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陳振龍偷偷從外國帶回了一根藤,奠定了乾隆盛世

明朝陳振龍偷偷從外國帶回了一根藤,奠定了乾隆盛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代是中國人口爆炸式增長的一個時期。清初,承明末大亂之後,社會生產漸次得以恢復,清朝中期人口出現井噴式增長,乾隆年間更是突破3億大關,爲了養活如此衆多的人口,使對土壤、肥料及雨水要求都不高的番薯,從南向北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成中國境內更廣大地區下層人民的主要食物之一。現在有人稱康乾盛世爲“番薯盛世”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說到番薯,乾隆都得去感謝百年前的一位英雄,是他從南洋千辛萬苦地將番薯從殖民者手中帶到中國。

明朝陳振龍偷偷從外國帶回了一根藤,奠定了乾隆盛世

話說大明萬曆年間,有個福建人叫陳振龍,他自幼飽讀經書,年紀不到二十就中的秀才,可是等到考舉人的時候卻屢考不中,因而厭倦科舉,乾脆來個棄儒經商,跟同鄉一起去呂宋島(菲律賓)做生意。在隆慶五年(1571)的時候,西班牙人就以武力征服了呂宋,並以呂宋爲基地,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所以當時呂宋華人特別多尤其是福建人,海貿十分發達。

明朝陳振龍偷偷從外國帶回了一根藤,奠定了乾隆盛世 第2張

在呂宋的時候,陳振龍沒有把注意力放到生意上,反而對當地種植的一種農作物十分感興趣。此物, 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當地人稱作朱薯。他以敏銳的眼光認識到朱薯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聯想到家鄉“閩都隘山阨海,土瘠民貧,賜雨少愆,饑饉存至,偶遭歉歲,待食嗷嗷”,若把朱薯引種鄉土,將是一件造福萬民的大好事。但是朱薯是西班牙人帶過來的,因而控制十分嚴格,只能在當地種植,嚴禁帶出島外。於是,陳振龍只能潛心去學會了朱薯種植之法,暗地裏等待時機。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50歲的陳振龍不顧當地西班牙殖民政府不準帶朱薯出境的禁令,花巨資購得幾尺薯藤,爲了避開檢查,將薯藤絞入吸水繩中(另有“編入藤籃”、“封裝於竹筒中”等說法),藏匿於船中,經七晝夜航行,終於將薯種帶回故鄉福州。

明朝陳振龍偷偷從外國帶回了一根藤,奠定了乾隆盛世 第3張

當時正趕上福建大旱,五穀少收,撫金學曾爲此大傷腦筋。陳振龍讓其子陳經綸向巡撫金學曾呈報《獻薯藤種法稟帖》,彙報其父帶回薯藤的經過,並說明呂宋種植朱薯之利,建議試種朱薯以解糧荒。金學曾令其覓地試種。振龍父子即依照土人傳授種植之法,在達道鋪紗帽池舍旁空地試種。4個月後,朱薯收穫,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棗,可以充飢。陳經綸再上《獻番薯稟帖》,稱番薯適合東西南北種植,懇切請求金學曾“乞廣生民計,通飭各屬效文栽種,以裕民食”。金學曾採納建議,通令各地如法栽種,大獲豐收,閩中饑荒得以緩解。金還在陳經綸所獻《種薯傳授法則》基礎上,寫成中國第一部薯類專著《海外新傳》。閩人感念金學曾之功,將朱薯改名金薯,又因來自“番國”,俗稱番薯,我們現代還稱爲山芋、地瓜。並在福州、福清等地建報功祠,專祀金學曾和陳振龍。

明朝陳振龍偷偷從外國帶回了一根藤,奠定了乾隆盛世 第4張

但是可惜的是這種神奇的農作物進入中國的時間還是太晚了,它沒能在崇禎大災中拯救大明。主要原因是這種作物的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麪粉,雖然吃下去很耐飢餓,但口感太差難以下嚥,若不是迫於無奈很少有人吃,吃多了之後還有脹氣、泛酸等不良反應。因此百姓對這種高產作物種植積極性不高。而到崇禎年間,全球進入小冰期,天災人禍不斷,推廣種植紅薯,從時間上來說已經來不及了,況且災區農民起義不斷,明政府也已經不具備推廣種植的條件了。

明朝陳振龍偷偷從外國帶回了一根藤,奠定了乾隆盛世 第5張

最終紅薯便宜了清朝,造就了最後一個康乾盛世。其中陳振龍的子孫也出力不少,“克承世業”,一直致力於將番薯引種、推廣到全國各地,功績卓著。陳振龍的曾孫陳以柱在浙江省鄞縣試種番薯,把番薯從閩中推廣種植到長江流域。到乾隆年間,陳振龍五世孫陳世元帶領幾個兒子把番薯引種到山東,在北方各地推廣。他不僅贈送薯種和傳授技法,還四處自費張貼招貼,動員百姓種植番薯。並撰寫《金薯傳習錄》傳世,該書是我國我國第一部甘薯專著,是寶貴的農業科學史文獻。據說乾隆盛世的主角乾隆皇帝本人也特別愛吃番薯,他能活到89歲跟喜歡吃番薯也有一定關係,曾稱讚道:“好個紅薯!功勝人蔘!”

陳振龍把甘薯引入我國,改善了我國農作物的結構和食譜,成爲我國舊時代度荒解飢的重要食物之一。據古籍記載,荒年時,“鄉民活於薯者十之七八”。清乾隆年間,甘薯已推廣到全國大部分地區。目前全國甘薯種植面積達一億多畝,年產量折原糧達三千萬噸,佔世界甘薯總產量的80%,清道光年間,福州人在烏石山建“先薯亭”以紀念這一成功的引進。370年後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到福州考察,特地去福建省圖書館查閱那一本奇書——《金薯傳習錄》。郭沫若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與詩意,揮毫寫下了《滿江紅——爲紅苕傳入中國370年而作》:

挾入藤籃試祕航,

歸來閩海勤耕織。

功勳當得比神農,

人誰識?