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楊遇春爲何會被成爲福將?曾爲清朝立下奇功

楊遇春爲何會被成爲福將?曾爲清朝立下奇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楊遇春的文章。

明朝時期,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同在內閣,連續輔佐朱棣、朱高熾、朱瞻基和朱祁鎮四位皇帝,爲明朝作出傑出貢獻,人稱“三楊”。殊不知,在清朝也有兩位姓楊的名臣,合稱“二楊”,這兩人就是楊遇春和楊芳。和明朝“三楊”不同的是,清朝的“二楊”都是武將,他們身經百戰,爲清朝的統一立下汗馬功勞。今天,筆者就來說一下清朝“二楊”之一、人稱“福將”的楊遇春的故事。

楊遇春,字時齋,外號“楊鬍子”,四川崇州人。楊遇春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楊遇春的父親本是地方鄉紳,他六歲讀書,本打算通過讀書考取功名,不料家中出現變故,家道中落,無奈之下,楊遇春轉而習武。19歲那年,考中武舉人,被朝廷安排在軍中,任底層將領。

楊遇春爲何會被成爲福將?曾爲清朝立下奇功

乾隆四十五年,清朝名將福康安奉命鎮壓甘肅田五起義,楊遇春因作戰勇猛,被福康安看重,接連提拔爲把總和千總。在福康安平定臺灣林爽文起義、貴州苗民起義等過程中,楊遇春都立下戰功。

乾隆六十年,古州苗民起義,35歲的楊遇春隨富康看出兵平叛。福康安派楊遇春爲先鋒,楊遇春一路攻城拔寨,銳不可當,在鬆桃之戰中,楊遇春帶領40名敢死隊趁夜抄小道潛入敵軍大營,直接促成了戰爭的勝利。回京後,楊遇春隨福康安入宮,84歲的乾隆第一次見到楊遇春,封他爲“巴圖魯”,並且預言:楊遇春有大將之才,當留給後世子孫。

當年年底,乾隆禪位,嘉慶帝登基。嘉慶二年,楊遇春率兵平定川楚白蓮教叛亂。嘉慶十一年,陝西駐軍因軍餉被剋扣而發生譁變,叛軍直接攻城,殺死官員,劫走囚犯,聲勢浩大。楊遇春臨危受命,率軍血戰,最終平定叛軍。有一次,嘉慶和楊遇春一起討論軍事,聽聞楊遇春身經百戰,卻不曾受傷,十分吃驚,《清史稿》雲:

遇春結髮從戎,大小數百戰,皆陷陣冒矢石,未嘗受毫髮傷。仁宗詢及,嘆爲“福將”。

楊遇春爲何會被成爲福將?曾爲清朝立下奇功 第2張

嘉慶(清仁宗)讚歎楊遇春乃“福將”,其實,楊遇春的確是一員福將,他最輝煌的戰績,還在後面。

嘉慶帝駕崩後,道光帝登基,楊遇春被任命爲陝甘總督。道光六年,大小和卓的後代張格爾在英國的支持下發生叛亂,道光命伊犁將軍長齡爲帥,陝甘總督楊遇春和山東巡撫武隆阿爲副將,率軍平叛。另外,和楊遇春並稱爲“二楊”的楊芳也參與此戰。主帥長齡多次依靠楊遇春的謀略打敗敵軍,特別是楊遇春定下的大霧渡河之計,成功將叛軍逼入絕境。雙方鏖戰兩年有餘,清軍最終活捉張格爾。事後,楊遇春因功被道光皇帝加封爲太子太保,並被加封爲一等昭勇侯。

在清朝,漢臣被封侯者極少,如清末名臣左宗棠收復了整個新疆,最後才被封爲二等侯爵,而楊遇春則是一等侯爵,可以看出,楊遇春功勞之偉。

楊遇春74歲那年告老還鄉,4年後病逝家中,善終。道光帝聽聞後,十分傷心,追贈他爲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並賜諡“忠武”。(下圖楊遇春的畫像,存於清朝紫光閣)

楊遇春身經百戰,身上爲什麼沒有無半點傷痕呢?清朝學者何日愈在給楊遇春寫墓誌銘時給出答案:

楊遇春爲何會被成爲福將?曾爲清朝立下奇功 第3張

“公每戰輒結須揮刀,大呼陷陣,身先士卒,故所向有功,性嚴毅,治家有法。然交友馭下,則謙退溫和,不以爵驕人,不以功自伐。故人樂爲之死。真近世名將也。”

原來,並非楊遇春每次打仗都躲在最後,相反,他每次都身先士卒,身邊的將士們都被他的氣魄所感染,因此都能以一敵十,戰無不勝。楊遇春治軍嚴格,但對朋友卻十分溫和,功高不驕,是清朝中期鮮有的漢族名將。

不管任何朝代,任何民族,只要對中華民族的統一作出卓越貢獻的人,都是英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