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釋之擔任謁者僕射期間,爲什麼組着漢文帝對一名小吏的提拔?

張釋之擔任謁者僕射期間,爲什麼組着漢文帝對一名小吏的提拔?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張釋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張釋之是西漢文帝時人,他以秉公執法、直言進諫而千古留名。在他擔任謁者僕射(官名,謁者的長官,屬郎中令,秩爲比千石。主要負責朝廷禮儀與傳達使命。)期間,曾阻止文帝對一位業務精熟小吏的提拔重用,這是爲什麼呢?

〈一〉

有一天,張釋之跟隨文帝巡遊至上林苑虎圈,文帝即興問上林尉:“苑中有多少老虎?其中雄雌各多少?今年下了多少幼崽?……”一連問了十幾個問題,上林尉左顧右盼、莫之能對。

這時,虎圈嗇夫,一個在虎圈幹雜役的小吏站出來了,詳細地回答了文帝的問題。文帝又問了一些細節,嗇夫對答如流,速度之快就像照鏡子,身體到鏡前,身影就在鏡中出現。

文帝很有感觸地說道:“任事者不應該這樣嗎?這個上林尉靠不住!”馬上讓張釋之傳達詔令任命嗇夫爲上林令。

張釋之沒有執行皇帝的詔令,而是問文帝:“陛下覺得絳侯周勃是一個怎樣的人?”文帝答道:“長者。”張釋之又問:“那東陽侯張相如呢?”文帝還是回答:“長者。”

張釋之於是說道:“絳侯周勃和東陽侯張相如爲長者,但兩個人都不善言談,哪像這個嗇夫伶牙俐齒、喋喋不休?當年秦朝選用舞文弄法的官吏,他們以辦事迅急、督察苛刻爲目標,這樣徒有官樣文書的表現形式,而沒有憐憫同情的實質。因爲這個原因,秦朝皇帝聽不到不利於國家的逆耳忠言,國勢日衰,以致二世亡國。現在陛下以嗇夫伶牙俐齒就越級提拔他,我害怕天下之人紛紛效仿,爭相施口舌之能而不求實際。所以,陛下提拔任用官吏不可不明察啊!”

文帝聽後稱善,最終沒有提拔這位嗇夫。

張釋之擔任謁者僕射期間,爲什麼組着漢文帝對一名小吏的提拔?

〈二〉

這樣一位口齒伶俐、精通業務的人才,文帝提拔重用不是很正常嗎?爲何張釋之要勸諫反對?

觀點一:張釋之是一個投機鑽營之人,爲了自己上位,打算在皇帝面前逞口舌之能而獲得提拔。

張釋之頗有才華,卻10年坐冷板凳。這次多虧貴人相助,推薦他到領導面前充當謁者(傳令官),與皇帝一番對答交流,直接提拔爲傳令隊隊長(謁者僕射)。其實是他自己嚐到了“喋喋利口”的甜頭,不放過每一次發揮口才的機會,抓準了漢文帝性格溫和、樂於納諫的特點,通過否定皇帝的想法、凸顯自己的超凡脫俗,進一步獲得提拔重用。

觀點二:官場潛規則,保護上林尉,打壓虎圈嗇夫。

爲什麼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管理員(上林尉),卻能夠當上這個職位呢?不妨猜想一下,這個管理員的職位,也如同張釋之一樣,是買來的。能夠買官的人,必定是家中有錢,或者有勢的人。張釋之之所以爲他說話,是否是不願意得罪他背後的錢與勢力呢?非常有可能。也正是由於這種不透明的官場晉升規矩,使得辦實事的人反而遭受到埋沒,而有錢有背景的人,反而能夠得到重用,這是非常危險的。而作爲能夠一錘定音的漢文帝,在這件事情上也犯了錯,沒有堅持提升精通業務的人,反而埋沒了他。這也會對官場上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

要辨析上述觀點是否正確,我們首先要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一、上林尉是不是疏於業務?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爲上林尉並不是上林苑的最高領導,最高領導是上林令,他是分管上林苑安全保衛工作的副職,對於禽獸簿相關情況不甚瞭解,回答不上來文帝的提問,是很正常的。這不是上林尉疏於業務,因爲這些問題本來就應該由虎圈嗇夫這位具體負責人來回答,而不應該由上林尉來回答。這就好比我們去一個單位辦事,不去找業務辦理員,而非要讓保安來辦理業務。

可能有人還要說,上林尉好歹是上林苑的領導之一,你總該瞭解單位的一些基本情況,一問三不知,可見根本沒好好工作。

這樣說也很可能冤枉上林尉,因爲上林苑絕不是一個員工十餘人、圈養動物百餘隻的動物園,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部門,管轄範圍之廣、管理事務之多、管理人員之衆,遠超一般人的認知。徐衛民《西漢上林苑的幾個問題》,對此有較爲詳細的介紹,在此不再贅述。因此我認爲,如果文帝所問問題過於瑣碎細小,就不能責怪上林尉回答不上來。

張釋之擔任謁者僕射期間,爲什麼組着漢文帝對一名小吏的提拔? 第2張

二、上林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張釋之在勸諫文帝的時候,先問周勃、張相如是怎樣的人,我們有理由相信,上林尉應該和周勃是一類人,而且周勃就有過和上林尉相似的遭遇。

在一次朝會上,漢文帝問周勃:“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周勃不知。文帝又問:“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周勃還是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

周勃回答不上來這些問題,就不能說他疏於政務,因爲丞相負責的是大政方針,而不是這些具體之事。這些工作各有負責的人,決獄由廷尉負責,錢穀由治粟內史負責。皇帝要了解相關情況,應該去問各主管之人,而不應該問丞相。

我猜測,上林尉應該和周勃一樣,是一位武職人員,雖然沒有多少文化,卻是一位忠厚長者。回答禽獸簿事宜正是上林尉之短處,文帝只看到他的短處,而未看見他的長處,因爲某個方面的不足而全盤否定他,是對他的不公平。

三、文帝提拔重用虎圈嗇夫符合官員任用制度嗎?

這一點很顯然,不符合常規制度。虎圈嗇夫是秩祿百石左右的小吏,在西漢初期,“官”“吏”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吏員會定期接受考覈,考覈優秀則有機會由低級吏員提拔爲高級吏員,但身份依然是“吏”。由“吏”轉爲“官”則改變了身份,絕對是華麗轉身。由“吏”爲“官”已經屬於破格提拔,而由吏一下子成爲秩六百石的中級官員,更是少之又少,屬於超常規的提拔重用。

四、張釋之是投機鑽營、心胸狹窄之人嗎?

應該不是吧!張釋之任謁者僕射是袁盎推薦的,袁盎可是一位無論朝廷官員,還是江湖遊俠都爭相結交的無雙國士(“無雙國士”是易中天先生對袁盎的評語),他會推薦一位品德有問題的人?

他捐官出仕爲騎郎,花錢買官,爲今人所詬病,但在當時是完全符合國家法令的正途。他擔任騎郎十年未得升遷,從這也可以看出,他不是投機鑽營之人。張釋之後來任廷尉,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當時就備受讚譽,後世更是推崇有加。這樣一位萬世稱頌的直臣,我們不能沒有事實依據,僅憑主觀臆斷就認定他爲投機鑽營、心胸狹窄之人。

張釋之擔任謁者僕射期間,爲什麼組着漢文帝對一名小吏的提拔? 第3張

〈三〉

討論完上述幾個問題,我們再來分析,張釋之爲什麼要勸止文帝對虎圈嗇夫的提拔重用。

(一)重用虎圈嗇夫不合乎當時的社會背景

西漢初年奉行清靜無爲的治國理念,曹參爲齊相時,就挑選一些質樸而不善文辭的厚道人爲丞相的屬官,而對官吏中那些言語文字苛求細微末節,想一味追求聲譽的人,就斥退攆走他們。

參代何爲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爲丞相史。吏之言文深刻,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

張釋之認同清靜無爲的治國理念,也覺得曹參的做法是正確的,所以不同意文帝重用伶牙俐齒的虎圈嗇夫。如何重用了他,就會使人人爭相效仿,從而動搖百官對目前施政治理的認同。

(二)張釋之是一個嚴格按制度辦事的人。

他任公車令時,敢於阻止太子和樑王乘車入朝,因爲有“過司馬門不下車爲不敬”的制度;他任廷尉時,堅持“輕判”驚擾御駕之人,因爲“冒犯車駕,罰金四兩”是法律規定。同樣,他阻止文帝對虎圈嗇夫的重用,是因爲這樣不符合官吏任用制度。一是沒有進行全面綜合考覈,只因爲非常迅急地回答了皇帝的提問就立馬任用,不合制度;二是不經過少府(上林苑的主管官員)舉薦,而由皇帝直接任用,不合程序;三是由虎圈嗇夫成爲上林令,由小吏一躍成爲中級官員,提拔幅度過大;四是由上林尉的下屬,一下子成爲上林尉的頂頭上司,會極大地打擊包括上林尉在內的上林苑諸多官吏的積極性。

總之,張釋之勸阻文帝對虎圈嗇夫的破格提拔,是基於理性的思考,這不僅彰顯他敢於直言、忠於國事的精神,也展現了漢文帝寬厚容人、善於納諫的長者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