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訓簡介:唐朝衆多宰相之一,右僕射李逢吉從子

李訓簡介:唐朝衆多宰相之一,右僕射李逢吉從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後便締造了全盛的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全盛。天寶末年,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安史之亂後接連出現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現象,國力漸衰。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李訓(?-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訓,後改名訓,字子垂,祖籍隴西,唐朝宰相,右僕射李逢吉從子。

李訓出身於隴西李氏姑臧房,進士及第,早年曾入河陽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得還。後投奔鄭注,得到大宦官王守澄的推薦,被引入禁中,爲唐文宗講解《周易》,歷任四門助教、國子監博士、侍講學士、兵部郎中

太和九年(835年),李訓拜相,擔任禮部侍郎、同平章事,謀劃誅殺宦官,並策劃甘露之變。結果行動失敗,引起宦官反撲,李訓在逃出長安後被捕,押送京師途中被士兵斬首,死後首級被宦官送往太廟。

李訓簡介:唐朝衆多宰相之一,右僕射李逢吉從子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李訓年輕時考中進士,補任太學助教,後被闢爲河陽節度使幕僚。他形貌魁梧,善於辯論,但好說大話,自以爲是,因陰險善謀深受叔父李逢吉信任,與張又新﹑李續等人並稱“八關十六子”。

寶曆元年(825年),石州刺史武昭被罷爲袁王府長史,並對宰相產生怨恨之情。當時,宰相李程與李逢吉不和,李程族人李仍叔故意激怒武昭,稱李程曾欲授其官職,但被李逢吉所阻。武昭醉後,向左金吾兵曹茅匯狂言,稱要刺殺李逢吉,結果被人告發。李訓便脅迫茅匯,讓他誣陷李程與武昭合謀,茅匯不肯。不久,武昭被杖殺,李訓也被流放象州。

深受帝寵

寶曆二年(826年),唐文宗繼位,大赦天下。李訓遇赦北歸,後因母親去世,留居東都洛陽。當時,鄭注得到大宦官王守澄的寵遇,李訓嘆息道:“當權者盡皆齷齪,我聽說鄭注重視士人,又有宦官相助,可以共事。”他便前去求見鄭注,二人相處甚歡。

太和七年(833年),東都留守李逢吉將價值數百萬的金帛珠寶交付李訓,讓他去長安賄賂鄭注,希望能幫助自己再次成爲宰相。鄭注大喜,將李訓引薦給王守澄。王守澄便以鄭注善於煉藥、李訓善講《周易》爲由,將他們引薦給唐文宗。當時,李訓正在服喪,便改換民服,號稱王山人,與鄭注進入禁中。

太和八年(834年),李訓除服,補任四門助教,獲賜緋衣、魚袋。同年十月,唐文宗又改任李訓爲國子監周易博士、翰林院侍講學士。給事中鄭肅、韓佽等人極力勸諫,認爲李訓是天下皆知的奸佞之徒,不宜留在皇帝左右。唐文宗不聽。

當時,宦官飛揚跋扈,弒殺唐憲宗的兇徒仍未受到懲治。唐文宗雖表面對宦官示以恩寵,內心卻已不堪忍受,想要誅除宦官,但深居內宮,難以對將相明言。此前曾與侍講宋申錫謀劃,因謀劃未妥,差點遭到反噬,使得宦官更加橫行。

李訓得寵後,揣知文宗心意,便在文宗面前指斥宦官擅政。唐文宗見李訓才辯縱橫,認爲可以與他共謀大事。同時,李訓、鄭注都是王守澄所引薦的,不會引起宦官的懷疑。唐文宗於是以實情相告,李訓、鄭注慨然應諾。他們爲唐文宗籌劃太平之策,認爲應首先誅除宦官,其次收復河湟失地,再清除河北藩鎮。

李訓、鄭注在宮內朝夕計議,密圖大計。唐文宗擔心引起宦官的猜疑,故意將六條《易經》義理詔示百官,表示自己只是以師友對待李訓,以此掩人耳目。而鄭注則大肆招權納賄。時人只知李訓二人倚仗宦官的權勢擅作威福,卻沒有察覺二人與文宗的密謀。

李訓簡介:唐朝衆多宰相之一,右僕射李逢吉從子 第2張

擔任宰相

太和九年(835年),李訓升任兵部郎中、知制誥,並充任翰林學士。九月,唐文宗擢升李訓爲禮部侍郎、同平章事,賜紫袍、金魚袋,讓他三日一入翰林院,講解《易經》。

李訓拜相後,便着手誅除宦官。襄陽監軍陳弘志此前曾弒殺憲宗,李訓將其召還,杖殺在青泥驛。不久,李訓以明升暗降之計,改任王守澄爲六軍十二衛觀軍容使,罷其禁軍兵權,又將他鴆殺。李訓、鄭注本是通過王守澄得到提拔,卻密謀將其誅殺。時人雖爲王守澄被殺而拍手稱快,同時也對李訓、鄭注的陰險狡詐非常厭惡。

此後,李訓更受寵信,每逢別殿奏對,同僚宰相都順從其意,宦官、禁軍遇見他都恭敬揖拜。當時,李訓門下雖多是趨炎附勢的狂怪險異之徒,卻也能啓用一些正直之士,利用他們的崇高聲望,來安定人心。時人也對李訓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實現國家太平。

李訓雖因鄭注引薦得以重用,但他拜相之後,與鄭注已成不兩立之勢。他以中外呼應爲名,任命鄭注爲鳳翔節度使。 鄭注出鎮時,曾與李訓約定:王守澄在滻水下葬時,由李訓奏令宦官中尉以下都去送葬,鄭注奏請以親兵護喪,到時命親兵以利斧砍殺宦官。但是,李訓爲爭奪功勞,卻私自改變計劃,決定提前發動。他任命親信郭行餘、王璠爲節度使,讓他們招募士卒,與金吾衛、御史臺、京兆府吏卒一同誅除宦官,並要將鄭注一併除去。

政變被殺

十一月二十一日,唐文宗到紫宸殿早朝。金吾將軍韓約奏稱金吾左仗院內石榴樹夜降甘露,並舞蹈拜賀,百官也相繼稱賀。李訓乘機勸唐文宗親自前往觀看。唐文宗到達含元殿,命宰相和中書門下官員先去查看。李訓回來後,對文宗道:“我們檢查過了,不象是真正的甘露。”唐文宗又命仇士良、魚弘志等宦官前去查看,而李訓則立即進行部署。這時,王璠、郭行餘所募士卒正在丹鳳門外待命,李訓便讓二鎮士卒入內。王璠軍聞訊而入,邠寧兵卻按兵未動。

仇士良等人來到左仗後,見韓約神色慌張,情態反常,心中生疑,又聽聞幕下有兵戈之聲,察覺有變,立即逃回含元殿,挾持文宗入內。李訓立即指揮金吾兵護駕,並懸重賞,金吾兵應聲而上。仇士良見形勢危急,決開殿後罘罳,抄近道入內。李訓攀住乘輦,死抓不放,一直拖到宣政門,被宦官郗志榮擊倒在地。唐文宗進入東上閣後,宦官關閉閣門,高呼萬歲,隨即派禁軍出擊,大肆殺戮。

李訓見事不可爲,脫下紫衣,換上綠袍,自稱遭貶,逃奔終南山,投奔僧人宗密。宗密欲藏匿李訓,被僧徒勸阻。李訓無奈,只得逃往鳳翔,結果在盩厔被擒獲,械送京師。李訓擔心自己被宦官折辱,對押送者道:“得我者能得重賞,你不如攜帶我的首級前行,免得被別人奪取。”押送者於是將李訓殺死。李訓逃走後,宰相王涯、賈餗、舒元輿也被逮捕下獄,遭到嚴刑拷打,被逼自誣謀反。

十一月二十三日,宦官將李訓的首級獻於太廟,又將王涯、賈餗、舒元輿腰斬於興安門外。事後,唐文宗頗悼念李訓,屢次對宰相李石、鄭覃稱讚其才。而宦官更加囂張,文宗難以制服,最終鬱鬱而終。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