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就立馬處死和珅 嘉慶就不怕和珅背後的勢力嗎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就立馬處死和珅 嘉慶就不怕和珅背後的勢力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嘉慶和珅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嘉慶等到乾隆一死就賜死和珅,難道不怕和珅背後培養的勢力嗎?

嘉慶必須怕,滿朝文武中,除劉墉和董誥外皆是和珅一黨,但董浩裝糊塗、劉墉賣傻,這種局勢讓嘉慶如何不怕?

不過,縱然是怕,但嘉慶除了扳倒和珅,已全無退路,況且,他爲此準備了足足三年,再加上他留有充足的後手,因此,纔敢在乾隆剛死就收拾和珅。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就立馬處死和珅 嘉慶就不怕和珅背後的勢力嗎

提起和珅,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電視劇中那個既狡黠又貪財的形象,但在真正的歷史上,和珅的形象遠不止此。

除了貪財之外,和珅最大的特點,就是和乾隆之間的高度默契,乾隆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和珅馬上就能心神領會,這一點,就連乾隆的親兒子嘉慶都自嘆不如。

正是憑藉着這種與乾隆的高度默契,讓和珅在乾隆晚年之際,權力極其龐大,甚至在當時,有人就戲稱和珅爲大清國的“二皇帝”。

不過,等到乾隆一死,和珅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嘉慶皇帝在正式親政的十幾天後,迅速展開了對和珅的清算,最終將其抄家並賜死,算是徹底扳倒了權臣和珅。

那麼,嘉慶帝在明瞭解和珅黨羽衆多,且勢力龐大的情況下,爲何就敢這麼急不可待的扳倒和珅呢?難道,他就不怕和珅多年來培養的勢力反撲,造成朝局動盪嗎?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就立馬處死和珅 嘉慶就不怕和珅背後的勢力嗎 第2張

嘉慶當然怕,並且還不是一般的怕。

乾隆退位後,不僅沒有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力,反而抓得更緊,在他退位後的三年中,大清國真正當家做主的人,不是剛繼位的嘉慶,而是已經禪位的乾隆。

並且,爲了宣示自己手中的權力和地位,乾隆還在公開場合多次進行強調。

嘉慶元年正月十九,此時距離乾隆禪位僅過去十幾天,乾隆在召見屬國使者時就提起,自己雖然歸了政,但國家大事仍舊是他說了算。

同時,乾隆還要求,包括軍國大事,以及用人行政等事宜,自己將會繼續“躬身親理”,而只有那些祭祀、慶典等工作,纔會交給剛繼位的嘉慶皇帝。

對此,乾隆還美其名曰是“指教”嘉慶,以免其犯錯誤。

既要禪讓之名,又要權力之實,這就是當時乾隆的真實寫照,總之,掌握權柄一輩子的乾隆,對於手中權力的眷戀程度,甚至已經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

不過,即便是乾隆如此眷戀手中的權力,但畢竟歲月不饒人,當時的他,已經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不管是精力還是體力,遠不能支撐他再去處理繁雜的政務。

那麼怎麼辦呢?對於這一點,乾隆倒是絲毫不擔心,原因很簡單,因爲他有和珅。

和珅對於乾隆而言,是比知己還要貼心上百倍的一個人,兩人之間的關係,早已超脫君臣的範疇,毫不誇張地說,就連乾隆的親兒子都未必有和珅瞭解他。

比如,某次乾隆在閉目養神時,突然睜眼,厲聲說道“名字,什麼名字?”

乾隆莫名其妙的這句話,讓在一旁伺候的嘉慶當時就是一臉懵,腦子裏冒出無數個問號,誰?啥名字?什麼意思?

而就在嘉慶表示很懵圈的時候,和珅則不慌不忙的走上前,俯身在乾隆耳邊輕輕的說出了兩個名字。

和珅說完之後,乾隆馬上繼續恢復到了閉目打坐的狀態。

事後,嘉慶請教和珅,問這其中是何意思,和珅則說,上皇(指乾隆)這是在問天地會領頭的二人姓名呢。

這件事,讓嘉慶震撼極大,而通過這件事,就足以說明,和珅與乾隆的默契程度之高。

而在擁有如此高度默契的情況下,晚年的乾隆對和珅可以說已經到了“依賴”的程度,沒有和珅,甚至都無法上朝。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嘉慶二年,當時朝堂上經常會出現的一幕景象。

當時,乾隆已經八十七歲,不僅話說不利索,並且口齒不清,常常嘟嘟囔囔半天,也沒人能聽懂他在說什麼。

但唯有和珅卻能明白乾隆的意思,只要乾隆張嘴,和珅很快就心神領會。

因此,爲了清晰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乾隆就在上朝時,安排和珅站在自己旁邊,以便讓和珅及時傳達自己的旨意。

所以,在當時上朝時,大臣們就會看到乾隆在高高上坐着,而和珅與嘉慶則站立一旁的特殊場景。

而這樣一來,大臣們在對着乾隆行三叩九拜大禮時,就如同也拜了和珅一樣,彷彿他就是皇帝一般。

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和珅當時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真正的皇帝”。

爲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當時的的乾隆,已經垂垂老矣,說話不利索也不清不楚,因此,他的旨意,完全是靠着和珅的嘴在傳達。

但和珅所說出來的旨意,究竟是不是和乾隆想表達得一模一樣呢?這個沒人瞭解,更無法去求證。

假如他沒有按照乾隆的意思來傳達,而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宣佈,那麼,這和他是皇帝沒什麼兩樣。

所以,在這段時間裏,一直到乾隆去世,整個大清國,其實都是和珅在“攝政”。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就立馬處死和珅 嘉慶就不怕和珅背後的勢力嗎 第3張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朝中的官員自然瞭解該巴結誰,因此,紛紛投至和珅門下,而這就讓和珅的權力再次膨脹。

原本,和珅已經位極人臣,他不僅擔任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等多個職務,並且還兼管內務府、翰林院等重要職能部門。

而在乾隆禪位後,和珅又兼管了刑部,並在嘉慶三年榮升公爵爵位。

官職多且高,另外還是乾隆最信任的人,同時也是大清國實際上的皇帝,這樣的和珅,自然在朝中門人衆多,幾乎各個部分的官員,都有出自他門下的人。

盤根錯節,黨羽衆多,勢力龐大,這就是嘉慶在親政之前所面臨的和珅。

除此之外,當時朝中與和珅不對付的人寥寥無幾,最有實力能與和珅抗衡的,就是領班軍機大臣阿桂,但惋惜的是,他在嘉慶二年就因病去世。

阿桂去世後,其餘的大臣中,就剩下時任吏部尚書的劉墉,和文華殿大學士董誥這兩人反對和珅,不過,他們迫於和珅的滔天權勢,也只能是暗中反對。

因此,一直到嘉慶親政前,他都沒有什麼像樣的力量能夠制衡和珅。

勢單力薄、孤軍奮戰,任由和珅騎在自己脖子上,這就是當時嘉慶最真實的狀態,這樣的局面,如何讓嘉慶不怕?

要了解,歷史上被權臣壓制得死死的皇帝相當不少,其中有些結局也相當悲涼,作爲受過完整教育的嘉慶而言,他不可能不瞭解

但就是在這麼一種情況下,嘉慶在乾隆剛死,自己親政之初,乾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不停蹄地清算了和珅。

他之所以敢如此迅速地對和珅下手,並非是他不怕和珅背後的勢力,而是他早在繼位時,就已經爲扳倒和珅在做準備。

嘉慶爲了扳倒和珅,足足裝了三年的“孫子”。

更準確地說,早在嘉慶剛被立爲太子時就已經開始,當年,乾隆最終決定把他選爲繼承人,嘉慶就在和珅面前裝了一把“孫子”。

當時,和珅是第一批瞭解嘉慶是儲君這個消息的人,而在瞭解後,和珅派人送給嘉慶了一把玉如意,表示提前祝賀與巴結之意。

對於和珅想幹什麼,嘉慶自然十分清楚,說實話他頗爲反感和珅,但他並沒有拒絕和珅的禮物,而是鄭重其事地收下。

並且,在事後,嘉慶還特意寫了一首《詠如意》的詩,送給和珅,表示的感謝之意。

爲什麼嘉慶討厭和珅,卻仍然會收下東西,並在事後寫詩表示感謝呢?很簡單,嘉慶這是在向和珅示好

嘉慶十分清楚和珅在朝中是什麼地位,更明白乾隆對和珅信任到了什麼程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和珅甚至能影響乾隆的決定。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就立馬處死和珅 嘉慶就不怕和珅背後的勢力嗎 第4張

因此,不管是被立爲儲君時,還是在剛繼位時,嘉慶得罪不起和珅。

尤其是在攤上一個迷戀權力的“爹”,嘉慶更得小心翼翼行事,一旦他不慎出現錯誤,那麼乾隆隨時都有可能把皇位改爲他人。

而在這種情況下,身爲乾隆最信任的和珅,就顯得至關重要,若是他對嘉慶有所不滿,那麼也會導致嘉慶皇帝夢破碎。

所以,嘉慶需要做的,就是讓和珅對他滿意,對他放心。

那麼,嘉慶是如何做的呢?除了前文說過的主動示好之外,嘉慶還不忘時時刻刻向和珅“諂媚”。

比如,和珅經常會向嘉慶彙報一些朝政上的事情,只要是和珅彙報的內容,嘉慶往往大筆一揮,統統批准,臨了還不忘表揚一番和珅。

再比如,嘉慶如果有事需要向乾隆彙報,他都不會直接去找乾隆,而是先找到和珅,把他需要彙報的事情,複述給和珅後,讓和珅轉答至乾隆。

不僅如此,在嘉慶繼位後,當時朝中有大臣彈劾和珅不法,並反映和珅以及其朋黨胡作非爲,但嘉慶在接到舉報後,不僅沒有調查和珅,反而對着舉報的人一頓訓斥。

他十分嚴厲地對那個大臣說,自己以後要和相公(指和珅)共同管理四海,因此,其他人怎麼能如此誣告和羞辱和珅這個國之棟樑呢?

這些話傳到和珅的耳朵裏,和珅會怎麼想?他會覺得,嘉慶很上道,十分不錯。

而嘉慶爲了示好和珅,所做的遠不止這些,他當時的原則就是,只要與和大人有關的任何事,那麼都是他示好的機會。

某次,和珅送給嘉慶一塊好玉,嘉慶拿到後第一件事,就是寫詩讚美,詩詞的主旨沒有別的,就是這是好玉,送玉的和珅和大人更是好人。

本是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皇帝,卻在一個奴才面前,如此卑顏屈膝,甚至是相當諂媚,嘉慶採取這種典型的“裝孫子”行爲,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示好和珅,從而讓和珅對自己放鬆警惕。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就立馬處死和珅 嘉慶就不怕和珅背後的勢力嗎 第5張

當然,僅僅是示好還不至於能徹底讓和珅放心,爲了更穩妥起見,嘉慶甚至主動“自污”。

首先,嘉慶對外表現出了一副無腦,且毫無主見的形象,當時,乾隆在上朝時,嘉慶都會陪同在身邊,而在陪同期間,用一句話來形容嘉慶就是“像一個聽話的乖寶寶”。

他幾乎不說話,並且,乾隆高興的時候,他也跟着高興,乾隆笑的時候,他也配合的笑,這一幕場景,前來朝貢的外國使臣都曾見過。要了解,當時的嘉慶,已經是個快四十歲的人,但給人的感覺就是,除了點頭和發笑之外,他什麼都不會做。

而作爲權臣,最喜歡的是什麼樣的皇帝?答案就是像嘉慶這種啥也不懂,就會點頭的皇帝。顯然,嘉慶的表現,讓和珅很放心,而嘉慶依舊覺得做得不夠,他還經常公開發表一些關於風花雪夜的詩詞,甚至還寫過不少豔曲。

爲什麼要這麼做?很簡單,他就是爲了表現出自己是一個無心政事,且胸無大志,只瞭解享樂的人。只有這樣,纔會迷惑和珅,纔會讓和珅放鬆對他的警惕。

靠着“裝孫子”,以及向和珅主動示好,加上有事沒事“自污”一把等幾種策略,嘉慶不僅保住了自己的皇位,並且,也成功的騙過了和珅。因此,一直到乾隆去世,和珅都不覺得嘉慶會在將來弄死他。

而在乾隆死後,嘉慶之所以最終能成功清算和珅,並且沒有引起朝局動盪,源於他的兩個高明策略。

首先,嘉慶深諳“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在第一時間控制了和珅。

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於養心殿去世,就在乾隆去世的當天,嘉慶下了一道聖旨,點名要和珅總負責處理乾隆的喪事。

這道聖旨頗爲高明,爲什麼呢?讓和珅負責乾隆喪事,和珅必然不會拒絕,畢竟不是誰都能當此大任的,況且人人都瞭解他是乾隆的寵臣,由他負責最爲合適。

這樣一來,和珅就不會有任何懷疑之心,必定是欣然應允。隨即,嘉慶又指示和珅,安排他去給乾隆守靈,而這纔是嘉慶的真實目的,藉助和珅去守靈的機會,當即就將和珅軟禁在靈堂之內。

於是,和珅就這樣被困在了靈堂之內,看守他的都是死忠於嘉慶的心腹,而這就造成了和珅與外界的聯繫被迫中斷。沒辦法與外界聯繫,自然就讓和珅培養的勢力羣龍無首,在這種情況下,和珅縱然是有多麼龐大的勢力,也完全使不上勁。畢竟作爲首腦的和珅都被軟禁起來了,下面的黨羽也就很難對嘉慶造成威脅了。

並且,嘉慶做這一切速度極快,根本就沒有給和珅反應的時間,從正月初三乾隆去世,到正月十三嘉慶宣佈和珅二十條大罪,前後僅僅用了十天。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同時從這個速度來看,嘉慶絕對是早有預謀。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就立馬處死和珅 嘉慶就不怕和珅背後的勢力嗎 第6張

一方面是和珅覺得嘉慶不會對他下手,另一方面則是嘉慶處心積慮和早有預謀,兩相對比之下,誰輸誰贏不言而喻。

當然,擒住和珅只是嘉慶要做的第一步,在之後,嘉慶的第二步,纔是徹底扳倒和珅,並穩定住朝局的最關鍵一步。

嘉慶做了什麼呢?很簡單,他在宣佈和珅罪狀的同時,同時又宣佈,“只追首惡,其餘不問”。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嘉慶只對和珅進行相應懲治,至於他的黨羽,無論是誰,一概不再追究,更不會進行株連。嘉慶之所以這麼做,原因也有兩點。

其一,和珅黨羽衆多,遍佈朝堂內外,不管是京城還是地方上,均有與和珅牽連的人,如果嘉慶嚴查細辦,那麼就會掀起一股清算政潮,導致人人自危。

這種情況,對於剛剛親政的嘉慶十分不利,更何況,這些官員都查辦了,還有誰給朝廷辦差?

其二,有道是兔子急了還咬人,如果嘉慶強行查辦所有與和珅有關的官員,保不齊就會導致一些官員來一個魚死網破。

要了解,大清代經過乾隆的折騰,到了嘉慶接手的時候,已經是千瘡百孔,各地起義此起彼伏,這個時候,嘉慶急需要的穩定,而不是讓官員狗急跳牆。

因此,考慮到當下的局勢,嘉慶就做出了“只追首惡”的決定,並且,當時他還公開表示,只要能主動站出來舉報和珅的,不僅不予追究,並且大大有賞。這樣一來,那些與和珅有牽連的官員頓時鬆了一口氣,對嘉慶也是感恩戴德。

同時,這些官員在看到和珅倒臺已成定局的情況下,自然瞭解討好皇帝,以表忠心是當下第一要務,於是,彈劾、舉報和珅罪狀的奏摺,絡繹不絕的送到了嘉慶面前。

俗話說牆倒衆人推,和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嘉慶最終定罪,並被宣判了死刑。整體來說,嘉慶扳倒和珅的整個過程,可以用動作迅速、乾淨利索、寬嚴適當來形容,因此,他也就獲得了最後的成功。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就立馬處死和珅 嘉慶就不怕和珅背後的勢力嗎 第7張

小結:

嘉慶在乾隆剛死就敢對和珅下手,得益於他在未親政之前所做的充足準備,導致和珅疏於防備,並且,嘉慶出手迅速,直擊要害,先是控制住了和珅本人,之後又適時宣佈“只追首惡”,讓和珅背後的勢力紛紛倒戈,因此,纔會在除掉和珅的同時,穩定了朝局,總體來說,手段極爲高明。一家之言,歡迎斧正。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