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帶領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 夷陵之戰最後爲什麼失敗了

劉備帶領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 夷陵之戰最後爲什麼失敗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劉備和夷陵之戰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劉備率領七十萬大軍,發動“夷陵之戰”,爲什麼會失敗呢?

話說呂蒙趁關羽鎮守關羽之時,連蒙帶騙,終於率領東吳將士渡到了荊州。然後大家都瞭解,呂蒙兵不血刃就奪取了荊州。關羽則腹背受敵,敗走麥城,最終被孫權下令斬殺。

劉備帶領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 夷陵之戰最後爲什麼失敗了

關羽死後,劉備悲痛欲絕,當即表示要率兵殺向東吳,爲他二弟報仇。不過以諸葛亮爲首的大臣,苦勸劉備,讓他務必要冷靜,不能意氣用事。爲什麼呢?因爲國仇大於私仇,蜀漢最大的敵人不是東吳,而是曹魏。劉備這才被勸住了,整天以淚洗面,哭祭關羽。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三月,劉備在成都稱帝。三個月後,劉備爲了給關羽報仇,率領七十萬大軍討伐東吳,這就是夷陵之戰。結果,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大敗劉備於夷陵。

那麼,問題來了:劉備率領七十萬大軍,發動夷陵之戰,爲什麼會失敗呢?下面我將根據演義的記載,分析如下。

首先,劉備求勝心切,太過輕敵了,而“驕兵必敗”。

劉備當時率領七十萬大軍,御駕親征,進攻東吳,可謂是來勢洶洶,志在必得。東吳方面得知消息後,文武百官皆驚悚,不敢迎戰。之後,諸葛瑾前去蜀漢,覲見劉備,對他曉以利害。哪裏瞭解,劉備此時已經怒氣充斥心中,他什麼話都聽不進去,一定要討伐東吳。劉備還說,如果不是看着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哥哥,今日一定將他斬首。

諸葛瑾回到東吳,將劉備的話告訴了孫權。孫權聽到後,一臉恐懼,說道:“如果真的這樣的話,東吳就危險了。”可見孫權也認爲,劉備大軍不可戰勝,東吳危在旦夕。

劉備帶領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 夷陵之戰最後爲什麼失敗了 第2張

劉備自己就更是這樣認爲了,他一路披荊斬棘,擊敗孫桓和朱然五萬大軍,直接抵達了宜都。之後,降將糜竺和傅士仁害怕劉備,殺死了馬忠,打算投降劉備。劉備看到他們,當即大怒,將他們斬首示衆。此刻,劉備大軍的士氣達到了頂峯,孫權方面則人人膽戰心驚,日夜號哭。這時候,步騭就向孫權獻計:“現在範強和張達二人還在東吳,可以將此二人送回蜀漢,讓他們將荊州交給劉備,以表求和。”孫權聽從了他們的建議,結果劉備仍然不滿意,殺死了範強和張達。

從這一系列的事情可以看出,劉備如果不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驕傲狂妄了起來,壓根不會兵敗夷陵。

其次,東吳主將陸遜是一個了不起的軍事家。

劉備帶領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 夷陵之戰最後爲什麼失敗了 第3張

夷陵之戰,東吳要是沒有派出陸遜,劉備恐怕就不會兵敗了。

陸遜,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文弱書生,不足爲懼。其實他自幼飽讀兵書,對軍事極有見解。他了解劉備率領七十萬大軍,來勢洶洶,不可輕敵,更不能主動迎戰,要堅守不出。

這一做法,軍中大將甚是不滿,尤其是韓當,當即表示要去擊敗劉備。陸遜阻止了,他說劉備大軍氣勢正盛。如今之計,只能據險而守,不能出戰。等到劉備將大軍駐紮在森林時,自有禦敵之策。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劉備帶領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 夷陵之戰最後爲什麼失敗了 第4張

劉備舉兵東下,連勝十餘陣,銳氣正盛;今只乘高守險,不可輕出,出則不利。我堅守不出,彼求戰不得,必移屯于山林樹木間。吾當以奇計勝之。

話說劉備大軍節節勝利,來到了川口,大軍接連七百餘里,前後四十座營寨,白天旌旗蔽日,夜裏火光滔天。劉備看到眼前的景象,開心地笑了。馬良瞭解敵將是陸遜,告訴劉備:“陸遜之才,不弱於周瑜,不能輕敵。”劉備卻完全不把陸遜放在眼裏,說:“我用多年,難道還懼怕一個孺子嗎?”

劉備的失敗是註定的,從他輕敵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眼看天氣就要炎熱了,劉備爲了給大軍解暑,將大軍全部移於茂林之中。陸遜得知後,當即大喜,之後就有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火燒七百里連營”。原來陸遜一直堅守不出,等的就是劉備駐軍林中。這樣一來,他只要讓衆將手持一把火,就能大破劉備七十萬大軍了。

最後,劉備發動的是一場不義之戰,結果只能是失敗。

劉備帶領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 夷陵之戰最後爲什麼失敗了 第5張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三場戰爭,結果都是發動戰爭的一方,兵敗如山倒。

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首要的原因,當然是防守的一方準備的充分,攻擊的一方大意輕敵。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攻擊的一方,發動的戰爭都不是正義的。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如此,夷陵之戰亦然。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