出兵會落入後金軍圈套,只能狠心放棄救援。

吳三桂不答應,他泣涕交加地懇求祖大壽發兵救援。

最後,祖大壽拗不過,只能稍作退步,只允許吳三桂帶本部救援。

吳三桂大喜過望,得令後趕緊下了城樓,帶着二十名吳家家丁就出了城。

注:明代“家丁”專指武將直轄且不入兵籍者,是將領於正式軍隊外私人組建的親信精銳部隊。爲了籠絡他們,將領們吃的是粗茶淡飯,而家丁們吃的卻是細酒肥羊;將領們穿的是粗布褐衣,而家丁們卻都身穿綾羅綢緞。此外,將領們還會賜予家丁們大量土地,從根本上保證他們和他們的家小生活無憂。當然,給予家丁如此優厚的待遇,目的就是要他們在關鍵的時刻出死力。如1592年爆發的壬辰戰爭,先期援朝的李如鬆之所以能以劣勢兵力屢屢重創日軍,靠的就是家丁們的拼死效力。到了1644年李自成率數十萬大順軍逼近北京城,崇禎召見身處京師的吳襄討論調吳三桂率兵入援之事時,吳襄更是胸有成竹地告訴崇禎:若調撥百萬兩軍餉,吳家的三千家丁就足以蕩平流賊。

後金軍見這小股明兵來勢洶洶,擔心其中有詐,所以他們既未出兵也未用弓箭阻擊,反而閃開一個缺口將吳三桂等人裹入了陣中。

在後金軍陣中,吳三桂和他手下的二十名家丁來回奔馳,一度打亂了後金軍陣腳。

吳三桂的凌厲衝鋒引起了一員後金軍大將的注意,只見這員後金將領手擁纛旗便向吳三桂衝來。

吳三桂迅速引弓,用盡平生力氣一箭將其射落。

誰知後金大將重傷未死,待吳三桂趕到近前割取首級時,後金大將猛然間抽出隨身短刀砍中了吳三桂的鼻樑。

好在吳三桂忍耐力極強,他忍住劇痛殺死敵將,隨後便裹傷上馬繼續衝殺,直到找到吳襄。

後金軍這邊雖然損失了一員大將,但剿滅這股明軍的實力還是有的。

但關鍵在於兩軍已經處於近身肉搏的狀態,後金軍的精準箭術施展不開,反而讓以吳家家丁爲首的明軍敢死隊佔了便宜。

最後,吳三桂帶領被困明軍順利衝出了重圍。

史載吳三桂以極度劣勢的兵力闖圍救父一事不但震驚了祖大壽,還震驚了皇太極。

“好漢子!吾家若得此人,何憂天下”,這句話即是皇太極給吳三桂的評語。

此後,吳三桂的名望和地位不斷飆升,終於在9年後成爲了遼東重鎮寧遠城的團練總兵,躋身於封疆大吏的行列,爲他日後的飛黃騰達奠定了政治基礎。

參考資料:《庭聞錄》、《吳三桂紀略》、《明清史料》、《明史》、《清史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