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如何評價李昪?他在位期間有哪些爲政舉措與軼事典故?

後世如何評價李昪?他在位期間有哪些爲政舉措與軼事典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昪,即南唐烈祖,曾用名徐知誥,五代十國時期南唐開國皇帝,在位共7年。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李昪原姓李,後隨養父徐溫改名徐知誥,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吳權臣。天祚三年(937年),李昪稱帝,國號齊。升元三年(939年),又改國號爲唐,史稱南唐。他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變更舊法,又與吳越和解,保境安民,與民休息。然而因服用方士丹藥中毒,個性變得暴躁易怒。升元七年(943年)背上生瘡,不久病情惡化去世,諡光文肅武孝高皇帝,廟號烈祖,子李璟繼位。

爲政舉措

政治

李昪深知創業艱難,守成更爲不易,在治理國政上禮賢下士,尋求爲政之道,並能虛心接受。由於連年征戰,從 中原一帶流落江淮的難民很多,李昪對此積極妥善安置,實行輕徭薄賦政策,使南唐社會經濟得到很大發展,一躍成爲“十國”中的強者。

文體教育

李昪在青年時代就“以文藝自好”, 崇文重教,他的身邊不乏文人雅士,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事無白丁”。當政後非常重視徵集文獻圖集,他將從各地徵集的三千多捲圖書,收藏在他治理升州時設置的“建業書房”,爲南唐日後成爲“文獻之地”開了先河。

李昪對教育的重視也爲後世稱道,除在京師秦淮河畔設“ 國子監”,興辦太學、小學,培養國子博士和四門博士外,還在 廬山五老峯下 白鹿洞建置學館,號曰:“廬山國學”或“白鹿國”,以國學大師李善進爲白鹿洞主掌教,置學田,聚徒授業,從學者數百,著名詩人江爲、伍喬、劉洞等人曾在此求學。流風所及,應者衆多,境內各州縣亦爭相效仿,興辦官學施教,私家書院和村舍私學也蔚爲大觀,南唐成爲文化教育的重鎮。

後世如何評價李昪?他在位期間有哪些爲政舉措與軼事典故?

軼事典故

出生

相傳李昪家門前有顆梨樹,結一個果子,大如升,於是與鄰里一起剖開食之,有赤蛇在果實中,衆人大驚,蛇走李昪母親的牀榻下,李昪母親不久懷孕,生下李昪。

伶人救主

李昪曾宴請徐知詢(一說是大臣周本 ),以金鐘盛酒,向徐知詢勸酒,道:“希望弟弟你能活一千歲。”徐知詢懷疑酒中有毒,便倒出一半給李昪,道:“我願意和哥哥各享五百歲。”李昪當即變色,不肯飲酒,而徐知詢也捧酒不退,左右都不知所措。這時,伶人申漸高搶過兩杯酒喝下,又拿着酒杯離開。李昪暗中命人送解藥給申漸高,但爲時已晚。

後世如何評價李昪?他在位期間有哪些爲政舉措與軼事典故? 第2張

人物評價

陸游:帝生長兵間,知民厭亂。在位七年,兵不妄動,境內賴以休息。性節儉,常躡蒲履,用鐵盆盎。暑月,寢殿施青葛帷,左右宮婢裁數人,服飾樸陋。建國始,即金陵怡所爲宮,惟加鴟尾,設闌檻而已,終不改作。仁厚恭儉,務在養民,有古賢主之風焉。

吳任臣:烈祖煢煢一身,不階尺土,託名徐氏,遂霸江南。挾莒人滅鄫之謀,創化家爲國之事,凡其巧於曲成者,皆天也。然息兵以養民,得賢以闢土,蓋實有君德焉。東海鯉魚,兆雖有自,要豈得謂竟非人力也邪?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