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晚年和趙雲發生了什麼 兩人爲什麼會反目成仇

劉備晚年和趙雲發生了什麼 兩人爲什麼會反目成仇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劉備和趙雲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備晚年爲何和趙雲反目成仇?

我們都瞭解,在三國曆史中,劉備伐吳是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它的成敗決定了三國未來的走向,而劉備作爲這場戰役的主角,也是帶出了蜀國近乎所有的戰鬥力,只惋惜在進軍路上犯了兵家大忌,讓陸遜一把火燃盡了蜀國的生機。

這場戰役從演義中看,說劉備揮師70萬,連營七百里伐吳,其實是有很大的誇張成分,現實上總兵力也就在十萬左右,而且因爲伐吳路途遙遠,地形複雜,中途需要換人休息防守後路,所以真正在前線的也就五六萬人。

雖說五六萬在當時也算是聲勢浩大的作戰人數,可劉備身邊偏偏沒有跟出一位重臣。文有馬良,黃權;武有馮習、廖化、傅彤等人,路上又招攬了一些南越異族,比如沙摩柯等人一起攻打東吳,可以說這次出征真的是"星光黯淡",縱觀雙方陣營,軍事才能真正突出的其實也只有陸遜一人。

劉備晚年和趙雲發生了什麼 兩人爲什麼會反目成仇

蜀國的那些名將此時究竟去哪了呢?

首先馬超此時早已病重,臥牀不起難以跟隨劉備,而魏延要鎮守漢中要地,無法抽身,孔明作爲蜀國的後方大腦,本就很少跟隨部隊出征,加上他還反對劉備伐吳,就被安排在了"大本營"沒有跟去。

同樣,伴着孔明反對的聲音,還有許多大臣也紛紛勸阻劉備,認爲劉備此去伐吳只是白費力氣,加上北魏此時被吳蜀聯盟重挫銳氣,還未調整回來,應該先隱忍失去關羽的悲痛之情,北上伐魏纔是最佳選擇。

可劉備當時急火攻心,想要爲二弟復仇的心情難以平復,加上自己稱帝后還沒有打過一次展現威望和能力的大仗,急着想證明自己,所以把這些反對的臣子們全都罵了一通,使朝中大臣沒有了再敢進諫的聲音。

劉備晚年和趙雲發生了什麼 兩人爲什麼會反目成仇 第2張

而此時剛正不阿,敢於直言的趙雲卻站了出來,和孔明一起極力勸阻劉備,說道:"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短短十七個字,道出了當時三國局勢,後來的乾隆皇帝也稱讚趙雲有大局觀:"使如趙雲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漢事未必無成。"

可就算當時所有人都反對,劉備也不會停下伐吳的腳步,他的決心早已定下,這也是他少有的意氣用事的幾次,趙雲無可奈何只能同行,但還是因爲一路都在勸阻劉備,被留在了江州。

後來陸遜抓住機會反攻劉備,火燒連營七百里,蜀軍大敗,趙雲聞訊前來救駕,殺退了吳國追兵,保住了蜀國僅剩的兵力。

劉備晚年和趙雲發生了什麼 兩人爲什麼會反目成仇 第3張

舊恨未報,再添新仇,趙雲也同樣失去了關羽、張飛兩位情同手足的兄弟,而此次伐吳兵敗,趙雲自己雖然認識到了正確的局勢卻無濟於事,還是讓劉備帶軍倒在了一把大火中,心中也是悔恨交加,這也成爲了趙雲的一塊心病。

而後劉備病逝,五虎將也只剩趙雲一人,昔日榮光不復,趙雲也只有一個願望,讓諸葛亮帶他前去北伐。以解開自己的心頭之結。

但世事無常,馬自負失掉了荊州,也讓北伐戰爭無功而返,趙雲想要光復漢室的心願在這兩場戰役的打擊下支離破碎,久經沙場的身體也不堪重負,一代名將就這樣病倒了。

劉備晚年和趙雲發生了什麼 兩人爲什麼會反目成仇 第4張

去世前,趙雲將滿心的不甘和怨恨都化成了兩個字向諸葛亮吐了出來,那就是"北伐。",除此之外,再無他言。

將星隕落,衆臣默聲。趙雲去世之前仍然對北伐念念不忘,一生對劉備忠心耿耿,當年征戰天下也是意氣風發,如今卻只能帶着滿腔怨恨離世,不知劉備還有沒有臉在另一個世界見他一面,而這樣的離世,或許對於趙雲而言,也是一種解脫。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