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武元衡:大唐鐵血宰相,因主張強勢對抗藩鎮而被刺殺

武元衡:大唐鐵血宰相,因主張強勢對抗藩鎮而被刺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1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的國力一落千丈,即使是平定後,它遺留下的病根也在一點一點地侵蝕着唐朝。戰亂雖然被平息了,但留下了藩鎮割據這一後遺症。整個國家的政令不通,朝廷成了擺設,各地藩王都成了土皇帝。雖然還遠遠沒有達到令唐朝四分五裂的地步,但是也使得朝代的風氣稍顯頹廢。武元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生的。

武元衡,字伯蒼,河南緱氏人。他的曾祖父武載德是武則天的族侄,官至湖州刺史;他的祖父武平一是唐高宗與武周時期的詩人,擅長寫文章,官至考功員外郎;他的父親武就曾擔任殿中御史,也擅長吟詩作賦。受到家庭環境的薰陶,武元衡在詩歌方面的造詣很高,但與唐朝許多才華橫溢的著名詩人不一樣,武元衡的詩歌並沒有他們出衆,但他的仕途之路十分順利。

武元衡:大唐鐵血宰相,因主張強勢對抗藩鎮而被刺殺

建中四年,26歲的武元衡金榜題名,位列進士榜首。武元衡似乎是天生的政治家,金榜題名後擔任華原縣令,後來得到唐德宗李適的賞識,提拔他擔任比部員外郎,這是中央官吏中的要職,又因爲工作十分出色,一年內連升三級,官至左司郎中。唐德宗十分了解武元衡的才華,武元衡46歲時升遷爲御史中丞,經常與唐德宗討論國事,德宗稱讚武元衡有宰相的才能。

永貞元年,唐德宗去世,唐順宗繼位。唐順宗繼位後,急於改變藩鎮割據與宦官專權的局面,啓用了主張改革的“二王劉柳”。他們打着改革派的名義,邀請武元衡加入朋黨,卻遭到了拒絕。正因爲如此,武元衡被誹謗陷害,他被罷職後改任太子右庶子。

武元衡:大唐鐵血宰相,因主張強勢對抗藩鎮而被刺殺 第2張

武元衡是十分幸運的,唐順宗只做了一年的皇帝便逝世。唐憲宗李純繼位後,他對於武元衡也十分欣賞,再次讓他擔任中丞相、戶部侍郎。

元和二年,高崇文平定了蜀地的叛亂,充當劍南西川節度使。但是他打仗可以,在管理方面卻有些力不從心,唐憲宗只好派武元衡前往西川管理地方政務。高崇文離開前將當地的金銀財寶、歌姬舞女、軍用物資、能工巧匠等全部蒐羅一空,武元衡到任時,面對的幾乎是一座空城,當地百姓怨聲載道,一切都百廢待興。

武元衡在當地百姓面前立下了軍令狀,要在三年內充實府庫,讓百姓富起來。武元衡選用賢才、安撫黎民、制定新規,在他兢兢業業的治理下,蜀地又恢復以往的繁榮,當地少數民族紛紛歸服。

武元衡:大唐鐵血宰相,因主張強勢對抗藩鎮而被刺殺 第3張

元和八年,武元衡返回京城,依舊擔任宰相,當時同爲宰相的李吉甫與李絳經常吵得面紅耳赤,而武元衡對此不偏不倚,深得唐憲宗的信任。也許正是這份信任,武元衡一直堅定地支持着唐憲宗,致力於削藩。武元衡一直是堅定的主戰派,他輔佐唐憲宗對藩鎮以武力討伐。這樣強硬的態度對於藩鎮而言,是威脅存亡的弊端,他們對於武元衡十分痛恨。

元和十年,淮西節度使謀反,唐憲宗派武元衡統領軍隊對淮西蔡州進行清剿。這一行爲引起了一些割據勢力的恐懼,於是他們決定刺殺以武元衡爲代表的主戰派大臣。元和十年六月三日,大唐宰相武元衡在上朝途中遇刺身亡,時年五十七歲,追贈司徒,諡號忠愍。同時上朝的副手裴度逃過一劫但也身受重傷,後來他繼任宰相之職,並統兵平定淮西叛亂,算是爲武元衡報了一仇。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