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同樣都是託孤 劉備和曹睿結局爲何完全不同

同樣都是託孤 劉備和曹睿結局爲何完全不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曹睿和劉備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喜歡三國的朋友很多,對三國也有多種解讀。其中的一種看法是,同是託孤,諸葛亮和司馬懿一樣,也想着篡位,只是時機還未成熟,所以沒有行動。

這種觀點很荒謬,因爲諸葛亮和司馬懿性情不同,抱負不同,他們是完全不一樣的人。

爲什麼非要把一片丹心的諸葛亮解讀成包藏禍心的亂臣賊子?難道三國就沒有忠臣嗎?不說別的,就說名傳千古的《出師表》,將諸葛亮的志向表露無遺,這還不能證明他對於蜀漢的忠貞嗎?

同樣都是託孤 劉備和曹睿結局爲何完全不同

寫《出師表》的時候,劉備早已駕崩,當初那些老將也基本過世了,諸葛亮已掌握了蜀漢的大權,無人能與他抗衡,因而用不着惺惺作態,他所寫的,正是他心中所想。

但凡他有一點異心,《出師表》都不會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那些言辭太過懇切、態度太過忠誠,讀來令人感動。換言之,他的話說得太滿了,今後要是有一點違背,就會被世人指責。

如果諸葛亮想在未來篡漢,他就不敢這麼寫,因爲這將成爲別人攻擊他的武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司馬懿,他可曾說過什麼效忠曹魏的名句?並沒有。

那時候大家說話還是比較負責任的。諸葛亮敢寫這篇《出師表》,就證明他忠於蜀漢,無二心。

同樣都是託孤 劉備和曹睿結局爲何完全不同 第2張

事實上,諸葛亮篡位的難度比司馬懿小得多。

曹魏那邊,曹操、曹丕其實都在防着司馬懿,他們的態度無可避免的影響到老臣們,曹叡這一代,對司馬懿雖然信任,也還留下個曹爽制衡他。

曹爽是曹操養子曹真的兒子,和曹家關係緊密,佔了上風,司馬懿無法運用正常的政治手段成爲朝中第一人,通過高平陵之變才獨攬大權。只要是政變,就存在風險,勝負是兩兩之數。

而且就算政變成功,司馬家也並沒有全面掌控朝政,曹家老臣太多了,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反抗司馬家。司馬昭之所以急着發動滅蜀之戰,也是想借此戰樹立自己的權威,爲篡位做準備。

同樣都是託孤 劉備和曹睿結局爲何完全不同 第3張

反觀諸葛亮,這方面的阻礙很少。劉備是漢室宗親,他自己卻沒個兄弟子侄什麼的,家族勢力單薄。和他關係最爲親近的結拜兄弟關羽、張飛都死了,活着的後代貌似也不怎麼出色。

也就是說,蜀漢宗室很不給力。而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宗室雖然有時候是毒瘤,有時候卻是最大的靠山,因爲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利益一致。

大臣們也許能夠改換門庭承認新君,宗室卻是新帝剷除的目標。所以,宗室不得不保護皇帝。宗室不多,就代表缺少這股保護力量,至於外姓大臣們,關鍵時刻靠得住嗎?不一定。

劉備也知道自家的劣勢,很清楚如果諸葛亮想篡位根本沒辦法阻止,索性光明正大的說,如果劉禪不值得輔佐,“君可自取”。

諸葛亮是忠臣,聽了這話自然誠惶誠恐,一再表示誓死效忠。但如果他想篡漢,這句話就是現成的登基依據。先帝都這麼說了,誰敢不服?

可直到最後一刻,諸葛亮都沒起過異心。爲什麼?當然因爲他品性高潔,道德底線高,找到一個明主,便一生忠誠。

其實,諸葛亮和劉備、曹操和司馬懿,這兩對君臣的關係從一開始就不是一種性質。這大概也是諸葛亮和司馬懿選擇不同的原因之一。

劉備聞得諸葛亮的名聲,三顧茅廬態度謙卑,終於打動了諸葛亮,向他陳說三分天下之策,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對。可以說他們是雙向選擇的結果,劉備認可諸葛亮的才能,諸葛亮也認可劉備是值得跟隨的明主。

同樣都是託孤 劉備和曹睿結局爲何完全不同 第4張

司馬懿對曹操卻一直很不感冒,司馬家是河內郡的大族,曹操爲了把這個家族綁到自己的戰車上,徵召司馬懿到府中任職,但司馬懿裝病拒絕了。

曹操惱怒他不給面子,派人前去探查,司馬懿以卓越的演技過關了。

過了幾年,曹操當了丞相,再次徵召司馬懿爲文學掾,還對使者說如果他再像上次那樣,便直接逮捕下獄。司馬懿無奈,只好應召。

從中可看出,司馬懿就是曹操強扭的瓜,不甜。後來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心存大志向,說他有“狼顧之相”,心生疑忌。所以,諸葛亮和劉備君臣相得,司馬懿和曹操從來不是一條心,後來篡位也沒什麼好奇怪的。要怪只能怪曹操,給後代留下這個大禍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