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謎團重重的朱升父子身後事,朱升墓介紹

謎團重重的朱升父子身後事,朱升墓介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秦建黟歙,徽州上下兩千多年的歷史,留下許多謎團,其中朱升父子的身後事就是諸多謎團之一,至今仍未破解。

實事求是地說,朱升生性低調憨實,原來的知名度不及鋒芒畢露的劉伯溫和李善長,不僅在史學界,就是在朱的家鄉徽州,也很少有人研究朱升,朱的生平及事蹟也是付諸闕如。

看過《朱元璋》的電視劇,刻畫那麼多謀臣,竟無朱升的形象,連給朱元璋獻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名句,也張冠李戴到李善長的頭上。

朱元璋稱朱升“老實”,確是如此。這個老實巴交的老頭,儘管胸有才華,但活得謹小慎微、戰戰競競,以至在晚年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哀求朱元璋 “請老歸山”。這個“請”字實際是“乞”字,想退休到了“乞”的程度,“賜以完軀,幸矣”,可見朱升心懷恐懼,真心想早點離開這個捉摸不定的皇帝和危機四伏的官場。

朱元璋見朱升確實想退休,答應了他的要求,不過希望朱的兒子出來當官,輔佐他這個皇上。朱元璋見朱升不放心,還賜給他兒子朱同“免死券”。

免死券是明朝皇帝給大臣的最高獎賞,免死券上寫着“除謀逆不宥外,其餘若犯死罪,免爾本身一次以酬爾。”

謎團重重的朱升父子身後事,朱升墓介紹

免死券模式

大明開國元勳朱升拿着朱皇帝給他兒子朱同的免死鐵券安全“離休”了。他的下場比慘死的李善長、劉伯溫等好多了。

但他後來到了哪裏,死後葬在哪裏,成了一個謎。

大約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鹽城市南龍港村民開挖魚塘時,出土了一座墓葬,棺前的碑石記載爲朱升第七世孫朱從馨。

朱家人和有關部門結合墓誌並比對家譜後,不僅認定朱從馨爲朱升第七世孫,也從而確定朱升墓在此附近。於是,朱從馨墓移葬在朱升墓的西側。

墓碑後對於墓主是這樣介紹的:

從馨公(卒於明弘治十七年十二月),原葬於南龍港莊東鶴兒灣河口(俗雲十五萬)。因時代變遷,現移葬至先祖朱升墓西側。

公元二零零零年三月

從墓誌和家譜,至少可以證明,朱的後裔確實居住在鹽城。鹽城至今有朱姓數千人,據傳,朱姓保存的家譜中還記載朱升致仕後“偕夫人涉江沂淮抵東海轉西溪而築室地南龍港莊”。

鹽城人把這句話作爲認定朱升墓的重要依據。

但迄今尚未看見朱從馨墓的發掘簡報,至於朱升墓是如何認定的,有沒有墓的遺址和遺物,也沒有更多資料披露。

謎團重重的朱升父子身後事,朱升墓介紹 第2張

曾任北龍港鎮文化站站長的朱喜文是朱升的二十二世孫,據他介紹,朱升的子孫在鹽城繁衍生息,世代昌盛,現已傳至25世,僅鹽都縣一帶就有後裔5000多人。

1999年6月14日,朱升墓被鹽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爲鹽都縣文物保護單位;

據報導,2000年初,由朱升後裔集資10萬餘元對朱升墓進行動工修造,4月底,朱升墓一期工程修建竣工。5月16日由市文化局、鹽都縣政府、市、縣旅遊局、市博物館、縣文化局、縣地方誌辦公室、北龍港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朱升後裔代表約3000人在朱升墓前舉行了隆重的揭碑儀式。

朱升墓爲圓型土丘,高5.5米,底徑10.5米,佔地面積約100多平方米。

謎團重重的朱升父子身後事,朱升墓介紹 第3張

2001年2月16日,朱升墓被鹽城市人民政府列爲鹽城市文物保護單位。

接下來有更大的動作,鹽城市花巨資打造朱升生態文化園,該園佔地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擁有朱升墓、正德庵、東嶽禪寺、五穀神樹、桃花島等景點,於2010年10月5日經改造對外開放。2013年被省旅遊局評定爲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點。

園內的正德庵原名龍王廟,相傳是朱升後裔爲祭祀龍王爺保護一方五穀豐登,於1390年在南龍港莊東建築的一座土牆草蓋的龍王廟,這距朱升去世20年。1942年,廟宇遭到日寇的炮擊。1988年重建北大殿,由茗山法師親題大雄寶殿匾名。

謎團重重的朱升父子身後事,朱升墓介紹 第4張

朱升墓是生態文化園的核心和靈魂。

謎團重重的朱升父子身後事,朱升墓介紹 第5張

這樣大手筆的紀念朱升,令朱升家鄉人既感到高興也感到汗顏。

無論是朱的家鄉休寧洄溪和隱居地歙縣石門,很少見到有紀念朱升的東西。不少人慕名來到這裏參觀,但當地鮮有人知曉朱升和朱同的往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