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施琅到底是怎樣的人呢?他是如何收復臺灣的?

歷史上的施琅到底是怎樣的人呢?他是如何收復臺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號“康熙”。蒙古人稱爲恩赫阿木古朗汗; 西藏方面尊稱爲“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生母爲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七月,李光地爲父守孝期滿,重返京城,康熙喜出望外。有清一朝,康熙器重的漢臣有很多,但最寵信的漢臣,還是李光地。

正常情況下,守制回京的大臣,都要先到吏部報到,然後等吏部重新安排職位。康熙卻一反常態,他立即下旨,讓李光地不必在吏部侯缺,直接任內閣學士,第二天就入宮上任。

不久後,福建總督姚啓聖八百里加急送來消息,說臺灣鄭經病逝。康熙大喜,急召李光地商議。也許是得到康熙的暗示,第二天早朝,李光地率先發言,《清史稿·李光地傳》雲:

(李光地)言:“鄭經已死,子克塽幼弱,部下爭權,宜急取之。”且舉內大臣施琅習海上形勢,知兵,可重任。

李光地不僅勸康熙趁機收復臺灣,還向康熙舉薦一個人,此人就是施琅。

沒想到,李光地此言一出,滿朝譁然,大家雖然贊同出兵收復臺灣,但卻不贊同李光地舉薦施琅。

清朝權臣、保和殿大學士索額圖素來和李光地交好,但聽見李光地要舉薦施琅時,索額圖火冒三丈,他對康熙說:“施琅此人,三次易主,反覆無常,萬萬不可重用!”

其他人紛紛附和索額圖之言,不料,康熙最終還是聽了李光地的建議,下旨:

授琅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諭相機進取。(出自《清史稿·施琅傳》)

要知道,就在康熙決定收復臺灣的那一年,清朝剛剛平定了三藩之亂,三藩之亂的罪魁禍首吳三桂,就是一個擅長背叛、反覆無常的人。但是,在這種背景下,康熙仍然堅持用“三易其主”的施琅,可見康熙的魄力之大。

《史記·刺客列傳》中說: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康熙信任施琅,施琅果然沒有辜負康熙的期望,兩年後,他率領艦隊收復了臺灣,完成了清朝在東南地區的最後一塊拼圖。

施琅毫無疑問是英雄,但是,他又充滿爭議。因爲民族、區域不同,總有人喜歡把施琅和吳三桂畫等號。例如,臺灣著名史學家連橫就認爲施琅“本爲鄭氏部將,得罪歸清,遂籍滿人,以覆明社”。

那麼,歷史上的施琅,到底是怎樣的人呢?希望大家閱讀完本文,能夠理解放棄“仇恨”、保全“大義”之人的偉大。

一、施家有兒初長成

歷史上的施琅到底是怎樣的人呢?他是如何收復臺灣的?

明朝天啓元年,明熹宗朱由校登基不到一年,東林黨和閹黨已經水火不容,朝堂上烏煙瘴氣。在福建晉江,一位叫施大宣的鄉紳家裏,正在舉辦兒子的洗三禮。弄璋之喜,鄉親們紛紛前來祝賀,大家都說,這個嬰兒臉大額寬,是貴人之相,長大後必能封侯拜將。施大宣雖然不信這個,但有人誇自己的孩子,心裏還是美滋滋的。

洗三禮之後,施大宣爲兒子取名爲施琅。施琅成年後,取字“琢公”。

爲了培養兒子成才,在施琅3歲那年,父親就爲他請了西席先生,幾年下來,先生換了十幾個,施琅還是無心讀書。施大宣無奈,只得另闢蹊徑,送兒子去學習武藝和兵法。不料,施琅果然是武將之才,只用了五六年的功夫,就已經小有所成。當時,大海盜鄭芝龍被朝廷招安,幫明朝打擊海寇,施琅便投奔鄭芝龍,開啓了自己的從戎生涯。

施琅人高馬大,身手不凡,三五個普通士兵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在鄭芝龍的麾下,每逢作戰,施琅總是身先士卒,屢立戰功,不久便成了鄭芝龍的左先鋒。

施琅不僅得到了鄭芝龍的重用,還和鄭芝龍的長子鄭成功成爲好友。只是,施琅沒想到,多年後,鄭成功會成爲自己的殺父仇人。

也就是在鄭芝龍的麾下,施琅從一個毛頭小子,變成了一位優秀的軍事將領,前途一片輝煌。

施琅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他本以爲,只要自己敢打敢拼,驍勇善戰,總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朝堂上,讓父老鄉親都仰視自己。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不樂觀。因爲接下來,施琅遇到了兩大不幸。

二、亂世求存,三易其主

施琅遇到的兩大不幸是:

第一,明朝滅亡了;

第二,鄭芝龍投降了。

清軍入關後,南明弘光帝和隆武帝都對鄭芝龍寄予厚望,封鄭芝龍爲南安伯,希望鄭芝龍能率部在福建抵擋清軍。遺憾的是,南明王朝各派勢力相互爭鬥,在清軍的碾壓下潰不成軍,鄭芝龍權衡利弊,決定接受清朝的招降。

鄭芝龍投降的時候,和兒子鄭成功徹底鬧掰,但施琅卻被鄭芝龍裹挾,投降了順治帝。《清史稿·施琅傳》記載:

順治三年,師定福建,琅從芝龍降。

鄭芝龍投降清朝後,就被“押送”到了北京,而施琅則繼續跟隨清朝將領南征廣東,這期間,鄭成功以昔日好友的身份,多次招攬施琅,希望施琅反清復明,施琅不想再折騰,拒絕了鄭成功的招降。

沒想到的是,在粵閩交界處,施琅吃了一場敗仗,被鄭成功所俘。

《清史稿》記載的是“成功執琅,並縶其家屬”,也就是說,施琅是和家眷一同被鄭成功俘虜的。就這樣,施琅和鄭成功又走到了一起。

施琅和鄭成功是昔日鄭芝龍麾下的兩員悍將,如今強強聯手,本可做出一番成績。遺憾的是,一山不容二虎,施琅爲人耿直,做事也頗有主見,而鄭成功手裏的兵馬本就不多,想死死抓在自己手裏,所以,二人之間存在直接衝突。

例如,順治八年,鄭成功和施琅商量南下勤王,鄭成功希望走陸路,沿途靠劫掠維持給養。施琅則建議走水路,這樣更安全。最終,二人分歧太大,鄭成功獨斷專行,剝奪了施琅的兵權,讓施琅在廈門賦閒。

施琅回到廈門,正遇清軍襲擊,鄭成功留在廈門的兵馬不堪一擊,施琅帶領60多名親信和清軍展開肉搏,最終殺退清軍,還差點活捉了清軍主將。隨後,鄭成功從南方兵敗歸來,得知施琅立下大功,對施琅的能力更加忌憚。施琅見自己立功,鄭成功仍不給自己恢復官職,一怒之下,剃了光頭以示抗議,二人的關係降到了冰點。

順治九年,鄭成功麾下一名叫曾德的親信羞辱施琅,施琅一怒之下殺之,鄭成功大怒,派重兵將施琅全家抓獲,施琅在半路上僥倖逃脫。可是,鄭成功心狠,下令將施琅的父親和弟弟全部殺死。施琅悲痛欲絕,決定再度投奔清朝。

歷史上的施琅到底是怎樣的人呢?他是如何收復臺灣的? 第2張

施琅本爲明朝將領,先跟隨鄭芝龍投降清朝,後來又投奔鄭成功,最後再次降清。

很多人認爲,施琅三易其主,是不忠不義之舉,這也是施琅飽受爭議的地方。

但筆者認爲,縱觀施琅的一生,他每一次反叛,都是極爲被動的。他三易其主的背後,並不是爲了攀附榮華富貴,而是一種亂世求存的無奈之舉。好在施琅後來成爲了英雄,若施琅的生命到此結束,能理解他的人,或許很少很少。

三、負伍員之仇,無闔閭之君

春秋時期,伍子胥全家被楚平王冤殺,只有伍子胥一個人冒死逃到吳國。後來,伍子胥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帶兵攻打楚國,攻入楚都,掘開楚平王墓,鞭屍三百,報了父兄之仇。

和施琅相比,伍子胥是幸運的,同樣是父兄被殺,伍子胥遇到了吳王闔閭,所以他大仇得報。但施琅卻很壓抑,因爲他第二次投降清朝之後,遇到的是順治帝。順治帝給他的,是冷眼和嘲諷。

施琅第二次降清後,順治帝冷遇他4年,這4年裏,施琅的日子十分窘迫,他的妻子甚至要靠做女紅來維持家中生計。

直到順治十三年,順治派自己的堂兄濟度(舒爾哈齊之孫)爲定遠大將軍,出兵攻打廈門,考慮到施琅對廈門比較熟悉,於是派施琅爲同安副將,隨軍前往。三年後,施琅任同安總兵,他的情況有所好轉。

順治十八年,順治帝駕崩,8歲的康熙繼位。次年,鄭成功在臺灣去世,他的兒子鄭經襲延平王爵位。施琅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他上書請求康熙派兵收復臺灣。當時,康熙尚未親政,鰲拜等人認爲,臺灣孤懸海外,本就沒什麼價值,不願貿然出兵。清朝不願收臺灣,就意味着施琅無用武之地。此後數年,施琅雖然升任福建水軍提督,但仍然鬱郁不得志。

康熙七年,施琅又一次遭到打擊,這一次,施琅聽聞鄭經出海,建議出兵奇襲,康熙召施琅詢問具體對策,施琅回答:

“賊兵不滿數萬,戰船不過數百,錦智勇俱無。若先取澎湖以扼其吭,賊勢立絀;倘復負固,則重師泊臺灣港口,而別以奇兵分襲南路打狗港及北路文港海翁堀。賊分則力薄,合則勢蹙,臺灣計日可平。”

施琅的大致意思是,臺灣鄭經無勇無謀,如果清朝先攻佔澎湖,遏制他們和大陸之間的咽喉,再分兵從南北兩路狹窄處攻打,鄭經若分兵,兵力便回單薄,若合兵,便施展不開,這樣下去,鄭氏必敗。

施琅信誓旦旦,把戰爭細節都想好了,就等着康熙批准,他好大幹一場。很遺憾,康熙和大臣們商量,認爲施琅的方案太過冒進,最終“寢其奏”,沒有同意。

其實,從施琅提供的策略來看,他早已做好了收復臺灣的詳細方案。只是,此時康熙還沒做好準備。

需要說明的是,15年後,康熙命施琅攻打臺灣,施琅用的還是上述策略。

康熙不僅拒絕了施琅的建議,還撤掉了施琅福建水師提督,《清史稿·施琅傳》記載:

因裁水師提督,授琅內大臣,隸鑲黃旗漢軍。

康熙把施琅調到京城擔任內大臣,施琅是一個武將,讓他遠離戰場,意味着他更加發揮不出自己的價值。

隨後,三藩之亂爆發,施琅沒有得到任何派遣,在京城待了8年,眼看着戰爭結束,卻毫無用武之地。

從順治九年投降清朝,到康熙二十一年李光地舉薦他收復臺灣,施琅在清朝壓抑了30年。人生能有幾個30年?施琅在清朝的經歷,用“懷才不遇”是形容不了的,因爲他心中有抱負、有仇恨,他一定要收復臺灣。

四、冒波濤之險,捍民族大義

康熙用了8年的時間來平定三藩之亂,三藩之亂結束後,康熙也從一個弱冠天子變成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康熙二十一年,鄭經去世,臺灣陷入激烈的內訌之中,康熙瞅準時機,決定收復臺灣。在李光地的推薦下,施琅終於有了大展宏圖的機會。《清史稿·施琅傳》記載:

因薦琅習海上事,上覆授琅福建水師提督。

歷史上的施琅到底是怎樣的人呢?他是如何收復臺灣的? 第3張

起初,康熙命福建總督姚啓聖、福建巡撫吳興祚、福建水師提督施琅三人聯合攻臺。但三人的意見分歧很大,大學士明珠認爲,這樣大的戰爭,應該由一個人來指揮,否則政不出一處,會事倍功半。康熙覺得明珠所言有理,決定在上述三人中選一個人來獨自統兵進剿。

大家都認爲康熙會選擇姚啓聖,畢竟姚啓聖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沒想到,康熙最終選擇了施琅。康熙選施琅,不僅僅是因爲李光地,而是因爲有其他兩個原因:

第一,施琅本就是從明鄭集團過來的,他對敵人比較瞭解,而且,施琅又是一員猛將,水戰經驗比姚啓聖豐富得多。

第二,施琅和鄭氏有私仇,沒有人比施琅更希望能攻破臺灣。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初六,康熙命福建總督姚啓聖負責後勤支援,命施琅獨自統兵作戰。施琅沒有選擇在冬天貿然出擊,而是帶着兩萬多名水軍將士在海面上刻苦操練。到了第二年夏天(五月二十三日),施琅帶領300艘軍艦、兩萬水師正式進攻澎湖。《清史稿》記載:

琅治軍嚴整,通陣法。尤善水戰,諳海中風候。

施琅治軍嚴格,精通陣法。尤其擅長水戰,而且,他熟知海上的氣候。

施琅即將出戰的時候,李光地勸他:“大家都說夏天南風太大,不利於出戰,你還是等到冬天再出兵吧!”

施琅卻說:“冬天北風太急,雖然利於我們攻臺,但如果一舉無法攻克,我們就回不來了。夏天雖然是南風,但風力不大,我可以在海面上擺開陣勢,七日之內,必然攻克澎湖。”

李光地聽完,滿臉疑惑。7日後,施琅在澎湖大勝劉國軒,臺灣的明鄭王朝損失戰艦190多艘,傷亡兩萬餘人,元氣大傷。

《清史稿》載:

克塽大驚,遣使詣軍前乞降。

劉國軒兵敗,鄭克塽(鄭經之子)大驚失色,派人向施琅乞降,明鄭王朝宣告滅亡。

很多人認爲,施琅攻臺,是爲了報私仇。筆者認爲,施琅收復臺灣,有報私仇的動機,但是,歸根結底,他還是爲了民族大義。因爲,施琅在打敗劉國軒後的表現,證明了他的偉大。具體表現有三點:

第一,施琅打敗劉國軒後,鄭克塽的兵力已經不足以抵抗施琅。在鄭克塽提出要投降時,施琅的表現是“琅疏陳,上許之”,意思是,施琅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而是上疏問康熙的意見,康熙說可以接受投降,施琅便停戰了。若施琅想要報仇,他完全可以無視對方的乞降,直接派兵掩殺。但施琅沒有這麼做,他登島後,派人醫治受傷的俘虜,並且給他們分發衣服和糧食,可見施琅沒有“殺心”。

第二,施琅登島後,鄭克塽、劉國軒、馮錫範等人前來迎接,施琅並沒有羞辱他們。施琅除了代表康熙向他們提出投降的條件、收繳了延平王印璽後,和他們再沒有多餘的接觸。鄭克塽怕施琅會殺自己報仇,而施琅卻故意遠離鄭克塽,一個是害怕,一個是避嫌。

第三,施琅登島後,沒有損壞明鄭王朝的宮殿和陵寢,他讓手下的士兵們令行禁止,不可騷擾百姓。據《臺灣往事》記載,施琅還到曾經的老友、殺父仇人鄭成功廟祭拜了一番,這樣的胸襟,縱觀歷史,已是少有。

事實證明,施琅是一位維護國家統一的英雄,而不是一位只惦記着復仇的勇士。  海峽的波濤洶涌,施琅在返回大陸的途中,不知道有沒有向父親和弟弟訴說自己的苦衷:他曾經想報仇,但是,他不能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