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奉天之難”是怎麼發生的 晚唐衰落的標誌性事件“奉天之難”

唐朝“奉天之難”是怎麼發生的 晚唐衰落的標誌性事件“奉天之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德宗李適(kuò)是代宗李豫的長子,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他年僅十四歲。他的祖父李亨,那個時候還是太子他的父親李豫是皇長孫。作爲李隆基的重孫子,李適的童年過的並不幸福。因爲,祖父李亨雖然貴爲太子,但是在朝廷上處處受到宰相李林甫的刁難,甚至是迫害。所以,對於李亨的子孫生活的都是如履薄冰。

唐朝“奉天之難”是怎麼發生的 晚唐衰落的標誌性事件“奉天之難”

安史之亂暴發後,李亨登基爲帝,他的父親李豫被立爲太子。然而,也是在這個時候,他的母親沈珍珠因爲戰亂被敵軍俘虜,後來下落不明。作爲李豫的嫡長子,李適像他的父親一樣,肩負起了平定叛軍的重擔。

在這期間,李適經歷了唐玄宗開元盛世的輝煌景象,也經歷了安史之亂的混亂景象。他經歷了楊國忠李林甫奸相弄權,也經歷了奸宦李輔國霍亂朝政。所以,從李適登基開始,他就立志做一個好皇帝。

唐朝“奉天之難”是怎麼發生的 晚唐衰落的標誌性事件“奉天之難” 第2張

李適繼位後,他任用賢臣,嚴禁宦官干政,改革吏治稅法,使大唐的經濟得到一定的恢復。但是,雖然如此,由於當時常年戰亂,社會各階層矛盾很深,尤其是藩鎮割據勢力龐大。李適雖然有心整治,但是並沒有得到太大的好轉。

公元782年,李適妄想通過武力削奪藩鎮的權力,結果引起藩鎮節度使的集體討伐。由於藩鎮實力過於強大,加上中間發生的涇師之變,李適兵敗,被迫逃往奉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奉天之難”。

唐朝“奉天之難”是怎麼發生的 晚唐衰落的標誌性事件“奉天之難” 第3張

公元784年,李適痛下“罪己詔”,公開承擔了導致天下大亂的責任。他在詔書中宣佈,藩鎮節度使的叛亂是因爲自己的失誤,並表示今後“一切待之如初”。正是因爲這份詔書,藩鎮節度使大多歸順。

實際上,在我國曆史上有很多皇帝發佈“罪己詔”。但是以往的皇帝大多是面對重大天災時,處於對天譴的敬畏不得已下詔。而李適,完全是對自己行爲的深刻反思以及對天下安定的願望頒佈的。從側面,我們也能看得出,李適確實是一個好皇帝,至少是希望做一個好皇帝。

唐朝“奉天之難”是怎麼發生的 晚唐衰落的標誌性事件“奉天之難” 第4張

奉天之難不僅成爲晚唐衰落的標誌性事件,也成了李適放任自流的轉折點。李適執政後期,任用奸臣爲相,並且開始委任宦官以重要官職。在全國範圍內,更是增收雜稅,導致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805年,李適因病去世。他的兒子李誦,登基爲帝。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