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水利學家郟亶簡介:上書條陳蘇州水利,爲王安石所稱善

北宋水利學家郟亶簡介:上書條陳蘇州水利,爲王安石所稱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郟亶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郟亶(1038~1103)字正夫,蘇州太倉(今屬江蘇)人,北宋官吏、水利學家。嘉祐二年進士,歷任睦州團練推官、廣東安撫司機宜,熙寧三年上書條陳蘇州水利,爲王安石所稱善,五年,除司農寺丞,歷江東轉運判官、太府寺丞、溫州知府。著有《吳門水利書》,已佚。

北宋水利學家郟亶簡介:上書條陳蘇州水利,爲王安石所稱善

生平事蹟

郟亶出生於農家,自幼酷愛讀書,識度不凡,嘉祐二年(1057年)考中進士,授睦州(今浙江省淳安西南)團練推官,知杭州於潛縣,他沒有去上任。終日跋涉於野外,從事農田水利的考察和研究,深究古人治水之跡。

熙寧三年(1070年),朝廷詔書天下,徵集理財省費,興利除弊的良策。此時,他已任廣東機宜文字,當即上書建議治理蘇州水田,提出治水主張,他認爲,“天下之利莫大於水田、水田之美莫過於蘇州,但自唐以來,經營至今,始未見其利者,其失有六。今當去六失,行六得。”他總結了前人治水的經驗教訓,指出了以往治水中存在的六處失誤,並指出了治水必須“辨地形高下之殊,求古人蓄泄之跡等六得。後來他以提出了“治田利害大概”七條,爲宰相王安石採納和賞識。爲了更好地總結前人治水經驗,他還實地考查了太湖地區治水的歷史,考察了260多條河流,結合自己治水的親身體會和設想,撰寫了《吳門水利書》4卷(已佚)。

但《蘇州水利六失六得》和《治田利害七事》兩篇保留至今。他從地域差異和地形特點對蘇南水利予以分析:“何謂地形高下之殊?曰:蘇州五縣,號爲水田,其實崑山之東,接於海之岡隴┄┄其地東高而西下┄┄常熟之北,接於江之淤沙┄┄其地皆北高而南下。是二處皆謂之高田。而其崑山岡身之西,抵於常州之境,僅一百五十里,常熟之南,抵於湖秀之境,僅二百餘里,其地低下,皆謂之水田”。指出要根據不同地形特點和水文條件,因地制宜興修農田水利。主張疏浚與築堤相結合,“驅低田之水盡入於淞江,而使江流湍急”,既可沖刷河牀,又可加速排水。論述精闢,科學性強,他還繪製許多水利圖,爲後人治理吳中水利提供重要依據。

北宋水利學家郟亶簡介:上書條陳蘇州水利,爲王安石所稱善 第2張

熙寧五年,郟亶任司農寺丞,提舉興修兩浙水利。熙寧六年,由於遭到朝廷保守勢力的反對而被罷免。回太倉後,他置個人榮辱於腦後,在住宅西面一塊名“大泗瀼”的水田中,開圩崖、溝澮場圃,實踐治水理論,獲得農業豐收。於是再次上書重申自己的主張,朝廷復任他爲司農寺丞,另授江東轉運判官。元佑年間授太府寺丞,出任溫州知州,後授比部郎中職務。未至,病死於溫州任所,年六十六。事見《中吳紀聞》卷三。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