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商高宗武丁簡介 使得商朝威鎮四方的一代明君

商高宗武丁簡介 使得商朝威鎮四方的一代明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高宗(武丁),武丁(?-約前1192年),姓子,名昭,是中國商朝第23位國王,商朝著名軍事統帥。(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在位時期定爲前1250年—前1192年),廟號爲高宗。他是商王盤庚的侄子,父親是商王小乙。武丁在位時期,曾攻打鬼方,並任用賢臣傅說爲相,妻子婦好爲將軍,商朝再度強盛,史稱“武丁中興”。

武丁,姓子,名昭,是中國商朝第23位國王,廟號爲高宗。他是小乙之子,盤庚之侄。年幼時﹐武丁曾在外行役,與“小人”一起勞作,因而較瞭解“稼穡之艱難”。他即王位後,提拔傅說執政。傅說原爲刑徒,被武丁發現,加以重用。武丁還任用甘盤爲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鞏固統治,增強國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武丁在位期間,不斷向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武丁向四方連年用兵,征服了周圍的許多小方國。這些征伐戰爭,爲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廣大疆域,奠定了基礎,商朝再度強盛,史稱“武丁中興”。後世稱作高宗。由於武丁將商王朝推向極盛,被稱作“中興之王”。後人又稱之爲武丁大帝。武丁死後,由其子祖庚繼承王位。

個人生平

商代國王。後世稱作高宗。傳說名昭,爲盤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時﹐武丁曾在外行役,與“小人”一起勞作,因而較瞭解“稼穡之艱難”。他即王位後,提拔傅說執政。傅說原爲刑徒,被武丁發現,加以重用。武丁還任用甘盤爲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鞏固統治,增強國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史記.殷本紀》稱:“武丁修政行德﹐殷道復興。”由於武丁將商王朝推向極盛,被稱作“中興之王”。後人又稱之爲武丁大帝。武丁在位期間,不斷向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其中對對方作戰動員的兵力,有時三千,有時甚至達五千;對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據殷墟卜辭記載,武丁的配偶婦好還親自率兵征伐羌方。除了“伐羌”之外,卜辭中還有許多“獲羌”、“用羌”的記載,即抓獲了羌人的俘虜並用作人祭的犧牲,且數字驚人。

商高宗武丁簡介 使得商朝威鎮四方的一代明君

武丁向四方連年用兵,征服了周圍的許多小方國。這些征伐戰爭,爲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廣大疆域,奠定了基礎。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死後﹐由其子祖庚繼承王位。

個人評價

武丁是歷史上一名君,武丁之道指賢明的政治。盤庚遷殷以後,商朝的國勢就一直處於上升階段。到了武丁統治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空前發展,國力趨於鼎盛,史稱“武丁中興”。武丁是商朝的第23個國王。據說,武丁年少之時,父王小乙爲了其能成爲一個稱職的國王,就把他派到外地觀省民風、增長見識和鍛鍊才能。於是,武丁來到黃河兩岸,觀察當地人民的生活,接觸大量的平民和奴隸。有時,武丁還和這些人一起參加農業勞動。這些生活體驗,使他了解到生活的艱辛和勞動的不易。

武丁是盤庚以後最好的國王,具有雄才大略和遠大的政治理想。有個叫傅說的賢人,是個奴隸,他在參加修建工程時,被掌管該項工程的百工發現,向武丁舉薦。武丁親自去面見這位賢人,發現他果然談吐不凡,是一個經世濟民的奇才。武丁爲了任用傅說爲相,三年不管事,自稱夢見聖人,並畫出傅說的相貌,令百官去尋找。殷人信鬼,武丁以此方法舉傅說做宰相,貴族們便不敢反對。事實證明,武丁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自從傅說被提拔爲相後,一心一意輔佐武丁,幫助武丁大力振興政治、經濟、文化,緩和了奴隸的對抗,商因此復興起來。

商王高宗武陵位於河南省西華縣縣城東北15公里的田口鄉陵西村,系商代中興帝王武丁之陵寢,距今約3200年。武丁又稱商高宗,系商代22任國王。他治國有方,是商代鼎盛時期很有作爲君主,堪稱一代明君。相傳武丁早年生活民間,知嫁穡艱難,即位後志向遠大,思興復殷。後啓用賢人傅說、甘盤爲相,國始大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發展達到鼎盛,開創中國成爲當時煊赫一世的世界文明大國。據載,當年武丁從商都率羣臣前來西華捕滅蝗災並體察民情,因積勞成疾病逝西華,葬於現址。古時的陵冢規模宏大,有載“望之如山”,爲歷代帝王崇仰至祭。陵墓前原有廟宇陵園,陵後兩側分置高宗最器重的得力輔助丞相傅說、甘盤陵墓。因歷史上無數次黃河氾濫淤積和人爲損壞,廟宇毀廢,僅留高宗主陵墓頂和散落古御祭碑刻數通被收藏。現存高宗主陵高約6米,長寬各百餘米。商王高宗陵屬全國現存爲數極少、且較完整的奴隸制度時期帝王陵寢。

商高宗武丁簡介 使得商朝威鎮四方的一代明君 第2張

      由於武丁善於選拔人才,善於任用人才,所以在他的身邊,就聚集了衆多的名臣,除了傅說以外,還有甘盤、祖己等人。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湯之時,一隻野雞飛到了鼎身上啼叫。在王都的郊外,有一片茂盛的森林,是飛鳥經常棲息的地方。所以,一隻野雉飛到太廟中來鳴叫,這本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武丁卻認爲這是一種不祥之兆,害怕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祖己趁機勸諫武丁:“請大王不要擔驚,不要害怕。現在,只要你修好政事,勵精圖治,勤儉節約,一切不祥之兆自會煙消雲散。”當時,武丁用來祭祀的祭品過於豐盛,而祖己擔心他流於奢侈,便勸諫如此一番話。武丁是一個虛心納諫的君王,非常樂意地接受了祖己的勸諫。聰明的大臣往往借自然的異變來勸諫君王,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野雞鳴叫和共生樹的故事,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武丁時期,對周圍侵擾商朝的各諸侯國、方國,包括羌方、土方、人方、鬼方、虎方、荊楚等展開了一系列的征討。此舉在帶來了國家穩定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比較安定的生活空間。當然,從另一方面看,戰爭同樣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比如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重了百姓的負擔,激化了階級矛盾等等。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武丁的大規模戰爭,爲商朝幾百年的基業過早唱起了日暮時分的蒼涼之曲。武丁中興既是商朝興盛的頂點,也是由興盛走向衰敗的開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