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可憐的大明朱三太子 75歲時被凌遲處死

揭祕可憐的大明朱三太子 75歲時被凌遲處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三太子”名叫朱慈煥,其實是崇禎皇帝的第五個兒子,被封爲永王,京城被李自成攻破時他才12歲。李自成進京後沒有殺掉崇禎的幾個兒子,還安排專人照管。幾個人的厄運是從清軍入關開始的,清廷雖然舉着爲崇禎報仇的大旗,其實對崇禎的兒子嚴厲搜捕,抓到以後就以冒名頂替的名義處死,以斷絕漢人反清復明的希望。

揭祕可憐的大明朱三太子 75歲時被凌遲處死

網絡配圖

清軍入關後,一位姓毛的將軍帶着朱慈煥逃到河南,他們賣了戰馬,買了點地,準備耕種爲生。可是由於清軍的搜捕越來越緊,這位毛將軍自顧不暇,扔下朱慈煥南逃。13歲的朱慈煥獨自從河南向東南一帶流浪,後來他到了太祖朱元璋的故鄉,安徽鳳陽。鳳陽有一個姓王的鄉紳,曾在明朝做過一段時間的諫官,瞭解到朱慈煥的身世後,心念故主,讓他冒充自己的兒子,改名王士元,和自己的孫子同窗讀書,朱慈煥十八九歲時,王鄉紳病故。他又離開鳳陽,在一座小廟落髮爲僧,一路流浪,來到浙江餘姚的一座古廟安身。

有一天,一個姓胡的鄉紳路過此廟,在和朱慈煥的閒談中,發現他氣質不俗,頗有才學,便把他帶到自己家裏,讓他還俗耕讀,把女兒嫁給了他。從此朱慈煥就在這裏住了下來,靠教書維持生計。又過了些年,通過朋友的介紹到山東張岱霖等人家中教書,到山東改名爲張用觀,他小心謹慎,唯恐暴露,所以在山東時,和李遠等人相識二十餘年,李家只知道他是浙東名士張老先生,連他在浙江時名叫王士元也不知道。

康熙四十四年,朱慈煥在寧波認識秀才張月懷。 不久,朱慈煥發現張月懷行事不安分,怕被受到牽連,便舉家遷徙到湖州長興縣。 後風聲吃緊,寧波、鎮海都“一步一步挨查”。 康熙四十七年,官府逮捕康熙四十五年在大嵐山起事的浙東和尚張念一,並從其口中得悉朱慈煥的行蹤。四月,在山東汶上縣躲避兩年多的朱慈煥被捕,押解京師受審。

揭祕可憐的大明朱三太子 75歲時被凌遲處死 第2張

網絡配圖

康熙四十七年時,朱慈煥已達七十五歲高齡。並且組成了有一妻一妾,六子三女一個孫子的大家庭。他對於自己的身世一直守口如瓶,但作爲明朝皇室的嫡系子孫,他最終也沒能擺脫那高人一等的意識,他按皇家的傳統,在爲所有的兒子取名時以“和”字排輩,最後一字都爲帶有土部的怪字。這些舉動逐漸爲人們所注意,一位念一和尚在浙東起義時便打着“朱三太子”的旗號,終於使這位隱藏了幾十年的前明龍種遭到了滅頂之災。

經浙江遭審問時,官府問他:“朝廷待汝不薄,何爲謀反呢?” 答:“數十年來,改易姓名,只是爲了避禍。清廷有三大恩於前朝,吾感戴不忘,何嘗謀反?” 官府問:“什麼三大恩?”答:“今上誅流賊,與我家報仇,一也。凡我先朝子孫,從不殺害,二也。 朱家祖宗墳墓,今上躬行祭奠,三也。”“吾今年七十五歲,血氣已衰,鬢髮皆白,乃不作反於三藩叛亂之時,而反於清寧無事之日乎?且所謂謀反者,必佔據城池,積草屯糧,招買軍馬,打造軍器,吾曾有一此乎?”

九月,康熙朝五位大學士在審訊後結案由張廷玉書上奏稱:“王士元自認崇禎第四子,查崇禎第四子已於崇禎十四年身故,又遵旨傳喚明代老太監,俱不認識。王士元明系假冒,其父子俱應凌遲處死。”明朝亡國已經六十餘年,就算有當年的小太監還留在清宮,那最小也要七十多歲,怎能根據童年的模樣來辨認一個七十五歲的老人的相貌?

揭祕可憐的大明朱三太子 75歲時被凌遲處死 第3張

網絡配圖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朱慈煥凌遲處死,所有子孫除死於獄中的,全部斬立決。雖然朱慈煥已到了風燭殘年,並且並無叛逆之心,但最終康熙帝以其“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朱之父子不可宥。”將朱慈煥及其子嗣徹底肅殺。

朱慈煥,可憐生在帝王家,沒享幾天榮華富貴,一生東躲西藏,年過古稀仍然未能躲過一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