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白起和王翦都是秦國大將,爲什麼兩人的結局如此不同?

白起和王翦都是秦國大將,爲什麼兩人的結局如此不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白起和王翦的故事。

白起和王翦都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而且兩人同爲秦國將領。白起輔佐秦昭襄王,期間曾帶兵大破魏韓聯軍,又參與伐楚之戰,而他一生最著名的功績便是在長平之戰上重創趙國,爲秦國統一打下基礎。王翦隨侍秦始皇,功績不輸白起,更被稱爲是秦國能夠一統六國的最大功臣之一。王翦滅燕、趙、楚,一時功高震主。白起和王翦都是秦國非常重要的人物,但他們的下場卻截然不同,白起被逼死王翦卻能善終,這究竟是爲何呢?

白起和王翦都是秦國大將,爲什麼兩人的結局如此不同?

在秦王朝統一中國的進程中,軍事上有兩個人可以說居功至偉:一個是白起,另一個是王翦。然而,白起最後被逼自殺,王翦則得以安享晚年。這是爲什麼呢?

白起出身行伍,後因戰功卓著,升任國尉。公元前264年,白起進攻韓國,攻佔了9座城池,並佔領南陽,隔斷了上黨同韓國的聯繫。上黨太守馮亭不甘心,便向趙國提出,願意將上黨郡獻給趙國,結果引發秦國與趙國之間的長平之戰。有研究稱,戰國時期戰死的士兵有200多萬,而白起率領秦軍就殺死了100多萬。其中,長平之戰就有降兵40萬人遭到坑殺。

白起和王翦都是秦國大將,爲什麼兩人的結局如此不同? 第2張

王翦同樣出身行伍,得到秦王嬴政的賞識,被任命爲大將。當時,六國中最爲弱小的韓國已經被滅,王翦便向強大的趙國發動攻擊。但是,趙國軍隊在李牧的指揮下進行了頑強抵抗。爲此,王翦用反間計使趙國人殺了李牧。公元前228年,王翦攻克趙國都城邯鄲,俘虜趙國國王。趙國公子嘉帶領殘餘力量跑到代,自立爲代王。王翦挾得勝之師進攻燕國,攻佔了都城薊。燕王帶領殘餘力量逃到遼東。

公元前225年,20萬秦軍在李信的率領下進攻楚國,結果被打敗,這是秦國在統一戰爭中唯一的一次大敗仗。秦王又任命王翦爲將,最終大敗楚國軍隊,俘虜楚國國王。與此同時,王翦的兒子王賁帶兵攻佔魏國都城大梁,魏王投降。公元前222年,王賁帶兵進攻遼東,俘虜燕王,接着又攻下代,俘虜代王嘉。公元前221年,王賁向齊國發起突然襲擊,俘虜齊王建,實現了中國的統一。在整個統一戰爭的進程中,除最爲弱小的韓國外,其餘各國都被王翦父子所滅。

白起和王翦都是秦國大將,爲什麼兩人的結局如此不同? 第3張

除了戰功卓著之外,白起、王翦兩人還有一個相同之處:在戰爭關鍵時期,都被坐了“冷板凳”。但是,兩人對此的態度存在明顯差異。先說白起。長平之戰後,秦國乘勝包圍邯鄲。趙國派舌辯之士蘇代攜重金去遊說秦相國範睢,範睢擔心白起的功勞會超過自己,便向秦昭襄王進讒言。由此,白起與范雎之間產生了分歧。不久,秦國又發兵進攻邯鄲,結果被打敗。秦昭襄王不得已去請白起,但白起認爲這時已經錯過了攻打時機,不同意出兵。秦昭襄王無奈,只得命他人爲將。由於信陵君魏無忌和春申君黃歇等率數十萬聯軍救援趙國,秦軍在此役陷入被動。

白起聽到消息後,竟然幸災樂禍地說:秦王不聽我的勸告,結果如何?秦昭襄王聽到這話後勃然大怒,強迫白起帶兵出征。沒想到,白起竟以重病在身爲由予以推脫。范雎親自上門去請,他依然不肯答應。結果,秦昭襄王下令免去白起的一切職務,並將他趕出咸陽,還賜劍逼迫白起自殺。再看王翦。秦國在進攻楚國之前,秦王分別詢問李信和王翦,該派多少軍隊。李信認爲20萬足夠,但王翦認爲需要60萬。秦王覺得王翦太過膽怯,於是決定派李信帶領20萬人伐楚。王翦無奈,只得稱病告老還鄉。

戰爭開始階段,秦國軍隊連戰連捷,但城父一戰,秦軍大敗。秦王聽到這個消息後趕往王翦老家並道歉,要求他再度出山。但王翦認爲自己病弱體衰、昏聵無用,要秦王另選良將。秦王說:“已矣,將軍勿復言!”話說到此,王翦不敢再推辭,但依然堅持要60萬軍隊。秦王一口答應,並親自到灞上餞行。

這時,王翦又向秦王提出條件:“請美田宅園池甚衆。”秦王不解地問:“你還擔憂貧困?”王翦回話:“爲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請田宅爲子孫業耳”。王翦這樣做令身邊許多人不解,其實他是以子孫日後生活保障爲藉口,真正目的是爲了讓秦王對手握重兵的自己放心。

白起與王翦的不同結局,真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