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在面對曹操時,劉琮與孫權的態度有何不一樣?

在面對曹操時,劉琮與孫權的態度有何不一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史稱赤壁之戰。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公元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後班師回朝,爲了儘快統一天下,曹操趁着軍威正盛,打算出兵平定南方。七月,曹操揮師南下,開始南征。當時劉表已經在荊州病逝,在蔡瑁、張允等人的擁護下,劉表的次子劉琮繼位爲荊州牧。面對曹操的大軍壓境,荊州本土士族選擇了投降曹操,他們向劉琮勸諫,稱曹操手握天子,劉琮以臣子的身份去抗擊天子是對國家的叛逆,加上此時劉琮剛剛接手荊州,就要去抵禦朝廷大軍,荊州定然會陷入混亂,而即便依靠劉備抵禦曹操,劉琮也不見得會成功,畢竟當年劉備就是被曹操趕來的荊州,劉琮的實力不如劉備,因此即便投入荊州的全部力量也不能自保,劉琮聽從了他們的勸說,於是在曹操到達新野時出城投降了曹操,曹操接受了劉琮的投降,繼續進軍。

在面對曹操時,劉琮與孫權的態度有何不一樣?

在劉琮投降曹操後,劉備被曹操驅趕到了江夏,幾乎喪命,而涼州最大的諸侯馬騰率領族人到了鄴城做了實際上的人質,曹操不用對雍涼區域太過擔心,益州的劉璋已經多次向曹操示好,甚至派使臣來進諫曹操,曹操不擔心劉璋能有什麼舉動,此時僅江東孫權的態度模擬兩可,如果孫權能臣服於曹操,那曹操就能實現天下統一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曹操寫下一份書信給孫權,希望孫權能投降於他。當時孫權手下的大部分屬臣也希望孫權能投降曹操。畢竟孫權僅佔據江東六郡,論實力還不如此前佔據了荊州的劉琮,而劉琮在出城投降曹操之後,同樣被封爲一州刺史,更被封列侯,可見投降後的待遇並不差。但孫權並沒有被曹操的聲勢所嚇倒,雖然他一直猶豫不決,但在諸葛亮、魯肅與周瑜的勸說下,孫權最終決定與劉備聯手抵抗曹操。面對曹操大軍壓境,爲何劉琮出城投降,孫權卻出兵抵抗?

事實上,劉琮與孫權的選擇不同,完全是因爲三觀不一樣。雖然劉琮佔據軍事重鎮荊州,坐擁四方十數萬兵力,但對於劉琮來說,或許失去了眼前的一切也沒什麼,只要以後能過得好就可以了,畢竟他胸中沒有什麼大志。而孫權不一樣,他認爲自己已經有的一點都不能失去,不僅如此,他還要更多。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孫權如果就這麼投降了確實沒什麼問題,畢竟曹操對投降的諸侯一向很好,比如宛城的張繡,比如漢中的張魯,畢竟曹操的志向是統一天下,爲了彰顯自己的寬容,曹操定然不會在表面上虧待孫權。

在面對曹操時,劉琮與孫權的態度有何不一樣? 第2張

但曹操對孫權再好,他也不會讓孫權做皇帝和讓孫權繼續坐鎮江東,分裂他的政權。正因如此,張魯投降曹操後,曹操將他和家屬帶回鄴城,劉琮投降曹操後,曹操讓劉琮做了青州刺史,而非繼續呆在荊州做荊州牧。

孫權之所以不會投降曹操,是因爲他知道自己一旦投降了曹操,手中的權勢就沒有了,或許他的餘生可以享盡榮華富貴,可以衣食無憂,可以身居高位,但他永遠沒辦法手握兵權,掌控實權,這對於孫權來說是不可以接受的。畢竟江東六郡是他的父親孫堅以及他的長兄孫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基業,這份基業不能就此毀在他的手中。因此孫權聽了魯肅的勸,這才下定決定聯合劉備,抵抗曹操。

筆者認爲,孫權面對大軍壓境時的反抗,是因爲孫權本身不願意依附於曹操,就此沉淪,而劉琮則只想着自己有好日子過,正因爲三觀不同,兩人的選擇纔會不一樣。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