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李淵是怎麼對士兵一視同仁,論功行賞的?

歷史上李淵是怎麼對士兵一視同仁,論功行賞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故事。

隋朝末年,隋煬帝荒淫無道,各地紛紛起兵反隋。鎮守太原的唐公李淵,也於恭帝義氣:元年(公元617年)在太原起兵。李淵高舉義旗,所屬州郡陸續響應,廣大民衆紛紛前來應募,不過幾天,軍隊就擴充了1萬多人。

李淵對所屬將士不分貧富貴賤,都以義士相稱,使全軍上下相處氣氛融洽。此時,西河郡丞高德儒反對李淵起兵。李淵就派長子建成、次子世民一同領兵征討。由於二人平時與士兵同甘共苦,作戰常常身先士卒,使參戰將士深受鼓舞,鬥志旺盛,往返只用了九天,就討平了高德儒部。

歷史上李淵是怎麼對士兵一視同仁,論功行賞的?

在行軍作戰中,部隊紀律嚴明。中途見到瓜果蔬菜不付錢不吃,偶爾有個別士兵偷吃瓜果,一經發現,立刻尋找失主,按價付款。

另一方面,對因飢渴而偷竊的人也不予深究。因而,不但軍內關係更加和睦,而且深得民衆稱頌,以致應募的人越來越多,很快就發展到3萬多人,將士們一個個都同舟共濟,奮勇作戰。

當年七月,李淵留下四子元吉鎮守太原,親率3萬人馬向隋都長安進軍。大軍進到霍邑(今山西霍邑),遇到隋將宋老生的頑固抵抗。又適值陰雨連綿,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同時又傳來突厥兵進攻太原的消息。

李淵顧慮重重,不敢冒進,打算回師太原,先把突厥擊退,再等待時機捲土重來。在一部分兵力開始北撤時,李世民說服李淵收回了撤兵的命令。八月的時候,天氣晴朗,李淵率軍一戰取勝,斬殺宋老生,攻克霍邑,爲向長安進軍打通了道路。

攻克霍邑,李淵似絕處逢生,十分高興。進入霍邑城中,立即下令各部評議軍功,獎勵義士。這時,有些軍吏提出疑問說:“軍中雖不分貴賤,統稱義士,可是這義士裏面有主有奴,有貧也有富,包含着許多等級。獎勵軍功,該怎麼去獎呢?難道都平等對待嗎?”

這個影響部隊內部關係的重大政策問題提出後,使李淵感到十分爲難。他覺得軍吏提出的問題也不是沒有道理,古往今來,將是將,卒是卒,將卒不分的前例,他還真不曾聽說過。可他轉念一想,在我身邊英勇作戰、屢建功勳的錢九隴和樊興等人都是兵卒出身,難道能夠埋沒他們的功勞嗎?

李淵想到女婿柴紹從軍作戰,把自己的妻子留在關中,因得到馬三寶的幫助,在關中響應起義,已發展到數萬之衆。馬三寶的才能是人所共知的,對馬三寶能另眼看待嗎?還有軍中應募參軍的貧民爲數衆多,而且作戰都十分英勇,如果在獎勵軍功中不能一視同仁,必將使他們覺得他們的付出沒有得到真正的回報,導致他們心灰意冷,削弱部隊的戰鬥力。

爲了爭奪天下,權衡利弊,李淵暫時拋開了盛行於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他當衆宣佈:“兩軍交戰,刀槍弓矢不分貧富貴賤,而拿這些刀槍的人怎麼能分貴賤呢?必須一視同仁,不分將卒,論功行賞!”

歷史上李淵是怎麼對士兵一視同仁,論功行賞的? 第2張

號令一出,全軍上下無不雀躍歡騰。這一政策的實施,不但進一步增強了軍隊內部的團結和戰鬥力,而且在民衆中也發生了積極的影響,人民踊躍來參加李淵的軍隊,使部隊迅速擴大,爲進軍關中造成了更爲有利的形勢。

由於李淵能夠堅持貫徹論功行賞,一視同仁的政策,所以有些貧民出身的人,由於沒了等級觀念在自己心中的壓制,只要自己奮勇作戰,便會得到應得的獎賞,所以,他們作戰更加英勇了。

李淵的這種一視同仁,論功行賞政策,不僅對唐朝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爲以後的一些封建王朝樹立了一個爭取民心的範例。

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衆志成城,其利斷金。如果團隊裏因封賞不均而導致人心不服,那無疑是對李淵軍隊戰鬥力的一個致命打擊,李淵可謂智者,他深刻理解團隊力量的重要性。論功行賞,不以貴賤作爲標準,軍隊的戰鬥力自然大大加強。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