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司馬炎爲了讓兒子順利繼位 司馬炎都做了什麼事情

司馬炎爲了讓兒子順利繼位 司馬炎都做了什麼事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晉武帝司馬炎傳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晉武帝司馬炎爲了讓兒子順利繼位,爲他掃除了哪些“障礙”?

前言

275年末,一場大規模的瘟疫襲擊洛陽,死了數萬人。這個時期,正值西北地區胡人禿髮樹機能興兵叛亂。司馬炎壓力沉重,工作繁忙,再加上失於調養,病倒了,不能臨朝理政。皇帝病事不輕,萬駕崩,誰來繼位當接班人?這引起了朝臣的恐慌和憂慮。

最具威脅的競爭對手

傻乎乎的太子司馬衷讓大家太不放心了,而司馬炎的其他皇子都還是吃奶的小娃兒,這可怎麼辦呢?於是朝野上下,便把目光投向了齊王司馬攸。司馬攸是誰?司馬炎的親弟弟,因司馬昭的哥哥司馬師無子,就被過繼給司馬師。《晉書齊王攸傳》記載:司馬攸少而聰慧,“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爲世所楷。才望出武帝左右,宣帝每器之”。祖父司馬懿在世時對其甚爲器重。晉武帝司馬炎代魏後,司馬攸被封爲齊王,協助司馬炎統軍治國。

司馬炎爲了讓兒子順利繼位 司馬炎都做了什麼事情

司馬攸的口碑極佳,對父母長輩孝敬有加;在皇兄面前謙虛恭順,遇事早請示晚彙報,從不擅權;對待朝臣乃至百姓都十分寬厚仁慈。史書載,司馬攸“下至士卒,分租賦以給之,疾病死喪賜與之”,遇有水災害,體恤民情,對老百姓多加賑濟,因而司馬攸很得人心。更何況,他時年二十八歲,正值年富力強、大有可爲之時。一個人卓越不是罪過,但若比皇帝卓越可就成大罪了。況且,司馬攸是司馬炎當年最具威脅的競爭對手。此次病重,讓司馬炎清晰地看到了弟弟司馬攸對自己、對自己後代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威脅。

不過,沒幾個人真正看出他的心思。時普遍認爲,在司馬攸和司馬衷之間,司馬攸會勝出。一天,河南尹夏和跟賈充聊天,說着說着隨口問了一句:“卿二女,親疏等耳,立人當立德。”意思是,您家的兩個女兒,一個嫁了齊王,一個嫁了太子。手心手背都是肉,這時候,您應該以德爲先。此時,賈充處境相當微妙,問題棘手,表態支持誰都不合適。於是,賈充選擇了沉默。少說多看,靜觀其變。張華前來看望司馬炎。司馬炎試探地問道:“朕百年之後,你看誰能做我的接班人?”

張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在平定吳國的時候立了大功。其人博學多才名重一時,人們都認爲他德高望重,可以爲相。但他的老對頭、資深小人荀勖和馮,當初在伐吳的時候就同張華意見不合,一直把張華當成眼中釘,時常在司馬炎面前說張華的壞話。面對司馬炎的提問,張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齊王司馬攸衆望所歸,又是陛下的至親,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司馬炎原想借張華在朝中的聲望,爲自己確定太子司馬衷爲皇位繼承人一事找到擁護的人,卻沒料到張華也是這般看法,因而心中不悅。

也許司馬炎命不該絕,經過一段時間的醫治,居然痊癒了。但他的心病加重了。患難見真情,這一次,他算看清了聲山真面目,朝中的這幫人都是白眼狼啊!哪個纔是全心全意效忠我司馬炎的呢?荀勖、馮兩個小人捕捉到這一時機,馬上鼓動司馬炎貶放張華。任命他都督幽州諸軍事一一相當於流放到了西伯利亞。荀、馮二人接着給司馬炎獻計,把齊王司馬攸調回自己的封地,看看哪些官員會跳出來阻攔,一塊兒收拾,以確保太子繼位。282年農曆十ニ月十三日,司馬炎下令:升侍中、齊王司馬攸爲大司馬。

都督青州諸軍事,速擇日起程,到青州赴任。果不出荀、馮所料,詔書發出之後,滿朝一片譁然。徵東大將軍王渾上書勸諫司馬炎,求他收回成命。王渾奏議道:“齊王司馬攸品行學問,並不弱於輔佐周成王的周公,理應留在京城,參贊萬機,與聞政事。如今卻讓齊王回到封國去,假以都督諸軍事之虛名,此非用人唯在忠良之原則。接着,扶風王司馬駿、光祿大夫李憙、中護軍羊琇,還有兩個駙馬王濟和甄德,都上書勸諫,請司馬炎收回成命,這無疑是火上澆油。

王濟和甄德爲了使司馬炎回心轉意,還讓自己的夫人兩位公主去跟老爸說情。司馬炎心想,真是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啊,你們胳膊肘往外拐,不向着自己的親弟弟,倒向着叔叔司馬攸了。他氣不打一處來,把兩位公主臭罵一頓,轟了出去。接着詔令將二位駙馬的侍中一職給撤了,貶王濟爲國子祭酒,把甄德貶爲大鴻臚。將軍楊珧是皇后的叔叔,他站在司馬炎一邊,司馬衷是他的外甥啊,當然得護着。中護軍羊琇和北軍中候成粲等幾個武將暴脾氣,揣着刀子在楊珧家門口示威,說等他出來就來個白刀見紅。

司馬炎爲了讓兒子順利繼位 司馬炎都做了什麼事情 第2張

這個羊琇,就是冬天讓人輪流抱着酒罈子,用人的體溫釀酒的傢伙。別看他那事混蛋,但在這涉及國家政權鞏固的事上,還算有男子漢的氣概。司馬炎聽說羊琇這麼囂張,便把他的官貶了,奪了其兵權,氣得羊琇病重而亡。光祿大夫李憙見司馬炎不接納忠言,便以年老體弱爲由,請求辭職了事。奇人河南尹向雄直言不諱:“陛下之子雖多,但有名望者少。讓齊王留在京城,好處實多,還請您深思。”向雄一再固執地勸諫,惹得司馬炎很不高興。

朋黨之爭

向雄深感絕望,爬起身來,拜都不拜,不辭而別,不久就憤恨而死。在封建時代,敢於直諫的人雖能青史留名,但多沒有好下場。向雄曾是王經的屬下,當年魏帝曹髦討伐司馬昭,王經沒給司馬昭報信,事後被處死,向雄冒着被殺頭的危險爲其收。後來,太守劉毅無緣無故打了向雄,並把他關入大牢。鍾會惜其爲人,任命在獄中的向雄爲自己的掾屬,救了向雄。伐蜀時鐘會被殺,向雄不顧一切迎喪埋葬。對此,司馬昭大爲不快,責問道:“過去你收殮王經也就罷了,現在鍾會乃叛臣賊子,你還如此嗎?”

向雄回答:“過去仁君埋葬屍骨,怎麼會先看孰好孰壞才埋?現在國法已施,我有感於大義而收殮之,從教化的角度而言沒什麼過錯。如若您對枯骨也痛恨不已,任由拋撒在荒野之中,這種行爲將爲後世仁者所不齒,影響您的形象,太不值得了。”司馬昭聽後,轉怒爲喜。後來,向雄和劉毅同爲司馬炎的侍中,但二人從來不說一句話。司馬炎瞭解後,讓向雄去跟劉毅和好,向雄找到劉毅說:“剛纔皇上叫我來,咱倆從此義絕怎麼樣?”司馬炎聽說後大怒:“我讓你去和好,你怎麼去絕交呢?”

向雄說:“古人要好之時遵循禮節,反之亦如此。此人好時恨不得把對方抱在懷裏,厭惡對方時恨不得將其推下深淵,我成不了劉毅之敵就已萬幸,怎麼可能和好?”向雄就是這樣一個偏強剛烈而疾惡如仇的人。性格決定命運,像向雄這樣的人,人格可敬,但不能爲官。爲官若遇上開明豁達的上司,能大有作爲;如若遇到一個昏府的上司,也只能被活活氣死。司馬炎怒氣未消,賈充作爲其倚重的大臣,在太子廢立的問題上保持了沉默。沉默也是一種錯誤,不表態就意味着態度昧,立場不明。

因此,司馬炎也解除了賈充的兵權,外放做官,但時間不長又調回。嗣君之爭是國本之爭,非同小可。中國歷史漫漫數千年,幾乎每個朝代都會發生嗣位之爭,而每一次爭嗣都必定引起朝堂分裂。黨爭的後果殘酷,輕則傷筋動骨朝堂大換血,重則刀光劍影爆發內亂,導致亡國。這次也不例外,朋黨之爭再次披上嗣位之爭的外衣,愈演愈烈。齊王黨全線崩潰,不過司馬炎在過年之前,驅逐齊王司馬攸的計劃仍未得逞。紛紛擾擾,到了年末,大家都準備過年。皇族公卿、尋常百姓,都在除舊迎新,灑掃門,去塵穢,淨庭戶,釘桃符,徹夜守歲。

平常百姓祭祀祖宗;皇家設壇拜社稷,擺上豬、牛、羊三牲去太廟祭祀先帝。到了大年初一,百姓紛走出家門,個個冠帶整齊鮮豔,達人道喜道賀,相互敬着泡以桃湯柏葉的椒酒。皇家舉辦朝會,熱鬧非凡。皇家朝會儀式繁,一搞就是一天,朝會結束後還要用膳。用膳完畢,往往已是夜晚,華燈初上,君臣一起賞識歌舞。如果有雅興,還要吟詩唱和一番。那年的朝會照常舉行,皇帝神情歡娛;正月初七日、正月十五日皆有朝宴,君臣共樂,盡興而歸;正月晦日,皇帝領着衆臣到洛水泛舟,綠波徐徐,小鳥歡歌,令人心曠神怡。

處處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呈現出一派太平景象。只是從臣中不見齊王司馬攸,聽說是病了。就在大家認爲齊王這事不了了之的時候,司馬炎突然招來太常鄭默,問道:“齊王回藩國,依禮賜予他什麼纔好?”鄭默這才瞭解,原來皇帝還惦記着這事呢。他是兩朝老臣、政治老油條,當即說自己拿不準主意,要回去和手下那幫太常博士們商議。這一商議炸了鍋,言官大多是敢於犯上直諫的。博士庾、太叔廣、劉、繆蔚、郭、秦秀、傅珍七人,一聽皇帝竟然不聽勸諫,一意孤行,當即決定聯名上書。

勸諫皇上留下齊王司馬攸參與朝政。庚洋洋酒,文不加點起了草表,寫完了給他父親庾純過目,庚純點頭同意。博士們的諫表由太常轉呈皇帝,鄭默讓助手、博士祭酒曹志一起品讀這份奏章,沒想到引起了曹志的自傷自憐。曹志這個名字大家也許會感到陌生,但曹志的父親可謂家喻戶曉,他就是魏武帝曹操的兒子,高八斗卻命運多舛的曹植。曹志愴然嘆息道:“安有如此之才,如此之親,不得樹木助化,而遠出海隅!”此言與其說是同情齊王,不如說是替自己父親曹植鳴不平。

司馬炎爲了讓兒子順利繼位 司馬炎都做了什麼事情 第3張

曹志覺得有必要勸皇帝迷途知返,於是他也寫了一份諫章湊熱鬧。兩份諫章一起送到司馬炎跟前。司馬炎與曹志相交數十年,一直引以爲知己,結果發現這位老朋友也倒向了自己的對立面,異常生氣地說道:“曹志尚不明吾心,況四海乎!”

司馬攸病逝

天子大發雷霆,觸龍鱗的臣子就倒黴了。太常鄭默,領導無方,罷免;博土祭酒曹志,妄言朝政,罷免;上書的七位博士,不僅除名,而且全部送廷尉治罪。落井下石是小人們的專利。就在庾等人將判罪之際,廷尉劉頌奏報庾等大不敬,應當拉到菜市砍頭。幸虧有尚書夏侯駿、右僕射魏舒和下邳王司馬晃一起幫着求情,才免了七人死罪,除名了事。大家一看皇上鐵了心,都不敢再勸。283年農曆二月,司馬炎再次增加濟南郡爲齊王封地,立齊王司馬攸的兒子司馬寔爲北海王,給齊王設軒懸之樂,六佾之舞。

軒懸之樂,六佾之舞,黃鋮朝車,這些都是受命出征的諸侯才能享用的。司馬炎恩威並施,意在提醒齊王儘快上路。齊王司馬攸是聰明人,他了解自己不爲哥哥所愛,自己是被人在背後捅了一刀,“憤怨發疾”,病倒了。他唯一的反抗就是請求去給父母守陵,對此司馬炎的態度就兩個字,“不準”。對司馬攸生病的消息,司馬炎半信半疑,派御醫去探視,御醫瞭解齊王現在不得勢,便見風使舵,根本不好好給他看病,還回來彙報說齊王裝病。

司馬炎爲了讓兒子順利繼位 司馬炎都做了什麼事情 第4張

司馬攸得不到好的治療,病情加重,而司馬炎又不斷地催促他早日啓程。司馬攸好面子,一貫注重個人儀表,雖然病得不輕,還非要硬撐着勉強起牀向皇兄辭行。司馬炎看他還挺有精神,更覺得他是裝病,更加氣憤,於是嚴令齊王趕快走人。司馬攸沒有辦法,辭別後回到家就大口吐血,兩天後死了,死時不過三十六歲。噩耗傳到宮中,無疑是給處於偏執狀態的司馬炎一記耳光。他突然明白,原來弟弟並非在使詭計耍小聰明,是真的有病!司馬炎不禁大哭。

在外人看來,他對弟弟真心實意,也許這時他纔想起弟弟的好處,想到弟弟幼年時的乖巧可愛、成年後的恭謹謙讓,想到父母臨終前的叮嚀囑咐,想到弟弟這十幾年來對兒子司馬衷的精心教導,尤其弟弟是自硬逼死的,內心更感愧疚。而在一旁的侍中馮冷言道:“齊王名過其實,天下歸心,對皇太子不利,如今他自己病死,這乃社稷之福,陛下何必如此哀傷?”司馬炎聽了淚水戛然而止。馮統是一個無德無能的小人,爲何能一直得到司馬炎的寵愛?因爲他太瞭解司馬炎了。

他的言行能與司馬炎的想法高度一統,兩人的唱和天衣無縫。其實,司馬炎在心底一直妒忌着齊王司馬攸。在家中,司馬攸從小就得到祖父和父親的寵愛;在朝廷,他獲得很高的讚譽。這一切都令司馬炎自慚形穢。早在文帝司馬昭去世的時候,司馬炎作爲嫡長子,也不過服喪三日,而齊王司馬攸卻哀毀骨立,讓人一看就瞭解誰孝誰不孝。後來王太后患病,痊癒之後,兄弟倆擺宴給母親慶賀,席間司馬攸因母親到了“鬼門關”又返回,不禁喜極而泣。

司馬炎爲了讓兒子順利繼位 司馬炎都做了什麼事情 第5張

司馬炎也想陪着一起哭,卻偏偏擠不出一滴眼淚。司馬炎的殺心早已萌生,他對司馬攸威脅到自己和兒子的皇位而耿耿於懷。之所以一直沒動手,不是善仁厚,而是因爲他害怕承擔殺弟不義的罪名。現在老天幫他,爲何不順水推舟?表面上看是馮統等人在離間兄弟手足骨肉,承擔着惡名。實則,司馬炎中有魔鬼,這個魔鬼就是他本人。司馬攸的兒子司馬囧不幹了,到司馬炎跟前大哭大鬧,但他不敢得罪荀勖、馮二人,只是罵御醫是庸醫,害死了父親。找替罪羊是歷代統治者慣用的手段。

結語

司馬炎爲了自下臺階,給活人一個臉面,下令處死那幾個御醫,又讚揚司馬囧爲父申冤,讓他繼承了父親的王位。就這樣,司馬炎把一場驚天的政治鬥爭,變成了醫患之間的民事糾紛,基本上爲兒子繼位掃平了障礙。但也爲日後社會動盪和“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