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武帝劉徹能成功繼位,真的是因爲利用了竇太后和樑王劉武?

漢武帝劉徹能成功繼位,真的是因爲利用了竇太后和樑王劉武?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竇太后意圖讓漢景帝傳位給樑王劉武,爲何最終卻是漢武帝劉徹繼位,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竇太后一直想讓漢景帝將皇位傳給樑王劉武,然而最終確實漢武帝劉徹成功繼位,說到這個事情,我始終覺得其中有一絲絲陰謀的味道,或許竇太后和樑王劉武都被漢景帝給利用了。

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5年),漢景帝在劉武入朝時流露出立其爲儲君之意,也正是這點給了劉武和竇太后希望,從而換來了劉武在“七國之亂”中的拼死抵抗,結果叛亂平定後,漢景帝再也沒有提起此事。

時間節點微妙、樑國位置重要,漢景帝的傳位或許只是計策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之後,迫於當時的形勢,推行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的“郡國制”,分封七大異姓諸侯王,此後異姓諸侯王雖然逐步被劉邦清除,但爲了穩固統治,又大封劉氏宗族爲王,並與羣臣定下了“非劉姓不王”的“白馬之盟”。

漢初時期,由於當時天下民生凋敝,各諸侯王實力有限,再加上劉姓諸王與皇帝之間血脈較爲親近,因此中央朝廷與各地諸侯王之間的關係還相對和睦。然而由於漢初推行“無爲而治”,而各諸侯王又擁有相對獨立的治權和經濟權,繼而導致各地諸侯實力迅速壯大,再加上呂后掌權以來由於呂氏集團與劉氏集團矛盾加劇,導致中央朝廷與地方諸侯之間矛盾激化,以及血緣關係的逐漸疏遠,從漢文帝時期開始,中央朝廷與地方諸侯之間的矛盾便已經開始顯露出來。

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提議削減諸侯國封地,收回旁郡,並上疏《削藩策》,同時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從此後局勢發展來看,晁錯的提議顯然打動了漢景帝劉啓。

此後,漢景帝先後削去楚王劉戊的東海郡,趙王劉遂的河間郡,膠西王劉昂的六個縣,並與大臣商議削奪吳王劉濞的封地,吳王劉濞本就與漢景帝有殺子之仇,再加上這次大規模的削藩,開展產生異心,遂與膠西王劉昂、楚王劉戊、趙王劉遂等人聯絡,相約共同舉兵。

漢武帝劉徹能成功繼位,真的是因爲利用了竇太后和樑王劉武?

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當時漢景帝還沒有立太子,漢景帝與劉武宴飲之時突然提出“千秋萬歲後傳於王”(《史記·樑孝王世家》)。這個提議不僅讓劉武很高興,同樣也令竇太后很高興。而或許正是這個提議,讓竇太后燃起了立劉武爲儲君的念頭。(注:漢初採用秦歲首,即以十月爲歲首)

從時間來看,漢景帝提出傳位於劉武的這個時間點極爲微妙,而劉武的封地樑國恰好又是攻入關中的必經之地。從此後事態發展來看,漢景帝或許早已發現了各地諸侯王相互串聯之事,而所謂的傳位於劉武,不過是爲了穩住樑王,使其拼死抵抗叛軍所用的計策罷了。

樑王劉武爲皇位拼死抵抗叛軍,漢景帝卻轉頭就將劉榮立爲了太子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六王公開反叛,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的吳楚聯軍作爲叛軍主力,合兵之後一路勢如破竹迅速向西推進,卻沒想到被死死擋在了樑國以西。

樑王劉武在皇位的感召之下,拼死抵抗吳楚叛軍,然而由於聯軍實力太強,樑國南面的棘壁最終還是失守,數萬將士被殺。於是,劉武又據守睢陽(今河南商丘),並命韓安國、張羽等人爲大將軍,繼續抵抗叛軍的進攻。

吳楚聯軍雖然勢大,可劉武心裏明白,如果自己不能擋住叛軍,而使得吳王劉濞成功殺入關中奪取皇位,那麼皇位與自己便再也無緣了,因此也是發動樑國的一切力量拼死抵抗。結果,吳楚聯軍就這麼被死死的擋在了樑國以西,始終沒能越過樑國一步,直到三個月後被周亞夫擊敗。

要知道,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戰爭中,劉武率領樑國上下,斬殺的吳楚聯軍幾乎達到了叛軍一半,按理來說,劉武立下這個大的功勞,他的“儲君之位”應該是穩了吧,恰恰相反,漢景帝不僅再也沒有提過此事,反而於次年便將粟姬之子劉榮立爲了太子。

漢武帝劉徹能成功繼位,真的是因爲利用了竇太后和樑王劉武? 第2張

漢景帝或許從來沒想過兄終弟及,竇太后對朝政影響力有限

正如前文所說,漢景帝或許從來也沒有想過將皇位傳給劉榮,他之所以有此提議,不過是希望在諸侯王叛亂的時候,劉榮能夠幫自己抵禦叛軍,或者說至少不會支持叛軍。

《史記·樑孝王世家》有載“孝王,竇太后少子也,愛之,賞賜不可勝道”,由此可見樑王劉武的確比較得竇太后寵愛,但這種寵愛也僅限於母子之情罷了。竇太后早年因病失明,又逐漸喪失漢文帝的寵愛,對於這樣一位老人來說,對親情看的更重其實並不難理解。

竇太后一生僅有兩子一女,其中長子劉啓貴爲皇帝,不僅一直留在身邊,且也不需要她再做出賞賜,因此對於常年身處封國的劉武喜愛一些、多有賞賜,其實也能理解。這一點其實從竇太后對館陶公主劉嫖的態度也能看出,劉嫖之所以擁有極大影響力,甚至干涉皇儲廢立,憑藉的不就是竇太后的寵愛嗎?所以說,竇太后對劉武的寵愛更多出自於對子女的母愛,而並非厚此薄彼的獨寵。

因此,當竇太后聽到漢景帝想要傳位給劉武之後,作爲母親的他自然極爲高興,雖然在“七國之亂”平定之後,漢景帝轉頭就將庶長子劉榮立爲了太子,但竇太后並未作出過多幹涉。此後,劉武或許是心存不滿,多有不法之事,而竇太后多有偏袒,同樣不過是出於母子之情,且不希望兄弟二人反目罷了。而劉啓對劉武的寬容,或許也有些自責和內疚的味道。

直到漢景帝八年(前150年),十月樑王劉武再度入朝,並被批准留在京城,而就在一個月後,即同年十一月,在館陶公主劉嫖和妃王娡的聯手之下,廢除太子劉榮,降爲臨江王。如今太子被廢,自己又被留在京城,這無疑讓劉武再度看到了希望,這纔有了竇太后向漢景帝提出立樑王爲儲君之事。

然而,竇太后的這個提議,迅速遭到了時任楚相的袁盎等人的反對。而竇太后由於身體原因,早已不問政事,對朝政大事的影響力實在有限,眼看提議受阻,而漢景帝又不表態,便只能就此作罷,至此之後也再未提過讓樑王繼位之事。

漢武帝劉徹能成功繼位,真的是因爲利用了竇太后和樑王劉武? 第3張

綜上所述,說竇太后要讓樑王劉武繼位,其實是不對的,這或許只是漢景帝在特殊時期採取的必要措施罷了,正是“親手給你希望,又親手毀滅希望”。

館陶公主和寵妃王娡聯手,成功將漢武帝劉徹扶上皇位

在漢景帝后宮之中,皇后薄氏本就不太受寵,再加上其膝下無子,貴爲皇后的她實際上地位並不算穩固,反倒是粟姬和王娡兩人較爲受寵,其中粟姬之子乃是漢景帝的庶長子劉榮,而王娡之子便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在“立嫡立長”原則之下,漢景帝便將劉榮立爲了太子。

館陶公主劉嫖作爲漢景帝的姐姐,爲了鞏固夫家的地位,曾多次爲景帝進獻美女,因而不僅在竇太后面前極爲受寵,與弟弟漢景帝之間的關係也極爲親密。爲了使自己家的榮寵,在劉榮被立爲太子之後,她便想將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嫁給劉榮爲妃。

然而,粟姬本就極爲善妒對館陶公主向漢武帝進獻美女之事早已不滿,之前礙於劉嫖在竇太后和漢景帝面前都極有分量,這纔不敢表現出來,如今兒子被立爲太子,她的身份便也水漲船高。因此,在劉嫖提出聯姻的建議後,被粟姬斷然拒絕。

劉嫖見粟姬對自己極爲不滿,擔心劉榮即位後或許會對自己家族不利,於是轉而找到了王娡,提議將陳阿嬌嫁給王娡之子劉徹。對於劉榮被立爲太子,王娡也很不甘心,因而對於劉嫖的提議欣然同意,兩人遂結爲同盟。而這也創造了“金屋藏嬌”這個成語。

漢武帝劉徹能成功繼位,真的是因爲利用了竇太后和樑王劉武? 第4張

之後,劉嫖通過不斷給漢景帝進言,說粟姬常常詛咒漢景帝的其他寵姬,且使用妖邪惑人的媚道之術,這使得漢景帝開始逐漸對粟姬生出厭惡之心。後來,漢景帝因爲身體不好,竟然在粟姬面前說起了身後之事,並將已經封王的幾個兒子託付給粟姬,希望她能夠照顧好這些孩子。結果粟姬不僅沒有答應,甚至出言不遜,這令漢景帝對其很是失望。

此後,劉嫖又不時在景帝面前說劉榮母子的壞話,並稱贊王娡的兒子。這種潛移默化之下,漢景帝也認爲劉徹更加德才兼備一些,且之前王娡便有夢日入懷的祥兆,可以說已經產生了易儲之心,不過還是沒有下定最後的決心。

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秋九月,無子無寵的薄皇后被廢。王娡眼看時機已到,於是使出了“捧殺”之術。四個月後,她鼓動大臣上書,說道“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號宜爲皇后”。結果景帝認爲這是粟姬私下聯絡大臣,一怒之下廢掉了劉榮的太子之位,粟姬不久後也憂懼而死。

於是在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四月,王娡被立爲皇后,七歲的劉徹則被立爲太子。而在漢景帝去世之後,太子劉徹便順理成章的繼位爲帝。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