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死後蜀漢地區發生叛亂 諸葛亮爲什麼等了兩年才平叛

劉備死後蜀漢地區發生叛亂 諸葛亮爲什麼等了兩年才平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劉備和諸葛亮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劉備去世後叛亂頻發,爲何諸葛亮等了兩年才平叛?

公元223年6月10日,蜀漢政權發生了一件震動舉國上下的事情,蜀漢的先主皇帝劉備去世了,人民在哀悼這位以“仁德”著稱的君主的同時,蜀漢國內的豪強勢力、蠻族勢力以及各種分離主義勢力也都蠢蠢欲動,將本就一片哀鴻的蜀漢平添了一分暗沉的黑色。

不久,黃元發動叛亂,緊接着,南中再度生變,雍闓、朱褒聯繫南蠻王孟獲等人一起發動叛亂、蜀漢南部的建寧、雲南郡相繼陷落,成了叛軍的地盤,諸葛亮本想親征南蠻叛軍,但是卻等了兩年才發動戰爭,這是爲什麼呢?

劉備死後蜀漢地區發生叛亂 諸葛亮爲什麼等了兩年才平叛

因爲有一個人,一直在勸阻諸葛亮。此人,名曰王連,在《三國演義》的記載中,甚至都無有提及此人哪怕一句,但是在三國志中,此人對於諸葛亮的南征起了決定性作用。衆所周知,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一直在主持朝政,國內事務無論大小,都是諸葛亮在操辦,可以說,離了諸葛亮,蜀漢一秒涼。於是注意到了這一點的王連,就一直在諸葛亮意圖親征的時候勸誡他,諸葛亮在兩年內幾次想要發兵,都被王連制止了。

王連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的考慮,那麼我們下文就來看看在三國演義中名不見經傳的文官王連到底都有什麼考慮和想法。

劉備死後蜀漢地區發生叛亂 諸葛亮爲什麼等了兩年才平叛 第2張

其一,王連認爲,蜀漢國內目前的情況,需要恢復軍力。爲什麼這麼說呢?大家可以看看真正的三國曆史,在222年八月,吳蜀夷陵之戰,蜀漢大軍慘敗於東吳大軍之手時,蜀漢一下子就損失了建國之初最爲精銳的4-5萬生力軍,這些人不僅是青壯年,還是一羣老兵甚至說是百戰精英,這幫人從荊州打到益州,參加了一系列益州的戰役,而在益州奪取後,還和曹操在漢中大戰一場,從將到兵,戰鬥經驗十分豐富,雖然關羽失荊州時折損的3萬荊州人馬不得不說是一大損失,但是剩下那些從頭到尾跟着劉備打了無數仗的老兵還在,雖然歷史上沒有對他們的什麼記載,但是根據戰場規律可以推測,這羣人經歷了這麼多場戰鬥,每一個拿出來都是能在行伍中當十夫長甚至百夫長的人物,按現代大軍的標準來看,他們就是一羣精銳士官組成的隊伍,可是這羣人居然在一場戰鬥中損失殆盡,這不得不說是對蜀漢軍力的巨大打擊,哪怕這場仗死的都是新兵,蜀漢也不至於一蹶不振,國內叛亂蜂起。

其二,王連認爲,蜀漢國內目前的情況,也需要修生養息。衆所周知,三國正史上記載的益州地區,也就是蜀漢的地盤,人口不過94萬人,而夷陵之戰損失的5萬人,損失率已超過當時人口的百分之五,這是什麼概念?二戰期間,德國全民動員也不過動員了前後1200萬大軍,而德國人口8000多萬,大軍人口占了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這還是包括了除適齡青年外的男性兒童、老人,甚至還有部分操作放空炮的國內女兵,而蜀漢一戰就損失了國內百分之五以上的人口,幾乎將蜀漢的動員能力縮減了三分之一,而且損失的還是那部分精銳的青年和百戰老兵,可以說,經此一戰,蜀漢軍力去掉了一半以上,連自保都難,何談平叛?所以王連看到了這一點,勸解諸葛亮與民生息,讓蜀漢有一個“回血”的過程,這樣纔能有足夠的力氣,把五指縮成拳頭,再一力揮出,一招斃敵。

劉備死後蜀漢地區發生叛亂 諸葛亮爲什麼等了兩年才平叛 第3張

此外,王連還考慮了蜀漢的人才培養計劃,他一直想讓諸葛亮培養將領去南征,既積累經驗也可以有一個好的接班人,惋惜,王連在劉備去世的兩年後,即225年也去世了,不過此時的蜀漢國內,雖然軍力恢復不到頂峯,但是民力已經恢復了大半,所以南中攻略戰,在強大的國力支持下,以諸葛亮的大獲全勝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