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最喜歡的孫子,綿德最後什麼結局?

乾隆最喜歡的孫子,綿德最後什麼結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乾隆最喜愛的孫子是誰?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乾隆十三年,皇長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因在孝賢純皇后祭禮不懂禮數,被乾隆斥責不合體統,更是暗示取消二人繼位資格。身爲皇長子,這件事對永璜的打擊很大,於是兩年後,他便鬱鬱而終,年僅23歲。

直到永璜去世,乾隆才意識到,當初對兒子的斥責過於嚴厲了,所以他追封永璜爲定安親王。乾隆三十七年,永璜長子綿德降級襲爵,爲多羅定郡王。一開始,這個綿德就是乾隆最喜愛的孫子。

皇長孫綿德

綿德的生母,是永璜嫡福晉伊拉里氏,所以他是永璜嫡長子。都知道乾隆尤其重視嫡子,一心想立嫡子爲儲君,雖然永璜並非嫡出,但他的嫡長子,卻仍然受到乾隆過多的關心。

綿德的兩任福晉,都是祖父乾隆親自挑選的。第一任博爾濟吉特氏,是固倫和敬公主與額駙科爾沁親王色布騰巴勒珠爾的長女,而固倫和敬公主可是孝賢純皇后所生的嫡女。也就是說,乾隆的長外孫女,嫁給了他的皇長孫。

只可惜這位福晉成親沒多久便病逝了,於是乾隆又爲綿德挑選了繼福晉。繼福晉伊爾根覺羅氏,是和碩額駙福僧格的女兒,生母是怡親王胤祥的嫡長女,出身同樣高貴。由此可見,乾隆對這位皇長孫寄予厚望。

然而在乾隆四十一年,綿德卻因結黨營私,被削除爵位,乾隆這次算是徹底對皇長孫失望了。綿德被處置後,他的弟弟綿恩襲爵。這時候,乾隆才發現,原來他一直忽略了綿恩這位皇次孫。

皇次孫綿恩

其實比較起來,綿恩比哥哥綿德更加出衆,他文武雙全,做事謹小慎微。早在他8歲那年,就因箭術出衆得到乾隆賞賜的黃馬褂,他是乾隆朝第一個,也是年紀最小得到賞賜黃馬褂的皇孫。史料記載:

“一日至張三營行宮,上坐較射,皇子皇孫以次射。皇次孫綿恩方八歲,亦以小弓箭一發中的,再發再中。上大喜,諭令再中一矢賞黃馬褂。果又中一矢,輒收弓跪而不言。上大笑,趣以黃馬褂衣之。倉促間不得小褂,則以大者裹之,抱而去。”

只是一開始,乾隆過於關注長孫綿德,就忽略了更爲優秀的次孫綿恩。直到綿德遭到懲治,乾隆才發現綿恩這位“寶藏皇孫”。

綿恩的生母是永璜的側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也就是說,他是庶出,這也是一開始得不到乾隆過多關注的原因。有綿德這位嫡長子在,綿恩所得到的一切,都只能降低一個檔次。

不過綿恩卻憑藉自己的能力,在乾隆朝一步步闖出來,不僅自己成爲親王,還成就三代親王榮光。

乾隆最喜歡的孫子,綿德最後什麼結局?

綿字輩第一位親王

乾隆自從發現綿恩這位“寶藏皇孫”,就喜愛得不得了,在綿恩20歲便讓他統領火器營。此後,綿恩光是在乾隆朝,就先後擔任過都統、步軍統領、閱兵大臣、宗人府左右宗正,管理過嚮導處、健銳營、虎槍營、圓明園八旗、內務府三旗、兩翼宗學、欽天監算學事務。

綿恩之所以如此受祖父器重,除了自身能力出衆外,還與他處事謹慎有關。當初綿德失寵,就是因爲與朝臣走得太近,結黨營私一向是皇帝最爲忌諱的。綿恩吸取哥哥的教訓,在處理好差事的同時,與大臣保持良好的關係,卻又不會走得太近,因此獲得乾隆及朝臣的一致肯定。

出於對綿恩的放心,乾隆總是對其委以重任,綿恩也從不讓祖父失望。綿恩越是出衆,乾隆就越是開心,因爲這說明他眼光獨到,沒有看錯人。

乾隆最喜歡的孫子,綿德最後什麼結局? 第2張

乾隆五十八年,乾隆頒佈上諭:

“定郡王綿恩爲皇長子永璜之子,綿恩於現在諸皇孫中年又最長。自派管旗營諸務以來,謹慎妥協,甚爲得力,著加恩晉封親王。綿恩當益思勤勉,倍矢虔恭,以期仰承恩眷。”

就這樣,綿恩被晉封爲親王,他是最早晉封親王爵位的綿字輩皇孫。當時有朝鮮使臣來訪,都認爲大清的繼承人,將會在皇十五子永琰、皇次孫綿恩之間產生,甚至是綿恩的可能性更大。

其實乾隆曾經就表過態,說不會直接傳位給皇孫,不過《李朝實錄》既然有這樣的相關記載,就說明當時乾隆的確很是器重綿恩。要知道,綿恩被封爲親王的時候,乾隆自己的兒子中,都還有沒封親王的。

成就三代親王榮耀

嘉慶即位後,對綿恩這位“大”侄子也是倍加重用。此時綿德已經去世,綿恩的確是綿字輩最爲年長的,甚至比叔叔嘉慶帝還要大14歲。因此稱呼他爲嘉慶的“大”侄子,可是一點沒錯。

嘉慶八年,差役陳德因失業一時憤懣,衝到神武門去行刺皇帝,當時正在旁邊的綿恩第一個衝出來護駕。事後嘉慶十分感動,便賞賜綿恩御用補褂,還加封其子奕紹爲貝子。

綿恩在嘉慶一朝,先後擔任過玉牒館副總裁、武備院卿、內大臣、御前大臣、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還管理過善撲營、御槍處、武英殿御書處。

嘉慶駕崩後,他的嫡長子綿寧繼承皇位,即道光帝。道光對綿恩這位堂兄也十分尊敬,授宗人府宗令。道光二年,綿恩壽終正寢,享年76歲,諡號“恭”。他的兒子奕紹此前已是貝勒,在百日孝滿後,“仍著承襲親王”。

道光十六年,奕紹去世,享年61歲,諡號“端”。他的兒子載銓襲封定郡王,咸豐即位後加封爲親王,載銓60歲去世,諡號“敏”。

綿恩作爲庶子,一開始並不起眼,大哥綿德被處置,讓他得以被祖父乾隆發現,這有一定運氣成分存在。但綿恩憑藉自己的能力,最終成就三代親王的榮耀。可見綿恩除了自身能力強之外,在教育子孫方面,也十分優秀。

綿恩父親永璜鬱鬱而終,乾隆出於對長子的愧疚,追封永璜爲親王。算起來,永璜一脈就出了四位親王,可謂是清朝非鐵帽子王之最。雖然永璜鬱鬱而終,但如果他泉下有知,知道有這麼爭氣的子孫,也算是可以安息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