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攘外必先安內 這句話放到明末清初的歷史是何等的正確

攘外必先安內 這句話放到明末清初的歷史是何等的正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最早是在宋朝趙普給宋太宗的摺子上提到的:中國既安,羣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而到了近現代抗戰初期,成了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積極剿共,消極抗日的誤國思想。“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本身還是有其正確的思想價值的,只是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的形勢下,是否都適用而已。歷史倒退個幾百年,放在明末清初的歷史形勢下,那麼這句話就再正確不過了。

攘外必先安內 這句話放到明末清初的歷史是何等的正確

“中國既安,羣夷自服,攘外必先安內”魚子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只要中國自身安定,那麼周圍的國家就沒有敢不服的,所以要想周圍的國家老實,自己國內必須團結一致而不能亂。歷史上中國團結一致夠強大的時候,周邊國家自然不敢來犯,即使來犯,也只會被打的倉皇而逃。而國內動亂不穩定的時候,外敵也會虎視眈眈伺機而動。而在明末清初,對於大明朝來說,正是不能做到安內,以至於被大清這個“外敵”奪取了天下。

明朝末年,朝廷貴族官僚集團漸漸腐敗,暴力掠奪殘害百姓,破壞了社會的正常生產和人民的生活秩序,開始埋下動亂的種子。後來面對東北後金勢力的侵擾,以及鎮壓逐漸興起的農民起義,爲了籌集軍費,更是無限制的增加賦稅,盤剝百姓,榨乾了人民身上最後一滴血。隨着農民起義越來越多,後金侵擾越來越嚴重,明朝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局面。

不過即使是在大明朝內部出現了“不安”的局面,明朝一開始的政策還是正確的,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內。整個崇禎年間,對農民起義的鎮壓一直都十分有效,如洪承疇差點就剿滅了闖王李自成的義軍,與此相對的外患清軍也一直被堵在山海關外。在安內有所成效的情況下,明朝的攘外也算是效果顯著。

可惜大明朝沒把李自成這個“亂源”徹底滅掉,反而被李自成打到了北京。此時,李自成如果反過來能做到“安內”,確保其大順政權和大明殘存勢力不窩裏斗的話,清軍還是無法入關。但是李自成反而自己製造了亂源,點了把火把吳三桂逼反到清軍那頭。結果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李自成潰不成軍,清軍順勢橫掃天下,最終入主中原。

攘外必先安內 這句話放到明末清初的歷史是何等的正確 第2張

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清軍打了幾十年,雖然佔了些地方,但依舊是像洪水被堵在水壩裏一樣,堵在山海關外,很難說能看到一統中原的希望。原因就是明朝內部雖然隱患不斷,但還是能壓制住,整個局勢沒有崩盤,所以還能抵抗外敵。結果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天下大亂,清軍也就像是破壩的洪水一樣,席捲了中原大地。大明朝最終沒有死於外敵,而是亡於內亂

所以說“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本身是沒錯的,只是安內的方法需要慎重的選擇,方法不當,不能安內,一亂則只會加速滅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