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白起作爲秦國的名將 白起的前半生爲何無史可考

白起作爲秦國的名將 白起的前半生爲何無史可考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白起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震古爍今的名將白起,其前半生爲什麼無史可考?

白起爲秦將數十餘載,掃六合,平八荒;敗韓魏,挫強楚,毀勁趙;殺戮六國將士近百萬,實乃秦一統天下的奠基人,獲贈“人屠”之號。其功勳震古爍今,彪炳千秋,千百年來無人出其左右。然而就是這等絕世名將,最後卻落得個將相失和,君臣離隙,旋被賜死於杜郵的悲涼下場,徒留悲嘆於後世。不過相比較白起壯懷激烈的後半生,其無史可考的前半生卻更耐人尋味;如此天縱英才,前半生史料竟無任何記載,箇中蹊蹺令人疑慮叢生。究竟是何緣故導致史官吝嗇筆墨將這位威震四海的統帥的前半生悄悄隱去呢?

白起作爲秦國的名將 白起的前半生爲何無史可考

白起影視劇形象

如何定義白起的前半生

白起卒於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生年不詳,其前半生看似無法定義年限,不過依據白起的生平事蹟及職位,依然可以將其前半生的輪廓勾勒個八九分。

(一)白起出道之際所任的“左庶長”是何許職也?

【白起者,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爲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白起有史可考的事蹟是在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職位是左庶長。左庶長是秦國沿用了幾百年的官名,是除了國君之外最有實權的大臣職務,早先職爵一體,地位極爲顯貴。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官制仿效中原變革,試圖將左庶長職爵分離,虛化爲軍功爵位,不再有實職權力,商鞅時期軍功爵分爲十八級,左庶長位居第九位。雖然商鞅弱化了左庶長的權力並降低其地位,但是左庶長的權勢依舊很大。商鞅任此職在秦國實施鐵血變法,處置了一大批權力炙手可熱的公卿貴族。長平之戰初期同是左庶長職位的王齕統帥秦軍數十萬,與趙國名將廉頗一同拉開了秦趙國運之戰的序幕。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四月,因攻趙。趙使廉頗將……其九月,秦復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長平之戰後,趙人毀約,秦王大怒,欲發兵攻趙,滅亡趙國。由於白起負氣拒絕領兵,秦王遣比“左庶長”職位低一級的 “五大夫”王陵爲主帥,進圍邯鄲,對陣名將廉頗。三十年後始皇帝滅趙,統兵將領卻是與白起齊名的王翦。由此可知,五大夫王陵職位雖不比白起王翦顯貴,但是相去不遠;而左庶長職位更是秦國衆多文臣武將中首屈一指的高位。

白起作爲秦國的名將 白起的前半生爲何無史可考 第2張

凡是擔任過秦國左庶長職位的人權力很大

(二)白起的左庶長職位由何而來

商鞅變法後秦國流行軍功爵制,該制度最大限度的體現商鞅倡導的“法治精神”,依靠制度制約人爲因素對官爵升遷的影響;官員的選拔和爵位的獲取主要依靠戰功。但是並非所有的官員均由軍功爵制產生,保任制和國君的直接任命也是秦國重要的人才選拔方式。如相邦範睢就是由秦王直接任命,白起的“漢中守”、“左更”等職位是由魏冉保舉,“茅廁將軍”鄭安平的將軍之職是由範睢報恩而向秦王保任的。那麼白起的左庶長職位到底以哪一種方式獲取的呢?

1.白起的左庶長之位並非由舉薦而來

有史記載曾保舉過白起的人只有相邦魏冉,司馬遷在《史記》中有詳細的記載:

【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爲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相秦,舉任鄙以爲漢中守。其明年,白起爲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昭王十四年,魏厓舉白起,使代向壽將而攻韓、魏,敗之伊闕,斬首二十四萬,虜魏將公孫喜】——《史記·穰侯列傳》

白起被魏冉首次舉薦是在時任左庶長的白起率兵攻打韓國新城的同一年,即昭王十三年(前294年)。舉薦白起的職位是“漢中守”而非“左庶長”;此外根據古漢語敘述事件的先後順序也可以得知,白起任左庶長攻打韓國在先,魏冉舉薦白起爲漢中守在後。魏冉第二次舉薦白起是在昭王十四年(前293年),舉薦擔任的爵位是“左更”。所以白起的左庶長之位並非由魏冉舉得以擔任的。

魏冉舉薦白起前,白起便身居高位

2.白起左庶長之職並非由秦王直接任命的

昭王十三年(前294年)與函谷關之戰只間隔了兩年,此戰是戰國時期函谷關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敵國攻破,秦國險遭滅國。天塹屏障被拆,秦人如喪考妣,昭襄王大爲驚恐,兵臨城下之際,急忙向齊國割地求和。秦國割讓的土地包括韓魏故土西河之外(黃河以西的陝西土地,魏國曾設上郡和西河郡),武遂,封陵等,商鞅變法後秦國東出的戰果毀於一旦,此一戰直接將秦國打回了一百年前的春秋時代。

從昭王十三年到十五年,秦國並沒有任何對外戰爭,白起領兵攻打函谷關之戰的仇敵之一的韓國是函谷關戰敗後的第一戰,對提升整個國家的士氣有着非比尋常的意義。假設白起在昭王十三年之前是平民,秦昭襄王將一個平民火速提升至左庶長,執行一次意義重大的復仇之戰就顯得過於草率;其荒謬程度比之趙孝成王使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替代廉頗主戰長平有過之而無不及,趙括雖無實戰經驗,但是理論知識相當紮實,並且譽滿天下。雄才大略的秦昭襄王是不會輕易犯下如此低級錯誤的。“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戰國時期,直接被秦王任命爲高官者不勝枚舉,如張儀、範睢、田文、裏疾等,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在秦國爲官時早就聲名遠播,非賢即貴。白起既不是貴族,任左庶長前生平事蹟更無史料記載,顯然不在賢者範圍內;基本不適合國君直接任命的基本條件。

白起作爲秦國的名將 白起的前半生爲何無史可考 第3張

尚無史料證明秦王曾任命平民爲高級軍官

秦國軍官職爵的獲取和升遷主要依據軍功爵制,靠戰功獲取,國君任命和保舉制度作爲重要的補充。白起的左庶長高位並非由保舉和國君的直接任命所得,只能是依靠戰功獲取,這種獲取方式顯然更加適合秦國的實際國情。

(三)白起出任左庶長時的年齡考究

秦國律法規定凡17歲男子須向官府登記,稱爲“傅”。傅籍後,從23歲起,守衛京師一年,稱“正卒”;守衛邊防一年,稱“戍卒”。白起從十七歲入伍,經歷十多年的戰爭錘鍊進階至左庶長比較適合實際情況;白起有無初入行伍三兩年內便因功封爲左庶長的可能呢?很明顯幾乎沒有可能,如果白起在幾年內榮升高位,勢必要立下不世功勳,那麼史書上肯定要大書特書。很遺憾,白起在昭王十三年前的事蹟根本沒有任何史料記載,所謂的不世功勳亦是子虛烏有。從昭王十三年(前294年)到昭王五十年(前257年),白起生平有史可考的時間跨度是三十七年。結合左庶長之位的顯貴程度及白起的左庶長之位是依靠戰功獲取的事實,可以斷定白起任職左庶長時必定正值青壯之年,大約在二三十歲;所以白起的前半生大概是從他生年到昭王十三年的二三十年光景。

白起作爲秦國的名將 白起的前半生爲何無史可考 第4張

普通士兵短時間內升至將軍是十分困難的

白起前半生無史可考的原因

白起作爲秦國一統戰爭中的風雲人物,在秦國甚至整個戰國時代勢必成爲萬衆矚目的焦點;而人的獵奇心理是不會輕易放棄對一名人成名之前的事蹟考究,那麼史官追溯白起前半生的經歷亦屬自然之理,如此說來白起的人生線應該完整的呈現在青史上,毫無佚失之理。但結合一些實分析,上述的論斷並不合理。

(一)記錄白起生平事蹟的主要史料《秦紀》有諸多瑕疵,存在漏記的可能

1.秦國文化落後,史料記載與編纂難以科學化

秦國自立國至變法圖強後東出崤函,期間數百年,與中原諸國互通交流的通道爲晉國所控,晉國爲防秦國勢力染指中原,對秦國的東出行爲百般打壓。秦國無可奈何,獨處西部邊陲蠻荒之地,長期與戎狄交流雜居。在中原諸國眼中,秦國始終是個不入流的三流角色,文明開化程度甚至不比自稱“蠻夷”的楚國。長期的閉塞環境使得秦國的文化水平極大地落後于山東六國,還養成了秦人獨有的野蠻性格。

【秦國之俗,貪狼強力,寡義而趨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勸以賞,而不可厲以名……孝公欲以虎狼之勢而吞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淮南子·要略》

商鞅變法後,秦國的國家重心轉移到了獎勵耕戰方面,運用“馭民五術”對民衆進行愚昧和弱化,獨尊法術禁錮國民思想。秦國的教育和文化的發展處於停滯狀態,秦法甚至將學者和商人、隱士、遊士和手工業者一道列爲“五害”,並予以打擊,秦國文化上的凋敝顯而易見。戰國時代是中國思想文化大爆發的黃金時代,一時間百家爭鳴,諸子百家你方唱罷我登臺,好不熱鬧。如此盛況唯獨只有秦國坐着小板凳,冷眼旁觀,着實令人唏噓。

落後的文化勢必對史料的記載與編纂產生不利的影響。首先是記載問題;秦國史料記錄歷史事件還是採用春秋時期的筆法,只注重修辭修飾,對事件內容的記述頗爲懶散,所以相關的歷史事件記錄的極爲簡略,有些重大歷史事件只有隻言片語,至於事件的來龍去脈,絲毫沒有潑墨。《秦紀》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即記載歷史事件全然不顧詳細日月,明顯不符歷史記載的兩大要點之一的“時間”要素。周朝建立後設立“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御史”全方位記載國家內外發生的大小事宜。諸侯國仿周王室官制,皆置史官,但沒有一國能做到五史兼備,但大部分諸侯國設置有“五史”中的三兩個史官職位。而秦國只有“御史”職位,即侍從史官,記錄歷史的主線圍繞着國君展開,而白起的前半生被是一部底層青年奮鬥逆襲史,與國君的交集太少,被國君的侍從史官忽視再正常不過了。

白起作爲秦國的名將 白起的前半生爲何無史可考 第5張

《秦紀》的內容質量爲司馬遷所詬病

2.戰國史料嚴重匱乏,除去《秦紀》白起的生平更是無史可考

秦一統後成體系的記錄戰國曆史的史料獨有秦國史料《秦紀》,造成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便是秦始皇一統六國後的焚書事件。焚書的主要對象便是六國史料,這是秦國對“欲滅其國,先滅其史”理論的實踐,從文史上斬斷六國遺民及其後裔對故國的認同感,對一統六國遺民的思想有着非比尋常的意義。此外焚書也是秦國出於篡改歷史的需要,因爲六國史料多有記載對秦國不利的一些史實。

【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爲其有所刺譏也】 ——《史記·六國年表》

白起的戰功主要在與六國的作戰中取得,諸如戰爭此等國之大事,各國史料向來不吝筆墨,那些可能記載白起生平事蹟的六國史料卻被始皇帝付諸一炬,實屬惋惜。如此,記錄白起生平事蹟的史料只有《秦紀》一家之言了。《秦紀》是司馬遷撰寫《史記》中戰國史的主要參考資料,《秦紀》中的大部分內容被司馬遷原封不動的搬到《史記》中,《史記》成書後一時間洛陽紙貴,原始史料《秦紀》便顯得多餘,逐漸淡出歷史舞臺,在西漢時期便逐漸失傳。《史記》便成爲系統的記載戰國史的唯一傳世史料,並深刻影響着《戰國策》和《資治通鑑的》編纂。《秦紀》隱去白起的前半生事蹟,作爲唯一一部流傳至今的成體系的戰國史史料,《史記》對於白起前半生的探究亦是無能爲力。

白起作爲秦國的名將 白起的前半生爲何無史可考 第6張

焚書使六國史料針對白起內容記載損毀

(二)記錄白起前半生事蹟的史料或在秦末戰亂中損毀

始皇帝焚書後,民間的戰國史料基本焚燬殆盡,僅存的記錄戰國事件的史料便只有秦國的《秦紀》,被秦廷中央保存於宮廷,但是這份僅存的珍貴史料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浩劫。鉅鹿之戰的慘敗動搖的大秦的根基,社稷大廈搖搖欲墜,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在推翻暴秦的戰爭中項羽出力最大,在處置秦國的問題上,項羽擁有絕對的發言權,甚至連先入咸陽的劉邦也要匍匐稱臣。這位楚國後裔在處置秦國問題上將楚亡於秦的積怨悉數發泄開來,他不但誅殺了秦國王族,還一把火焚燒了秦國宮闕與皇陵,報了當年白起入郢焚燒楚國王宮和宗廟的一箭之仇。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焚燬秦宮是繼始皇帝焚書後中國先秦文化的又一次浩劫,秦始皇焚燬民間收藏的諸子百家典籍,但是卻在宮廷和丞相府有重要備份,並做了細緻的官方收藏管理;而項羽一把大火卻令秦國官方收藏的備份典籍損失慘重。雖然蕭何在項羽縱火前從秦國官方收藏的檔案館中搬走不少典籍,但是秦代的書籍都是刻在竹簡上的,不僅笨重,而且體積龐大,劉邦從進入咸陽到被迫退出,不過月餘;大部分將士熱衷搜刮細軟珍寶,對這些文化典籍的保護頗爲輕視,在這麼短時間內,僅憑蕭何之力將秦國官方藏書悉數運走並加以保護,顯然力不從心。如果《秦紀》不存在漏記的可能,那麼記錄白起前半生的史料就很有可能毀於楚霸王的復仇之火。

白起作爲秦國的名將 白起的前半生爲何無史可考 第7張

項羽焚燒秦宮讓秦國官藏典籍損失慘重

(三)秦國忌諱失敗,故意漏記白起的前半生事蹟

昭王十一年(前296年)齊國名將匡章攻破函谷關。而白起在昭王十三年即是左庶長且該職位非魏冉舉薦,由此可知他在昭王十一年的職位肯定不低於左庶長,因爲昭王十一年至十三年,秦國沒有任何對外戰爭,白起不可能因戰功由低於左庶長職位升遷至左庶長,且秦國新遇函谷關之敗,秦昭襄王有何理由將職位低於左庶長的白起提升至左庶長呢?

既然白起在函谷關之戰時便是左庶長甚至更高職位,在這場生死國運之戰,白起絲毫沒有置身事外的理由,而此戰最終以秦國失敗割地求和而告終,儘管秦國在史料中沒有記載秦國是何人領兵,不過疾已經病逝,昭王十一年的秦國著名將領屈指可數,也就司馬錯和白起等人而已。

【二十年(丙寅,公元前295年)秦尉錯伐魏襄城】——《資治通鑑·卷四》【十二年(前294年),樓緩免,穰侯魏冉爲相】——《史記·秦本紀》

函谷關之敗第二年,昭王十二年(前294年),相邦樓緩因函谷關之敗罷相,而司馬錯在這一年卻以國尉的身份討伐魏國,秦國國尉主管軍政,官位級別低大良造一級,若司馬錯身爲函谷關之戰的前線軍事指揮官,遭遇函谷關之敗後繼續主管軍政的可能性就太低了。如果主將是白起,白起因函谷關之敗降級至左庶長顯然更合理一些。不管函谷關之戰秦軍主帥是否爲白起,白起身居左庶長以上高位,絕無可能袖手旁觀,白起參加函谷關之戰並失敗的可能性極大。

秦史有諱敗的毛病,在有些史料中,我們可以發現秦軍反覆攻佔同一地方,其實這就是秦史諱敗的鐵證,因爲秦史着重記載秦軍的勝利,對於敵人擊敗秦軍收復城池極爲吝嗇筆墨。秦國敗於六國的戰例也是少見於史料,有些就是一筆帶過,敘述極爲隱晦,甚至不標註年月,雙方統帥,己方出兵人數,以及自身的傷亡情況。但是秦國對六國的勝利往往是大書特書,殲敵數量亦是十分詳盡,如果秦軍大勝,《秦紀》往往標註“斬首”敵人的詳盡數目,對於六國對秦勝利《秦紀》往往用“大破”、“破”、“走”等一些不痛不癢的隱晦詞。秦史爲了保全白起這一戰神的光輝形象,將他前半生勝敗參半的從軍生涯悄然隱去是非常有可能的。

白起作爲秦國的名將 白起的前半生爲何無史可考 第8張

函谷關被攻破後秦國確實無險可守

白起前半生無史可考絕非正常現象,在沒有更權威的史料佐證前,箇中真相永遠是個不爲人知的謎團。而我們現今所溫故的古代歷史事件也不一定完全適合它原本的真實面目,根據史料和考古發掘的推測只能是無限的接近歷史真相。此外歷史的記載和編纂不可避免的會摻雜史官的主觀意識,有俗語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小姑娘”也不無道理,在沒有更具價值的考古發掘前,古代歷史像極了一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羅敷美女,這也是歷史獨有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