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春申君黃歇一生有何貢獻?楚國最後的名臣

春申君黃歇一生有何貢獻?楚國最後的名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申君黃歇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春申君黃歇(?一前238年),在楚國末年時歷經兩君,使得當時的楚國一度出現了迴光返照的現象。本文就簡單論述下。

(一)入質於秦

公元前272年黃歇被作爲楚國的使臣,“與公子完入質於秦”。公元前263年,秦昭王欲“令白起與韓、魏共伐楚”。

當時,秦將白起早已“取巫、黔中之郡,撥郢,東至竟陵”,楚已被逼遷於陳縣。爲了挽救楚國的危亡,黃歇以一個使者的身份,向秦昭王提議“善楚”,並指出秦真要伐楚,就必向韓、魏借道,而韓、魏與秦有“世仇”,一旦關係破裂,秦兵歸路就將切斷,這實際上就是秦國用兵去資助自己的仇國韓、魏。

並且,秦“攻楚之日,四國必悉起兵以應王”,魏將乘勢佔過去宋之領土,齊將乘勢佔楚國淮北徐灑之地,結果將是韓、魏得利,齊更強大,於是,秦昭王“發使賂楚”,與楚修好。

其實黃歇之所以能讓秦昭王“善楚”,是因爲“入質”秦國多年,與秦上下多有交往,特別是已取得範唯的信任,這樣不僅止了兩國兵戈,同時黃歇還施巧計完成了使公子完“亡歸”楚國的重要任務。他利用與範唯相好的關係,向秦昭王進說楚王有病。

昭王便派人往楚探問頃襄王病情,以便最後作出處理。

這時候,黃歇怕天長日久有變,便利用時機讓公子完逃出了秦國。自己爲保公子完的安全脫險,卻在咸陽“守舍”,待秦已追不上公子完時,纔去向秦王請死。秦昭王欲殺他,此時又是多虧了範唯相救。

春申君黃歇一生有何貢獻?楚國最後的名臣

黃歇冒着生命危險救歸太子,也爲自己歸楚爲令尹開闢了道路。黃歇以他的才智、膽識和功勞入相,既合乎情理,也給楚國帶來了“復強”的希望和轉機。當上楚國令尹之後不久,秦、趙間的長平之戰開始,黃歇乘兩個大國激烈爭戰之際,攻取了魯國的徐州,把魯國的君王遷至首,“封魯君於首”,幾年以後又正式滅了魯國,從而擴大了楚國的版圖,使楚國在武功方面開始恢復和顯出生機。

(二)將兵救趙

長平之戰後,秦坑殺趙之降卒四十餘萬,消滅了趙國的主力。秦國繼續向趙都邯鄲進攻,妄圖一舉吞滅趙國。這場戰爭,不僅威脅趙國的生死存亡,也關係着其他國家特別是魏、楚的命運。平原君告急於楚,自薦的毛遂向楚王曉以利害,明確指出了抗秦也是爲了楚國,使楚國答應出兵援助。春申君“將兵往救”,信陵君“竊符救趙”。

楚、魏、趙聯軍內外夾擊,把秦軍打得大敗。秦將鄭安平“急以二萬人降趙”,於是邯鄲保衛戰最後取得勝利。

從此楚國威震諸侯,春申君自己的聲名此時也達到了頂點。然而,由於沒有內政改革的保證,其“復強”的形勢不久便成了曇花一現的歷史,公元前241年,以楚國爲縱約長的趙、楚、魏、燕、韓五國“合縱”伐秦,可一旦秦國出兵反擊,楚軍卻望風而逃,於是“諸侯兵皆敗走”,最後一次“合縱”失敗。

合縱抗秦失敗以後,爲了躲避秦國前鋒的威脅,楚國將都城從陳遷到壽春,也稱郢,打算退保江淮地區。就在這個時候,春申君回想起虞卿給他的建議,“封地必須遠楚”,再加上楚王遷到壽春,需要直接控制都城附近的地盤,以保證王室起碼的收入,所以春申君獻出淮北十二縣,請求改封江東,考烈王當然准許了。

春申君黃歇一生有何貢獻?楚國最後的名臣 第2張

(三)開發江東

春申君來到吳地之後,吳地便又一次開始了大規模的開發。他在修復被戰火毀壞的蘇州城(舊吳都)的過程中,大力發展農業生產。

也使得黃歇成爲繼伍子胥建蘇州城後,蘇州城的第二次復興的領導者。

而春申君對江東的進一步開發,對於江東的開發起了很大的作用。秦末反秦的主力部隊項羽起自江東,說明江東在秦末的時候已經非常發達,對於保證起義軍的糧食、物資供應都是不可或缺的。

(四)死於門客

但是春申君最終卻死在了自己養士的手上。史書重點記載的是他一個名叫李園的門客。李園本趙國人,楚王無後,李園見此,便將妹妹獻給春申君,然後當妹妹有了他骨肉後,又通過妹妹之口勸黃歇,說楚王無子,趁衆人不知其妹有身孕這事,由春申君將其獻給楚王,如生下兒子,等於春申君的兒子當上了楚王,到時候春申君將享有更大權力。

李園的計謀具有極大冒險性,但黃歇居然同意了,結果李園的妹妹順利進入王宮,看到妹妹入宮以後,李園不久就設計謀殺了黃歇。

《春申君列傳》是這樣記載的:

春申君黃歇一生有何貢獻?楚國最後的名臣 第3張

後十七日,楚考烈王崩,李園果先入,置死士,止於棘門之內。春申君後入,止棘門。園死士夾刺春申君,斬其頭,投之棘門外。於是使吏盡滅春申君之家。

可以說慘不忍睹。唯一讓他感到欣慰的恐怕就是他的私生子熊悍被暫時立爲楚王。不過十年以後就去世了,也許仍是李園所害。這樣,春申君也就真正“絕嗣”了。

春申君死後15年楚國就滅亡了。其死於門客,實死於做人做事的格局太小,說到底亂世爭雄,人才固然是重要,但養士制度與同時期秦國以國家名義招攬四方之士、廣納賢才的局面不同,“戰國四公子”紛紛以“養士”爲手段,把人才作爲私產的一部分,其結果只能是“士無常君,國無定臣”,未必是國家之幸。

客觀來說,春申君對楚國的確是有大功,他也確實實現了楚國末年的短暫中興,雖然想要在與秦國爭天下的年代裏,靠他一個人去力挽狂瀾都明顯不可能,但作爲執政者,春申君的政績在四公子中無疑是最好的,這是必須加以肯定的。所以,這就是春申君。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