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安史之亂爲唐朝滅亡埋下禍根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這場叛亂

安史之亂爲唐朝滅亡埋下禍根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這場叛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安祿山。

公元755年,安祿山以替唐玄宗誅殺奸臣楊國忠爲名,發動了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直接導致唐王朝出現分裂的局面,爲唐王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唐玄宗開創了唐朝的巔峯盛世,卻也是在他的統治期間唐王朝出現了動亂和崩裂,那麼安史之亂的主角安祿山究竟是怎樣發動起這場叛亂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安祿山個人能力和性格

安祿山的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因此天生便具有較強的作戰能力。安祿山年輕時便顯現了很強的能力,他本人通曉多國語言,曾幹過突厥與唐王朝開展互市貿易的中介人。作爲中介人,不僅要熟悉貨物以及雙方需求,更重要的是能讓人信服的口才,安祿山顯然熟練掌握了這些技能。

安史之亂爲唐朝滅亡埋下禍根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這場叛亂

此段經歷使安祿山深諳與人交往之道,能夠很好地揣測對方的心理。安祿山個人能力本就很強,加之其善於逢迎,得以深受其所隸屬長官的青睞。在以後爲官的道路上,他能很好地把握皇帝的心思,投其所好,在玄宗信任的加持下,一路平步青雲,備受寵愛。可以說安祿山曲意逢迎、“善揣人情”能力的養成與其做互市牙郎的經歷有很大關係。

發動叛亂時的安祿山身兼河北三鎮節度使,能夠坐到節度使位置的,軍事能力自然不會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早年時安祿山的軍事才能。據史書記載,年輕時的安祿山便以驍勇聞名,被他當時的上司張守珪任命爲“捉生將”。所謂捉生將,就是能夠潛入敵佔區活捉敵人的驍勇兵士。而安祿山每次出任務,總是能活捉數十名契丹人而歸,足見其勇猛。

安史之亂爲唐朝滅亡埋下禍根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這場叛亂 第2張

唐朝中後期,由於對邊境作戰的需要,士兵將領大都長期戍守邊境,久而久之,他們在自己駐守的地方便形成了牢固的利益團體。邊地軍將爲了鞏固自己的勢力,除了厚賞驍勇突出者,還有認子的風尚。安祿山就因深受張守珪的賞識而被守珪認爲養子。這一方面再次反映了祿山傑出的軍事能力,另一方面受到朝廷重用將領的賞識,其爲官之路亦開啓了。

要謀大事者除了自身的能力,貴人的相持也是極爲重要的。在當時黨派明顯的朝政大背景下,籠絡好皇帝寵信的官員,自然能夠一步步走進朝政中心,走到皇帝面前去施展拳腳。安祿山深諳此道,做的也極好,接下來咱們就舉個例子來看一下他是如何籠絡朝廷重臣的。

安史之亂爲唐朝滅亡埋下禍根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這場叛亂 第3張

當玄宗派遣御史中丞張利貞到河北地區視察當地情況時,安祿山對來到平盧的張利貞曲意逢迎,不僅賄賂利貞本人,對隨其而來的人們厚加賄賂,並且好生招待。利貞一行人對安祿山的印象很好,拿人好處自然要爲人辦事,張利貞向玄宗上奏誇獎安祿山,安祿山隨後便被提拔了。從中便可以看出,安祿山在這些朝臣的美言下,在玄宗心中的地位愈發穩固。

安祿山在討唐玄宗歡心上可謂費盡心機。據史書記載,由於安祿山過於肥胖,腹部的贅肉都已經過膝,在一次面聖的時候,玄宗指着他的肚子,詢問他這碩大的肚中有何物,安祿山回答說:“這裏面承載的可全都是我的忠心啊!”一番彩虹屁令玄宗甚是開心。也正是他這種善於用幽默語氣聰明應答的做法,使玄宗對他甚爲喜愛。

安史之亂爲唐朝滅亡埋下禍根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這場叛亂 第4張

安祿山雖然表面上裝得癡笨,實際上極爲狡猾和有心機。當他不在京師時,會令其在長安城中的眼線親信及時彙報情況,對於朝中之事可謂盡在掌握。得到玄宗寵信的他雖然十分跋扈,但是面對技高一籌的李林甫,卻表現出十分恭敬的姿態,極力拉攏這位權相以保官路無阻。也正是他這些善於交際官場、討得聖心的能力,使他的權位漸重。

唐朝的政治局勢及玄宗的寵信

唐太宗在位的時候,對於周邊部族採取羈縻政策,對於優秀的首領還授予官職,令他們在中央做官。強大的唐朝對於周邊部族採取開放包容的政策,彼此之間的交際已經習以爲常,當時出現了多文化交流融合的盛況,在唐任職的外國人並不罕見。那麼安祿山雖爲胡人卻能夠被唐廷重用便不是奇怪之事,這樣的社會大背景爲安祿山發展勢力提供了時機。

安史之亂爲唐朝滅亡埋下禍根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這場叛亂 第5張

從武則天時便加強了對邊境的控制和治理,到了唐玄宗時期,突厥等周邊部族勢力日盛,逐漸不安分,爲了加強防禦和警備,開始在邊境普遍設立節度使。節度使掌握重兵並且可以身兼數鎮,這些都爲日後留下了隱患。安祿山能夠身兼三鎮節度使,一方面在於他個人能力突出,另一方面玄宗需要依靠優秀的將領來加強北邊的防禦。

正常情況下,若某位臣子權力過重,而且身邊臣子已經向皇帝進諫過數次此臣會反叛,皇帝必定會加以懷疑,甚至寧可錯殺也不留禍患。那麼安祿山是如何做到已經開始反叛京師纔開始匆忙做防禦?玄宗又對他寵信到何種地步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安史之亂爲唐朝滅亡埋下禍根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這場叛亂 第6張

安祿山十分善於揣度聖心,在皇帝面前很會自我僞裝,營造出一副忠厚老實卻又滑稽的形象,很難讓人想到他是一個有反叛野心的奸臣。據史書記載,安祿山“歲獻俘虜、雜畜、奇禽、異獸、珍玩之物,不絕於路,郡縣疲於遞運”。既讓玄宗看到了他的個人能力,又表明了自己對聖上的忠心,還使君心愉悅,他僞裝的溫順滴水不漏。

唐玄宗在初執政時勤於政事,待國家進入鼎盛期後,玄宗可能認爲國泰民安,沒有什麼可操心的,便整日沉迷於楊貴妃的美色,日漸怠於政事。安祿山深知玄宗對貴妃的寵愛程度,便投其所好,極力討好楊貴妃,甚至認貴妃爲自己的母親,陪貴妃、玄宗逗樂。

安史之亂爲唐朝滅亡埋下禍根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這場叛亂 第7張

據史書記載,有一年安祿山生日,玄宗和貴妃給了他豐厚的賞賜,並於生日後將他召入宮中。楊貴妃命人用錦繡織成大號的襁褓,將安祿山裹起來裝進彩色的車子裏,這滑稽的場面逗得後宮笑聲不絕。最終吸引來了玄宗,玄宗還賜給貴妃“洗兒金銀錢”,並再次厚賞安祿山。可見玄宗和貴妃對安祿山這個“兒子”可是十分喜愛和寵信的。

唐玄宗對於安祿山的寵愛可以說是無人能及。如天寶九年(公元750年),安祿山被封爲東平郡王,這是第一個身爲將帥卻被封王者,開創了唐朝將帥封王的先例;751年玄宗命人在長安的親仁坊(唐代皇親國戚、重臣居住的地方)爲安祿山建造宅第,並“敕令但窮壯麗,不限財力”,其奢華程度恐怕無人可比。

安史之亂爲唐朝滅亡埋下禍根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這場叛亂 第8張

能如此寵信一個人又怎會想到他會背叛自己呢?得知安祿山反叛的玄宗定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面對已經發生的事實,肯定對自己過往的所作所爲悔恨不已。可以說,安祿山能夠有如此能力發動改變唐王朝命運的叛亂,玄宗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在反叛前做了長期準備

安祿山反叛唐廷不是臨時起意,而是經過了精心的謀劃與僞裝。首先就是充實自身的軍事力量和智囊團。他在私下練養了從契丹、奚等部族投降過來的兵士,連身邊的僕人也都加以訓練,這些人戰鬥力都很強,可以以一當百。此外安祿山還馴養了數萬匹戰馬,儲藏了諸多兵器,他積攢的財貨不必多說,十分雄厚,這些都爲日後叛變提供了堅實基礎。

安史之亂爲唐朝滅亡埋下禍根 安祿山是怎麼發動這場叛亂 第9張

在安祿山反叛計劃中,有兩大重要謀臣不得不提。其一爲嚴莊,此人極力勸說安祿山謀反,此人十分擅長分析眼前形勢,話語極有煽動力,爲人很聰明,是安祿山信任的爲數不多的人之一。高尚本人擅長文辭,很有能力,安祿山令其掌管往來書信、上奏文書等,可謂掌握了一等機密,祿山對他十分信任,准許他隨意出入自己的臥室。

有智囊團出謀劃策,兵糧也已儲備完成,由於長期出入宮廷,安祿山對於唐廷的實力十分清楚。在唐廷守備空虛,兵力較弱,朝政腐敗等系列有利條件的推動下,天寶十四年(755年)11月,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正式反叛,向長安挺進。其實所有朝臣都知曉安祿山將要造反,唯獨玄宗一直不信而已,當事情真正發生時,玄宗的噩夢來臨了。

結語:

安祿山是個很有能力的人,爲人狡猾,懂得如何很好地僞裝自己以矇蔽最高統治者的雙眼。事實證明,他的僞裝術十分奏效,知道叛亂消息到達長安的那一刻,玄宗才真正相信安祿山的造反之心,可惜爲時已晚。唐玄宗繼承先王們的發展,帶領大唐進入最繁盛的時期,卻也在晚年親手將大唐拖入深淵,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參考資料:

《通鑑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