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貪官朱大典是怎麼死的 他是怎麼以身殉國的

明朝貪官朱大典是怎麼死的 他是怎麼以身殉國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百年來養士朝,如何文武盡皆逃?”這是《鹿樵紀聞》中記載的兩句詩,出自於明朝南京的一個乞丐之手。當時清軍大軍南下,攻佔南京,南明弘光朝廷頃刻之間崩潰瓦解。原先高車駟馬、峨冠博帶的朝廷大臣們,除了寥寥可數的幾人以身殉國,其他人大都要麼屈膝投降,要麼倉皇逃跑,置聖賢教誨和忠義廉恥與不顧,種種醜態,連要飯的乞丐都看不過眼,寫下這首詩譏諷他們。

明朝貪官朱大典是怎麼死的 他是怎麼以身殉國的

明朝覆滅之際,翻天覆地的鉅變,成爲衡量明朝官員品行的試金石。原先德高望重、名滿天下的朝廷重臣們,如錢謙益、洪承疇等人,深受皇恩卻臨危變節,爲了苟全性命,當了可恥的叛徒和漢奸。而很多默默無聞、屈居下僚的小官吏,卻寧死不降,以死報國。如南明戶部主事黃端伯,在清兵入城後,他在家門上寫下幾個大字:大明戶部主事黃端伯不降,連清朝豫親王多鐸都對他的氣節佩服不已。

更爲離奇的是,有一個在明朝聲名狼藉的貪官,平時爲正人君子所不齒,國破家亡之際,他做了一件事震撼世人。此人就是明朝大臣朱大典。朱大典,浙江金華人,出身貧苦,一度棲身破廟。但他胸懷大志,酷愛讀書,因家裏太窮,連上私塾的錢都出不起,於是經常站到村裏私塾的窗戶下面,隔窗偷聽。就這樣,朱大典靠着“偷師”和自學,於萬曆四十四年考取進士,成爲大明朝的官吏。

明朝貪官朱大典是怎麼死的 他是怎麼以身殉國的 第2張

朱大典從山東某地一個七品知縣做起,一步步升任兵科給事中、福建按察使、山東巡撫、漕運總督、鳳廬巡撫等職務。他在任期間,有兩大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善於用兵。當時明朝已經進入末期,內憂外患,刀兵四起,朱大典雖是文人出身,卻膽勇過人,曉暢兵機,是個將帥之才。在福建期間,他率兵屢次挫敗荷蘭“紅毛番”的進攻,在山東期間,軍閥孔有德起兵叛亂,縱橫劫掠無人可敵,最後卻被文臣朱大典殺得丟盔棄甲。

明朝貪官朱大典是怎麼死的 他是怎麼以身殉國的 第3張

朱大典爲官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貪婪成性,是個名副其實的貪官。史料《東南紀事》記載,他在任鳳廬巡撫期間,貪婪兇暴,千方百計搜刮勒索民財,婪索財賄,其窮兇極惡之狀,被人形容爲“乳虎蒼鷹”,“四府僚屬,囊橐皆盡,人擬其富可敵國”,靠貪墨積累億萬資財,是明末數一數二的大貪官。崇禎十六年,朱大典遭到御史彈劾,丟官罷職,回到老家金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明朝危亡之際,貪官朱大典的表現卻讓人始料未及。

明朝貪官朱大典是怎麼死的 他是怎麼以身殉國的 第4張

《東南紀事》記載,隆武元年,清軍揮師南下,經略江南。面對清朝大兵壓境,朱大典一不跑二不降,散盡家財,招兵買馬聚草屯糧,購置器械火藥,組織起一支隊伍,守土自保。此時成立不久的南明弘光朝廷已經覆滅,南明隆武帝在福建繼位,授予朱大典文華殿大學士的頭銜,讓他負責擔任浙江金華一帶的防禦守備。朱大典慨然領命,決心與清朝死戰到底。

《南明史》記載,隆武二年六月二十三,清朝親王博洛率領大軍包圍金華城。清將先派人送來招降書信,朱大典毀書斬使,決不投降。清兵隨後大舉進攻金華,朱大典打仗果真有一套,在無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死守孤城二十多天,清軍傷亡慘重,始終不能破城。清軍援軍源源不斷而來,還帶來大量火炮,日夜攻打。金華城守軍漸漸傷亡殆盡,糧盡援絕,憑着一腔忠義之心做着最後的苦鬥。

七月十六,清軍攻破金華。朱大典抱定必死之心,別無他念。但他忽然想起火藥局中還殘留有大量火藥,若留下來被清軍所用,豈不是白白便宜了他們。於是他和總兵何武、副總兵吳邦睿三人,來到火藥局,把殘存的火藥集中到一起,然後把火藥桶綁在身上。他的十幾個隨從也要隨他一起赴死,被他厲聲呵斥:“速去!吾將有事!”把他們驅散後,舉火引燃火藥,一聲驚天動地轟鳴,朱大典等人粉身碎骨,只留下浩然之氣長存人間。

明朝貪官朱大典是怎麼死的 他是怎麼以身殉國的 第5張

朱大典以身殉國的壯烈事蹟,傳遍天下。戰火中倖存下來的金華百姓,論及朱大典之死無不懷念。朱大典當年棲身的破廟被修葺一新,四時祭拜,他當年苦讀詩書的地方,建立了“朱大典讀書處”的石碑,遺蹟至今尚存。清朝編修《明史》時,對朱大典的勇氣和氣節也十分敬佩,稱讚他“浙東死事之烈,未有如大典者”。乾隆四十二年,朝廷爲提倡忠孝節義,在金華雙溪驛修建青石牌坊一座。

從貪官朱大典的慷慨赴死,人性複雜由此可見一斑。朱大典雖有過貪墨劣跡,但在國破家亡之際,卻能捨生取義,保全氣節,從這一點來看不失爲一個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