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錯殺項羽跟鍾離眛對韓信來說有何影響?這是他最大的失誤

錯殺項羽跟鍾離眛對韓信來說有何影響?這是他最大的失誤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句話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的就是韓信。韓信對漢朝的功勞居功至偉,可是最後的結局令人唏噓。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文章。

韓信以悲劇收場,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縱觀當時局勢,與韓信錯殺二個人密切相關,其中一個是老上司,另一個是老朋友。殺掉這兩個人之後,韓信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由劉邦呂后宰割!

韓信錯殺之一:項羽

韓信第一個老上司是項梁,項梁敗死之後,韓信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郎中,於是項羽成了韓信第二個老上司。所謂郎中,大概就是近侍,“郎中,爲郎居中,則君之左右之人也”,韓信後來自己說在項羽身邊時“位不過執戟”,因此韓信應該是項羽的身邊侍衛。

錯殺項羽跟鍾離眛對韓信來說有何影響?這是他最大的失誤

由於項羽不重視韓信,“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於是韓信就投奔了劉邦,並最終受到重用,於是劉邦成爲韓信第三個老上司。

垓下之戰前,韓信一直沒有與項羽直接交戰,而是暗渡陳倉還定三秦、滅魏、滅趙、滅齊,其中在滅齊時,擊敗項羽手下大將龍且,算是韓信第一次與老上司的部隊作戰。

韓信滅齊後,佔據了膏腴之地齊國,已有實力與劉邦、項羽扳手腕。這時,韓信的選擇,將決定天下走勢,楚漢爭霸走到了十字路口。因此,項羽與劉邦都分別派人遊說韓信。

齊國平定之後,韓信上書劉邦:“齊國狡詐多變,南邊又與楚國相鄰,如不設立一個代理王來統治,局勢將不會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齊王,這樣對形勢有利。”說到底,韓信想被封爲齊王,向劉邦開出了條件。

此時,項羽正把劉邦緊緊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劉邦看了韓信上書內容,劉邦十分惱怒,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竟想自立爲王。需要說明的是,劉邦儘管打不過項羽,但擁有穩定的三秦基地,人力、物力較爲充足,而項羽儘管能打,但缺乏後方基地,因此楚漢實際只能打平手。

張良陳平非常冷靜,勸說劉邦立即封韓信爲齊王,善待韓信,如果拒絕,可能會將韓信推到項羽一邊。劉邦恍然大悟,反而更爲大氣,派張良去立韓信爲齊王,而不是代理齊王。韓信達成所願之後,隨即準備出兵攻打項羽。

齊國失利,龍且戰死,項羽非常恐慌。但這時楚漢正在僵持,因此項羽非常擔心韓信出兵打破平衡,於是派盱眙人武涉遊說韓信。

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爲厚交,爲之盡力用兵,終爲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參分天下王之?

武涉的邏輯大概是,如今項羽與劉邦的未來,全看韓信如果選擇,選擇劉邦則漢王勝,選擇項羽則楚王勝。更爲重要的是,武涉認爲韓信如今之所以安然無恙,是因爲項羽存在,一旦項羽滅亡,那麼韓信“終爲之所禽矣”、“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

可以說,對於韓信命運,武涉看得非常準,後來韓信結局果然如武涉所說。換一個角度看,如果韓信或兩不相幫,或幫項羽,可能都不會被殺。但可惜的是,韓信對劉邦非常感恩,“(劉邦)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誓不叛漢!

錯殺項羽跟鍾離眛對韓信來說有何影響?這是他最大的失誤 第2張

後來,齊人蒯通也勸說韓信,建議韓信兩不相幫,讓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但韓信不忍背叛劉邦,又自以爲功勞大,劉邦不會來奪取自己的齊國,於是沒有聽從蒯通的計謀。

公元前202年12月,韓信與項羽第一次正面交戰,也是最後一次交戰,最終項羽落敗烏江自刎。狡兔死、走狗烹,隨後發生的一切果然如武涉與蒯通所料。

韓信錯殺之二:鍾離眛

垓下之戰後,楚軍大敗,十萬軍隊被全殲,項羽逃至東城自刎而死。劉邦於是還至定陶,馳入韓信軍中,突然收奪了他的兵權,後改封韓信爲楚王,都下邳(江蘇邳縣東)。

劉邦改封韓信爲楚王,已經透露出劉邦對韓信不放心,目的至少有三個:一是齊地遠比楚地富裕,手工業發達,不能讓韓信坐擁齊地,二是齊地相對偏遠難以控制,下邳就在劉邦老家附近,韓信缺少基礎,三是韓信在齊地有威望,已經經營了一段時間,換成楚地之後,韓信又要重新開始,這就給了劉邦佈局時間。

果不其然,幾個月之後,劉邦機會就來了,對韓信動手了。

項羽烏江自刎之後,手下將士一鬨而散,其中一個叫鍾離眛的大將,因素來與韓信關係很好,就投奔了韓信。但劉邦記恨鍾離眛,聽說他在楚國,就下令楚王韓信逮捕他,韓信並未理會。當然,劉邦不知道鍾離眛在韓信手下,而是以爲鍾離眛在楚地。

鍾離眛是連雲港人,項羽手下將領,後來遭項羽猜忌,在垓下之戰時逃離楚軍。韓信在項羽手下爲郎中時,可能兩人在那時結下了交情。

公元前201年10月,陰謀突然出現了,有人告發韓信謀反。劉邦採用陳平之計,宣稱外出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

劉邦將到楚地之時,《史記》記載比較有趣,韓信準備起兵謀反,但又自認無罪;想去拜見劉邦,但又害怕被抓,描述的比較矛盾,但實際真相大家都能分析得出,韓信不可能在這時造反,只是害怕劉邦除掉自己。這時,有人勸說韓信:“皇帝痛恨鍾離眛,如果斬了鍾離眛,皇帝必然大喜,你就安然無恙了”。

韓信非常可愛,就喊來鍾離眛,與他商量這件事。說到底,韓信已經心動,想殺鍾離眛,卻又不願揹負罵名,其實就是逼着鍾離眛自殺。

錯殺項羽跟鍾離眛對韓信來說有何影響?這是他最大的失誤 第3張

鍾離眛直言:“漢所以不擊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漢,吾今日死,公亦隨手亡矣。”乃罵信曰: “公非長者!”卒自剄。

鍾離眛認爲,劉邦之所以不直接攻打楚地,就是因爲我在這裏,如果想逮捕我去討好劉邦,那麼我今日死,隨後亡的定是你韓信。看來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於是自刎而死。

果不其然,韓信帶着鍾離眛的首級去陳地拜見劉邦,剛見到劉邦,就被捆綁起來,放在隨從皇帝后面的副車上。韓信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就給韓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陽,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他爲淮陰侯。

脫毛的鳳凰不如雞,沒了兵權的將軍不如大頭兵。降級爲淮陰侯的韓信,至此之後只能任由劉邦揉捏,最終在公元前196年被呂后、蕭何輕鬆殺死。

如果韓信力保鍾離眛,即便去見了劉邦,估計劉邦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爲一旦對韓信動手,鍾離眛就可能在楚地領導起兵。而當時天下初定,諸侯林立,逼反楚地的後果太嚴重,很可能導致連鎖反應。可惜的是,韓信逼迫鍾離眛自殺,讓劉邦對楚地沒了後顧之憂。

總得來說,韓信政治情商太低,對劉邦過於信任,落到身首異處的下場,可謂咎由自取。劉邦聽聞韓信被殺之後,“且喜且憐之”,或許還有一絲愧疚吧,畢竟韓信對劉邦幾乎是一片真心,但劉邦對韓信卻陰謀詭計迭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