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如何評價秦獻公?他登基後有哪些作爲與成就?

後世如何評價秦獻公?他登基後有哪些作爲與成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嬴師隰,即秦獻公,秦靈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第二十四任君主,在位約23年,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秦獻公早年流亡魏國,回國繼位後在秦國進行廢止人殉、編制戶籍、推廣縣制等改革,並且數次發動收復河西失地的戰爭。他爲了終止秦國繼續淪落的腳步,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爲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公元前362年,秦獻公逝世。

主要成就

廢除殉葬

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元年),秦獻公嬴師隰宣佈“止從死”,廢除秦國從秦武公以來實行三百多年的以活人殉葬制度,正式禁止人殉制度,從此才以法令的形式正式廢除殉葬制。

秦獻公嬴師隰廢除這項制度,從根本上來說,是爲避免青壯年勞動力被白白地殺死。此前,秦國的奴隸主貴族以殉葬人的數量和質量來顯示自己的身份,秦國每年都要殺死大量的青壯年奴隸。廢除以人殉葬,爲秦國存活大量的勞動力,對秦國的農業和工商業生產非常有利。作爲殉葬制度的變通措施,秦國的奴隸主貴族開始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秦國地多人少,秦獻公鼓勵多生,獎勵多生兒子的人。秦獻公嬴師隰還吸引周邊國家和部族的人到秦國種地、放牧,與本國人一視同仁,不許歧視這些外來戶。通過這些措施,秦國的人口數量明顯提高,原來的很多荒田得到開墾,爲其子秦孝公嬴渠樑任用商鞅變法強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後世如何評價秦獻公?他登基後有哪些作爲與成就?

編制戶籍

在奴隸社會裏,奴隸居在“野”,平民和奴隸主在“國”,兩部分人區分的十分明顯。隨着奴隸制的崩潰,要求按照階級變動的新情況,重新編制戶籍。公元前370年(嬴獻公趙師隰十年)將全國人口按五家爲一“伍”的單位編制起來,稱爲“戶籍相伍”。這一改革的意義在於:取消了國和野的界限,凡秦國統治下的人民一律被編入“伍”,實際上就是把奴隸的地位提升了,享受國民的待遇,這是具有積極的、進步的改革。

遷徙國都

公元前383年(秦獻公二年)將秦都城從雍城(今寶雞鳳翔南)遷至櫟陽(今西安閻良)。遷都的目的在於同東方的魏國作戰,當時,秦國內亂頻頻,臨近的魏國乘機奪取秦國河西(黃河與洛河之間)之地,氣勢咄咄逼人。秦都遠在關中西部的,對魏作戰指揮鞭長莫及。櫟陽是“東通三晉,北卻戎翟,亦多大賈”的 要地,秦獻公嬴師隰遷都於此,主要是軍事方面的需要。

公元前364年(二十一年)秦與魏戰於石門,“斬首6萬,天子賀以黼黻”;公元前362年(秦獻公嬴師隰二十三年)秦與魏戰於少樑(陝西澄城南),虜魏將公孫痤。秦獻公嬴師隰建都櫟陽,以改革和戰爭初步改變了秦國被動挨打的局面,爲秦國東進與列國爭雄奠定了基礎。

後世如何評價秦獻公?他登基後有哪些作爲與成就? 第2張

人物評價

司馬遷《史記》:“秦起襄公,章於文、繆,獻、孝之後,稍以蠶食六國,百有餘載,至始皇乃能並冠帶之倫。”

司馬光《資治通鑑》: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趙之故地,修繆公任好之政令。

軼事典故

賞罰分明

秦獻公登基後要重賞有功人員。他很感激菌改,想多多地賞賜他;同時又很怨恨右主然,想重重地處罰他。大臣監突瞭解到秦獻公的打算後,便進諫道:“國君這樣做不行。秦公子流亡在外的很多。如果您這樣做了的話,那麼大臣們就會爭先恐後地把流亡在外的公子放進國來。這對您是很不利的。”秦獻公想了想,認爲監突的意見確實非常有道理。於是他下令赦免了右主然,而賜給菌改以官大夫的爵位,賞給守塞的士兵每人二十石米。

後世如何評價秦獻公?他登基後有哪些作爲與成就? 第3張

秦獻公

前374年(秦獻公十一年),周朝太史儋拜見秦獻公說:“周與秦本來是合在一起的,後來秦分了出去,分開五百年後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七年後,將會有稱霸統一天下的人出現。” 同年遷都櫟陽。

前369年(秦獻公十六年),秦國出現大瘟疫,再次出現日蝕現象,秦獻公認爲不是吉兆。

前367年(秦獻公十八年),櫟陽一帶發生了“雨金”的天象,秦獻公自以爲得了金的瑞兆,所以在櫟陽建畦峙,祭祀白帝。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