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斯作爲一個聰明人 李斯最後爲何幫助胡亥繼位

李斯作爲一個聰明人 李斯最後爲何幫助胡亥繼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秦朝李斯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李斯爲何不幫英明的扶蘇,而是去幫紈絝子弟胡亥繼位?

前言

因爲李斯被趙高抓住了軟肋,還被洗腦,結果鬼迷心竅,放棄幫助英明的扶蘇,轉而幫助紈絝子弟胡亥繼位。

李斯作爲一個聰明人 李斯最後爲何幫助胡亥繼位

沙丘之變中趙高的計謀,以及李斯的利令智昏。

秦始皇三十五年,術士盧生從海外帶回來一本《錄圖書》,書上有一句話說,“滅秦者,胡也”。

秦始皇認爲,書中所說的胡是指北方的胡人,於是派遣蒙恬率軍三十萬北擊匈奴,並根據地形修築長城,防止胡人進攻。

後來,秦始皇讓盧生出海外尋找長生不老之藥,盧生自知無法找到,便說了幾句秦始皇殘暴之類的壞話,然後撒丫子逃跑了。

秦始皇得知後十分生氣,下令尋找盧生的同謀者,竟然有四百多個讀書人由於與盧生一樣認爲秦始皇殘暴,所以主動承認是盧生的同夥,結果全部被秦始皇殺掉了。

事實上,這些被殺之人不僅是讀書人,也極可能兼職術士,歷史上說秦始皇坑儒,其實並不完全正確。

公子扶蘇爲人正直而仁愛,認爲秦始皇的做法不對,便上書勸諫,結果惹怒了秦始皇,將他發配到上郡監督蒙恬修建長城。

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益發謫徙邊。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轉眼來到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再次出巡,他下令左丞相李斯隨行,右丞相馮去疾留守咸陽,臨走前公子胡亥請求一起出遊,得到了秦始皇的准許。

這裏要多說一句,當時跟隨秦始皇出巡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便是蒙恬之弟蒙毅,當時擔任上卿。

蒙恬蒙毅兄弟都是秦始皇的寵臣,蒙恬作爲將軍主外,蒙毅作爲謀臣主內,兩人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也是秦帝國的支柱人物。

除了蒙恬蒙毅兄弟之外,最重要的大臣就是李斯了,他雖然官職低於馮去疾(秦朝以右爲尊),但權勢是大於馮去疾的,因爲他幫助秦始皇完成了一統大業,還採取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功勞非常之大,是具體協助秦始皇處理朝政之人。

秦始皇巡遊到平原津的時候生病了,這時候他做了一個糟糕的決定,那就是派遣蒙毅折返回會稽祭拜名山大川,從而爲他祈福。

蒙毅離去了,扶蘇和蒙恬又不在,使得秦始皇身邊失去了最可靠之人(他那時候認爲趙高和李斯也是可靠之人,但其實他看錯人了),這就在無形之中爲不久之後的沙丘之變創造了有利條件。

李斯作爲一個聰明人 李斯最後爲何幫助胡亥繼位 第2張

蒙毅離開之後,秦始皇的病情加重,他自知時日無多,便將趙高找來,讓他幫自己寫下了給扶蘇的遺詔,內容是讓扶蘇趕緊到咸陽主持葬禮,言外之意就是在他死後,由扶蘇繼承皇位。

上病益甚,乃爲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

趙高寫好詔書之後,秦始皇用玉璽蓋上了大印,然後讓趙高立馬送去上郡。

這個時候,趙高耍起了小心思,因爲他與扶蘇的關係向來不睦,他擔心扶蘇繼位後他就是不被殺死,也要失去權勢,所以私自將詔書扣押下來。

秦始皇以爲詔書已經發出去了,於是再次啓程,但當他來到沙丘的時候,他就因爲病重而去世了,死時年僅五十一歲。

秦始皇去世的時候,蒙毅還沒有回來,扶蘇與蒙恬又遠在上郡,因此他身邊只有大臣的代表李斯、宦官的代表趙高和兒子的代表胡亥等近親之人,帝國的決策權因此掌握在這三人手中。

李斯作爲左丞相,自然而然成爲主事之人,他精通帝王之術,認爲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一旦泄露,會激發衆公子爭奪皇位的野心,從而引發國家大亂,於是對外封鎖了消息(此時李斯並不瞭解趙高扣押了秦始皇的遺詔)。

丞相斯爲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祕之,不發喪。

爲了更好地隱瞞秦始皇去世的消息,李斯將秦始皇的遺體放在一輛轀輬車中(有許多窗戶的大馬車,開窗則涼,閉窗則溫),從而延緩屍體腐敗的速度,並下令照常向車內送食物和奏章,製造秦始皇還活着的假象。

就這樣,除了李斯等三人及五六名隨侍人員之外,沒有任何人瞭解秦始皇已經去世。

這個時候,最煎熬的應該是趙高了,他懷揣着秦始皇的遺詔,但一直沒有想好如何處理這件事,所以他一路上憂心忡忡。

李斯作爲一個聰明人 李斯最後爲何幫助胡亥繼位 第3張

終於,有一天傍晚,趙高想出了一個計策,他帶着遺詔找到胡亥,說他已經跟李斯商量好了,準備擁立他爲帝。

胡亥起初還有些害怕,認爲這麼辦不是很妥當,但趙高給他說了一大堆道理,搞得他心裏癢癢的,當皇帝的野心被充分激發,便同意了趙高的意見。

在搞定胡亥之後,趙高又跑去找李斯,與胡亥不一樣的是,李斯位高權重,而且對秦始皇忠心耿耿,拿下他並不容易,但趙高似乎已經胸有成竹了。

趙高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原來,李斯出身於布衣,早年是楚國管理文書的小吏,鬱郁不得志,爲了飛黃騰達,他便到齊國拜荀子爲師,在學習到了帝王之術後,他這才投奔秦始皇,最終幹出了一番偉大的成就,還成爲秦國丞相,位居三公之列。

不過,李斯雖然實現了人生抱負,但他也有自己的苦惱,畢竟他是以客卿的身份在秦國任職的,家族地位並不顯貴,根基也不是很深厚,一旦發生什麼變故,他取得的一切隨時都有可能化爲泡影,這是他最擔心的一件事。

趙高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所以找到了對付李斯的辦法。

李斯作爲一個聰明人 李斯最後爲何幫助胡亥繼位 第4張

趙高見到李斯後,開門見山地說,皇帝陛下已經去世了,但他留下了遺詔,現在就在我手上,是立扶蘇爲帝的,但我並沒有送出詔書,究竟立誰爲帝,是你和我兩人就可以決定的,你如何看這件事?

趙高的言外之意是,他不準備立扶蘇爲帝,而是準備立其他人,問問李斯的意見。

李斯聽了趙高的話,非常生氣地說,我本是微末之人,因爲陛下提拔,纔有了我今天的顯貴,現在你想篡改詔書,這種大逆不道之言,你怎麼敢說出口?

趙高估計到李斯會這麼說,所以他不慌不忙地接着說,丞相,你覺得你各個方面綜合起來跟蒙恬相比,誰高誰低?

李斯心想,蒙氏家族是秦國的本土大貴族,世代爲秦國重臣,蒙恬更是秦朝一統天下的大功臣,也是抵禦匈奴的大將軍,無論從哪方面來說,他都無法相比。

想到這裏,李斯便回答趙高說,當然是蒙恬更強了。

趙高聽了非常高興,繼續說,丞相是個聰明人,利害關係我一說你應該就懂,如果扶蘇繼承了皇位,那麼他的親信蒙恬肯定會取代你成爲丞相,到時候你恐怕想衣錦還鄉都將非常困難吧?

李斯聽完覺得有道理,趙高便接着說,不如我們一起擁立公子仁厚的胡亥爲帝,這樣你就有擁立之功了,可以保住丞相之位,你覺得呢?

高曰:“然則長子即位,必用蒙恬爲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鄉里明矣!胡亥慈仁篤厚,可以爲嗣。願君審計而定之!”

李斯聽了趙高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同意篡改詔書,擁立胡亥爲帝。

李斯不瞭解的是,他其實被趙高給矇騙了,而他之所以會被騙,還在於他自己心虛,爲了保住榮華富貴,竟然喪失了理智。

那麼,李斯爲何會被趙高欺騙,從而捨棄英明的扶蘇,轉而擁立胡亥呢?

第一,李斯對扶蘇的判斷出現了錯誤,這當然跟趙高的蠱惑分不開。

趙高說蒙恬比李斯強,這個其實不假,無論從家族地位,人際關係,還是受秦始皇寵信程度,顯然蒙恬完勝李斯。

但是,趙高說扶蘇繼位後會罷黜李斯,改立蒙恬爲丞相,這個就有點抹黑扶蘇了,因爲扶蘇素來有賢名,而且爲人正直,處事公正,不是那種爲了私利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的人。

李斯作爲一個聰明人 李斯最後爲何幫助胡亥繼位 第5張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蒙恬擅長的是打仗,在治理國家的能力這方面來說,還是李斯要更強一點,所以丞相應該繼續由李斯來做,蒙恬掌握軍權就可以了,這一點扶蘇絕對是很清楚的。

而李斯之所以會認同趙高的話,是源自於他骨子裏的不自信,因爲他是客卿,他無法與蒙恬一樣跟秦始皇親近,這讓他內心產生了不安全感,再加上趙高的蠱惑,導致他急於尋找新的靠山,慌亂之中錯誤地看待了扶蘇。

第二,趙高說胡亥仁厚,可能是事實,但這不代表胡亥就一定讓李斯當丞相,因爲趙高不是個好人,而且他可以影響胡亥的思想。

其實,胡亥開始並不能算個壞人,他雖然想當皇帝,但他了解自己只是幼子,是無法成爲皇帝的,所以並沒有爭奪帝位之心,只不過趙高激發了他的野心罷了。

胡亥最大的性格特質,就是沒有主見,容易被他人左右,而最能左右他的人,除了秦始皇之外,就只有趙高了。

爲什麼是趙高呢?

趙高其實很有才能,能寫一手好字,還非常有學問,而且他高大魁梧,善騎射,還會一些武功,可以說是個文武全才了。

不過,趙高最厲害之處卻是精通律法,他的父親就是從事法律的官員,而他完美地繼承了父親的事業,秦始皇非常賞識他這一點,所以才寵信他。

李斯作爲一個聰明人 李斯最後爲何幫助胡亥繼位 第6張

胡亥快要發矇的時候,剛好是秦朝建立之初,秦始皇在全國頒佈了很多法律,是開天闢地的一次大改革,爲了表達對律法的重視,秦始皇派遣趙高擔任胡亥的老師,教胡亥讀書識字,學習法律。

並且,趙高也是嬴姓趙氏子孫,與秦國王室有血緣關係,這讓他與秦始皇和胡亥有天然的親近關係,其影響力自然就非同尋常了。

所以說,趙高身份特殊,還跟胡亥的關係不一般,他是胡亥的啓蒙老師,可以影響胡亥的思想,胡亥能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就看趙高是個怎樣的人了。

那趙高又是個怎樣的人呢?

趙高其實不算是個好人,這在史書中是有記載的,當初趙高犯了大罪,蒙毅依法判了他死刑,只不過秦始皇赦免了他,他這才得以繼續活着。

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復其官爵。

因此,像趙高這樣一個有犯罪前科的人,他的話怎麼能輕信呢?

而李斯之所以選擇相信趙高,還不是因爲他被權勢矇蔽了雙眼,趙高代表胡亥承諾讓他繼續當丞相,讓他看到了美好的未來,也讓他忽略了可能存在的風險。

第三,從李斯的本性而言,他就是個勢力之徒,再加上他不是秦國人,所以他忠君愛國的信念並沒有那麼重,很容易被動搖。

前面我們也說了,李斯本是楚國的微末小吏,爲了飛黃騰達才外出闖蕩的,最後來到了秦國。

秦國,讀過戰國曆史的人都瞭解,向來被中原國家認爲是蠻夷之國,不被接受。

而秦國也是個排外心非常強的國家,雖然從秦惠文王時期開始有所改觀(招納他國人才爲已所用,開始走向強盛之路),但骨子裏依然存在排斥心理,商鞅被五馬分屍,張儀被逐出秦國,秦始皇下達逐客令,都是很好的例子。

李斯對此也是深有體會的,因爲他本人就曾差點被逐出秦國,所以他了解秦國不會真正把他當自己人,但他爲了自己的功名利祿,會排除萬難留在秦國(向秦始皇上書,諫逐客令)。

讓李斯欣慰的是,秦始皇對他還不錯,對他委以重任,給了他施展才華的舞臺,也讓他收穫良多,所以他對秦國的感情只是對秦始皇的私人感情,很難讓他真正將國家利益凌駕於個人利益之上。

李斯作爲一個聰明人 李斯最後爲何幫助胡亥繼位 第7張

因此,當趙高勸他合謀篡改詔書擁立胡亥爲帝的時候,他只是說秦始皇生前對他如何如何好,絕口不提自己是秦國人、要忠於秦國之類的話,後來趙高對他威逼利誘,他就立馬心動了,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所以,李斯就是個勢利之徒,他只做對他有利的事情,至於說趙高所說的是不是真的對他有利,那就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話說了這麼多,我們現在大致瞭解了李斯爲何會聽信趙高的話,合起夥來擁立胡亥,而不是更加英明的扶蘇。

而後來發生的事情也證明,李斯的選擇是錯誤的。

李斯與趙高篡改詔書之後,又寫了一封詔書賜死了扶蘇,並將蒙恬蒙毅抓起來,不久之後二人也都被殺掉了。

胡亥登基之後,李斯繼續擔任左丞相,而趙高則升爲郎中令,成爲決策者之一。

隨着趙高地位的提升,他的野心也越來越大,他一方面蠱惑胡亥,讓他沉迷後宮而不問朝政,他則趁機把持朝政;另一方面,他又大肆剷除異己,將胡亥的兄弟和許多正直的大臣殺死,從而進一步穩固了自己的地位。

到後來,趙高不滿足郎中令的職務,開始覬覦丞相之職,於是設計了一個連環計,先是剷除了右丞相馮去疾,以及馮去疾的兄弟將軍馮疾,然後藉助陳勝吳廣起義,誣陷李斯與兒子李由勾結起義軍造反。

值得一提的是,胡亥成爲皇帝之後,李斯對國事還是很上心的,提出了很多好意見,但他看錯了趙高,竟然把趙高當做自己的盟友,結果上當受騙了,被誣陷成造反者,還被判了個腰斬。

李斯在被押赴刑場的時候,悔恨當初跟趙高同流合污,不但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葬送了大秦江山,實在是大罪人,但爲時晚矣。

這裏做個假設,如果李斯當初堅持立場,擁立扶蘇爲帝,那麼情況可能大不一樣,因爲扶蘇肯定會減少賦稅和徭役,採取更加柔和的國策治理國家,這樣就不會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了,一小撮六國王室後裔也無法混水摸魚,秦國的最終結局不說做到傳之萬萬世,至少不會那麼短命。

李斯作爲一個聰明人 李斯最後爲何幫助胡亥繼位 第8張

諷刺的是,李斯作爲帝王之術的代表人物,他採取了許多措施,讓衆人屈服於皇權,但他自己卻踐踏皇權,竟然違背秦始皇的意志,捨棄扶蘇轉而擁立了胡亥爲帝,這就註定他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被後世人唾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