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看過劉伯溫獻獻上的畫後,開始大殺官員,是爲何?

朱元璋看過劉伯溫獻獻上的畫後,開始大殺官員,是爲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明太祖朱元璋殺了一些功臣,這是事實。說朱元璋殺光了全部開國公侯,這是抹黑。朱元璋殺功臣的原因,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其一,朱元璋出身卑微,猜忌心重,生怕自己百年之後功臣宿將造反,他殺功臣是替子孫削掉棘杖上的刺;其二,當年的屠龍勇士自己變成了惡龍,那些開國功臣浴血奮戰推翻了元朝,自己卻變得比蒙元貴族更兇惡,欺男霸女貪贓枉法,已經到了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程度。

但是在民間,還流傳着一種說法,而且這種說法是可以跟正史相互印證的。這種說法就是劉伯溫獻給朱元璋一幅畫,上面畫了一個人,朱元璋看了之後開始大規模殺官。這幅畫只畫了一個人,這個人戴了很多小帽子,但是頭髮蓬亂,怎麼看怎麼怪異。

朱元璋看過劉伯溫獻獻上的畫後,開始大殺官員,是爲何?

朱元璋雖然沒上過學,但是卻很有文化,詩文寫得也不錯,所以他一眼看出了劉伯溫在這幅畫裏蘊含的四個字,於是皇帝朱元璋下旨,御史中丞劉基劉伯溫操刀,很多功臣宿將就倒了黴。第一個被劉伯溫拿來祭刀的,是中書省都事李彬。

這個李彬不是朱棣手下傅友德的部下,更沒有追隨朱棣參加靖難之役。此李彬非彼李彬,這個倒黴的李彬被殺的罪名是貪污。

我們縱觀史冊,因貪污而被斬立決的官員,除了明太祖時期幾乎沒有,連斬監候絞監候都沒有,所謂終身監禁也就是說說而已,沒過幾年都能放出去。

但是朱元璋和劉基纔不管那一套,貪官是見一個殺一個,殺了之後還要剝皮實草立在衙門口,對繼任者進行警示教育。

劉伯溫既不像電視劇裏演的那樣官居丞相,也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不受朱元璋待見,在《明史·列傳第十六·劉基》中明確記載了朱元璋對劉基的器重:“帝手詔敘基勳伐,召赴京,賜賚甚厚,追贈基祖、父皆永嘉郡公。累欲進基爵,基固辭不受。”“帝察其至誠,任以心膂。每召基,輒屏人密語移時。帝每恭己以聽,常呼爲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

從這兩段記載中,我們就能看出,朱元璋跟劉基的關係不一般,要論受器重程度,劉基還在李善長鬍惟庸之上,所以當朱元璋準備拿掉李善長的時候,也是跟劉基密商繼任人選——這樣的密談一共進行了兩次,第一次劉基建議別動李善長,朱元璋聽了;第二次劉基建議朱元璋慢慢物色人選,不能用楊憲汪廣洋胡惟庸,朱元璋沒聽。

朱元璋看過劉伯溫獻獻上的畫後,開始大殺官員,是爲何? 第2張

朱元璋之所以沒聽劉基的建議,其實也是有點賭氣:我讓你幹,你不幹,那就找幾個你認爲不行的人來幹。

結果這三個丞相先後都丟了腦袋,證明劉基是有先見之明的。

朱元璋敬重劉基,除了劉基跟張良一樣不注重名利爵位封邑之外,還因爲他們在治國理念上十分合拍,都主張治亂世用重典。

朱元璋公開表示:“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昔秦失於暴,漢興濟之以寬,以寬濟猛,是爲得之。今元朝失之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寬猛相濟,惟務適宜爾。”“元以寬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寬。”

讀者諸君請注意,元朝之寬,並不是對百姓的寬仁,而是對貴族的寬縱:貴族殺平民,只需交罰款,如果殺的是自己治下之人,連罰款都不用交。元朝之寬,只是對極少數人的寬,絕大多數人還是活得暗無天日。

劉基的想法跟朱元璋完全一致,這位原元朝江浙儒副提舉兼任行省考試官、江浙省元帥府都事對元朝的弊政深有感觸,所以他在御史中丞位置上,殺出了自己的威風:“基謂宋、元寬縱失天下,今宜肅紀綱。令御史糾劾無所避,宿衛宦侍有過者,皆啓皇太子置之法,人憚其嚴。”

通過上述史料,我們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劉基是贊成朱元璋對功臣宿將揮動屠刀的——那些人確實有點鬧騰得不像話,要是皇帝不動手開刀,老百姓就該揭竿而起了。

所以我們說民間傳說中劉基作畫勸說朱元璋裁撤或斬殺一些官員,是可以得到史料驗證的。至於劉伯溫獻給朱元璋那幅畫的意思,絕大多數讀者都看出了其中含義:官(冠)多法(發)亂。

朱元璋看過劉伯溫獻獻上的畫後,開始大殺官員,是爲何? 第3張

朱元璋認識到官多是法亂的主因,但是已經封官加祿,又不能平白無故收回,這就難辦了。

但是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而且歷朝歷代的官員,乾淨的少不乾淨的多,清朝大貪官和珅曾經在電視劇裏有一句戲言:把全部官員拉出來站成一排,拿刀挨個砍頭,或許有那麼一兩個冤枉的,但要是隔一個砍一個,肯定有很多落網的!

有人說朱元璋屠戮功臣成千上萬,但我們細看史料,真正沒有公佈罪狀而殺掉的,其實也就那麼三兩個,其餘的都有該殺之理。

當然,時代不同了,官多是不是法亂的根源,還有待讀者諸君參詳評論。咱們今天就事論事,只是來討論這樣三個問題:民間傳說與正史相互印證,劉伯溫有沒有可能向朱元璋獻上“官多發亂圖”?劉伯溫此舉,是功德無量還是罪孽深重? 那些爲非作歹的功臣勳貴,到底該不該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