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鄱陽湖之戰中,名將郭興擔任着什麼樣的角色?

鄱陽湖之戰中,名將郭興擔任着什麼樣的角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鄱陽湖之戰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明朝初年,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誕生,此書對赤壁之戰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描述的非常詳細, “赤壁之戰”的篇幅,佔了整本《三國演義》的八分之一。羅貫中生在元朝末年,他爲何能把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寫得如此詳細呢?除了他借鑑了大量的史料外,還因爲羅貫中離另一場水上戰爭比較近,這場戰爭就是鄱陽湖之戰。曾有人認爲,《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或許曾親身經歷過鄱陽湖之戰,所以把這場戰爭的許多場面,直接寫在了赤壁之戰的故事裏,但這只是假說,並沒有史料依據。

鄱陽湖之戰中,名將郭興擔任着什麼樣的角色?

鄱陽湖之戰發生在元朝末年,決戰雙方是朱元璋和陳友諒,雙方共投入兵力80萬,被稱爲是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的水上戰爭。在1100年前,周瑜憑藉“赤壁之戰”,讓曹操元氣大傷,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朱元璋也憑藉“鄱陽湖之戰”,成功逆襲爲中原第一霸主,爲建立明朝打下了基礎。而鄱陽湖之戰的勝利,離不開一位名將的建議,這位名將,就是郭興。

元朝末年,紅巾軍起義,朱元璋和陳友諒都是後起之秀,但卻成爲一方梟雄。在朱元璋佔領集慶(南京)之後,勢力迅速發展,身在長江中游的陳友諒感受到了朱元璋的威脅,便沿江而下,打算在南京滅掉朱元璋,沒想到最後在龍灣被朱元璋伏擊,陳友諒大敗而逃。

三年後,朱元璋正在安豐和張士誠作戰,陳友諒趁機要奪取洪都。洪都,也就是現在的南昌,陳友諒認爲,他率領60萬大軍,輕易就能攻下洪都。然後以洪都爲據點,逐步向東蠶食。但沒想到的是,洪都守將朱文正(朱元璋之侄)是個防守天才,他憑藉堅韌的毅力,守住了85天。沒拿下洪都,陳友諒的大軍筋疲力盡,而此時朱元璋率領20萬大軍傾巢而來,陳友諒爲了避其鋒芒,選擇到洪都東北的鄱陽湖休整,朱元璋的大軍來到鄱陽湖,雙方展開決戰。

鄱陽湖之戰中,名將郭興擔任着什麼樣的角色? 第2張

朱元璋的兵力只有陳友諒的三分之一,船隻體量較小,大多都是漁船。陳友諒是專門打造的雙層戰船,居高臨下,交戰之初朱元璋吃盡了苦頭。劉伯溫給朱元璋一條非常重要的建議:打持久戰。朱元璋派人將鄱陽湖周圍四縣的糧食全部奪走,陳友諒很快出現糧食不足的情況,這個時候,朱元璋人少,反而成了優勢。陳友諒兵多糧少,不得不急於和朱元璋決戰。

陳友諒缺糧,爲了擊敗朱元璋,陳友諒將大船用鐵鏈連成一排,整整齊齊地向朱元璋衝擊。朱元璋連吃敗仗,在康郎山之戰中,折了十多位將領,朱元璋被還差點被張定邊活捉。爲了應敵,朱元璋召開軍事會議,尋求良謀。朱元璋問:“賊人三倍於吾,舟高勢猛,該如何破敵,諸位可有良策?”衆位將領都不知道如何是好,連神機妙算的劉伯溫也沉默。此時,從人羣外圍傳來一個響亮聲音——用火攻!這個喊話的人,名叫郭興。《明史·卷一百三十一》:

戰於鄱陽,陳友諒連鉅艦以進,我師屢卻,(郭)興獻計以火攻之,友諒死。

鄱陽湖之戰中,名將郭興擔任着什麼樣的角色? 第3張

最終,朱元璋採取了郭興的建議,用大量火船衝擊陳友諒的艦隊,再加上老天幫忙,決戰當天風急天干,陳友諒成了第二個曹操,大敗而歸。陳友諒在撤退的途中,朱元璋一方亂箭齊發,一隻利箭從陳友諒的眼睛射穿頭顱,陳友諒當場斃命,其部下紛紛投奔朱元璋。朱元璋憑藉此戰,一躍成爲實力最強的梟雄,此後5年,朱元璋滅張士誠、降方國珍,北伐元朝,無人能擋,建立巍巍明朝。

朱元璋從一位義軍的後起之秀,一躍變成明朝開國皇帝,其人生的轉折點就是鄱陽湖之戰。此戰勝利之後,朱元璋在中原地區再無敵手,此後吞併張士誠、方國珍等人就成了時間問題。所以說,朱元璋能夠建立大明朝,和郭興的“用火攻”三個字有直接關係。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封郭興爲鞏昌侯。郭氏一族成爲明朝最富貴的家族之一,郭興、郭英(郭興弟)、郭寧妃(郭興妹),都是朱元璋身邊的紅人,郭興也成爲了明朝初年的絕對的功臣。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